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2023-12-06 06:02:28)
标签:

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墓

国宝重器

东周礼乐

古楚图腾

分类: 自驾篇
2月1日,一早近0,有霾。自离开台儿庄,一直晴天,要变天了。当天计划参观湖北省博物馆、转转东湖8:50,到博物馆前,北门不开,要绕行南门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绕行南门,原来主要展品在新馆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迎面就是大名鼎鼎的曾侯乙展。
曾侯乙周代诸侯国曾国的国君,曾国太小,史籍未载。1978年曾侯乙墓随县发现,15000多件精美文物出土,2400年前的曾国历史文化震惊世界。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曾侯乙墓在湖北省位置,不由想起《2017豫鄂渝湘16》到过的荆州博物馆,华丽的楚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
曾侯乙墓分为中东西北四个椁室,代表曾侯乙宫廷的不同功能区块。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第一部分,敬天崇祖
曾侯乙作为一国之君,祭祀宴飨等仪式是他最神圣、最重要的活动。礼器的数量、形制和组合反映等级与权力,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制造技术。
祭祀礼仪中,盛放牲肉,(gu)盛放饭食,是最重要的祭器。文献记载: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曾侯乙墓出土九鼎八簋,或许反映礼乐崩坏、制度执行不那么严格?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大勺子称铜匕,出自一件内,柄部正面铭文“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镂空纹饰镶嵌绿松石,部分脱落。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上部九鼎,平底束腰,周边4只弓状龙,上部两耳弧形外撇,下有3个兽蹄足,称升鼎。出土时,鼎沿口有用竹篾制成的鼎盖,已朽。其中七件内存有牛、羊、猪、鱼、鸡等动物骨骼,称为鼎实
下部八簋,通体镶嵌花纹,圆形鼓腹;下有方形底座、直角四足;上盖有五瓣莲花形钮,盖缘有3个兽面形衔扣与器身扣合;腹部两侧以卷曲成弓状龙作把手。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曾侯乙青铜器纹饰独特。纹凹糟残有绿松石九鼎内壁、八簋盖内和内壁均有 “曾侯乙作持用终” 铭文。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出土两件铜镬(huò),配有鼎钩镬鼎是古代贵族在祭祀、宴飨等重大礼仪活动中煮牲肉的鼎。本件出土时口沿上有竹篾片编制的鼎盖,已朽,腹底有烟炱痕迹。鼎钩挂于鼎耳。鼎腹内壁与鼎钩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仔细观察,两鼎纹饰不尽相同。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两鼎配只长柄铜匕,是目前发现最大的先秦铜匕。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柄上铸有阴刻双线组成的蟠螭纹,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大铜匜(yí),为匜鼎合体,形制罕见。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提链小口铜鼎,祭祀与宴飨时使用的烧水器,或称汤鼎。器底有烟炱痕迹。足肩部、盖内壁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铜提链圆鉴,盛水沐浴之用,也可作镜,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镶嵌纹饰铜盥缶,用于储水,纹饰镶嵌绿松石,多已脱落。
铜长柄斗,出土时置放于两盥缶之上,用于舀水,斗柄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铸镶红铜纹盥缶。共出土四件盥缶,大小轻重略同,但器表纹饰有别。
本套盥缶以铸镶法形成红铜纹样。所谓铸镶法,是将预先制作的红铜纹饰放置范内,然后再浇铸青铜溶液,形成类似镶嵌的装饰效果。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铜盘铜匜。贵族行沃盥之礼时,用以浇水,则用以盛弃水。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三足铜匜铜鸟喙形器,盥洗用器。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鸟喙形器出土时置于内,经检测其锡含量较高,硬度较大,或用于凿冰。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牺牲(zi),祭祀时需要奉献祭品。用于祭祀的动物叫做牺牲饭食称作粢盛用于烹煮牛羊等牲肉(fu)用来盛放黍稻等粮食,用来盛放酱菜
四环钮铜盖鼎,出土时鼎内遗存雁骨,底部有较厚烟炱痕迹。鼎盖及腹内壁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曾侯乙墓出土了牛形钮三环钮四环钮三种盖鼎,主要用于盛放配有调味品的牲肉。出土时鼎内存有牛、猪、雁骨等。
三环钮铜盖鼎,底部均有烟炱痕迹,盖内及腹内壁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铜盖豆。豆在祭祀与宴飨中,专门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本件全身镶嵌花纹,所镶绿松石大部分尚存,十分精美。盖内及腹内壁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铜浅盘豆,两盘内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五鼎四簠f)。曾侯乙墓中所出四件铜簠与五件牛形钮盖鼎位置靠近,属五鼎四簠的组合。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铜簠在祭祀和宴飨时用于盛放饭食形状相同,大小一致,上下对称,合起来成为一体,分开则为两个器皿。器身镶嵌繁缚花纹,镶嵌物已佚,残存褐、白色充填物。盖内与器内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牛形钮铜盖鼎鼎钩。鼎盖上有三个造型生动逼真的牛形钮饰。鼎外壁原用绿松石镶嵌,已佚。腹底面有烟炱痕迹。出土时每件鼎盖上均置放两件鼎钩。器盖内、腹内壁、鼎钩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两排小型三足青铜器。其中,上排9件小铜鬲,出土时两件铜匕置于两件铜鬲沿处。鬲匕上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终”七字铭文。
下排10件三足鼎形器,直口深腹,器身饰镶嵌纹饰。每件都配有长柄铜匕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铜甗(yn),蒸饭器,在祭祀或宴飨时蒸煮食物。上部分盛放食物称(zèng),下部煮水为底开有(bì)孔通蒸汽。
大铜鬲,用于烹煮食物,形制、纹饰均仿陶鬲,底部有烟炱痕迹。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酒以成礼”,酒有致幻作用,被视为沟通人与神的媒介,在祭祀中发挥重要作用。曾侯乙墓出土的酒器采用了当时最先进铸造工艺,是中国青铜器时代的巅峰之作。
铜鉴缶,是一件具有特殊用途的大型酒具,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缶阵的原型。共出土两件,另件在国博。复杂的结构,端庄的造型,精湛的工艺,让人叹为观止。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铜鉴四周攀附八个龙形耳,底座四角设四个昂首张口的小怪兽足。周身饰以变形蟠螭纹勾连纹蕉叶纹。这么繁复的图案是怎么做出来的?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铜鉴缶,由方鉴方缶两部分组成,置于内,合为一整体。放置时,方鉴底部有一个活动倒栓,插入自动落下,固定方缶鉴底由四个兽足承托。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
使用时,方缶盛酒,之间的空隙放入冰块。被誉为我国最早的“冰箱”。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鉴盖中空,以容颈,饰以变形蟠龙纹勾连纹缶盖方形隆起,四角附坚环钮。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旁边是铜过滤器,用于滤酒。周代祭祀用酒多为“五齐”,即五种未经澄滤的薄酒,里面有糟粕,饮用时需稀释后加以过滤。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铜提链壶,均带提链,并用复杂的连环与壶盖连接,颈部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更为惊艳的是曾侯乙尊盘,鬼斧神工,玲珑剔透,精巧华丽。
尊盘由陶范浑铸失蜡法制成上百个部件,然后铸焊为一体,是商周青铜器巅峰之作。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尊盘两件器物组成,出土时置于中。盛酒器可用于冰酒尊盘采用了多种铸造工艺,其中口沿上的镂空纹饰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熔模铸造法。尊颈部与盘内都有 “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口沿是多层套合的镂空附饰,远看像云朵,实际是由无数条龙蛇所组成的镂空花纹,相互盘旋环绕,宛如游动。颈部攀附四只反首吐舌、向上爬行的,豹身同样以镂空龙蛇装饰。的腹部和圈足满是浮雕龙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直壁平底,更为复杂,口沿附有四只方耳,除满饰蟠螭纹外,下设四个龙形蹄足四耳下各有两条扁形镂空夔龙,龙首下垂。四龙之间各有一圆雕式蟠龙,首伏于口沿。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大铜尊缶,形体庞大,是目前考古出土最大的青铜酒器,肩部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联禁大壶,壶一般成对使用,用于盛酒是承酒具的器座,用于放置双壶。整件器物由底部的四个小兽承托。双壶颈内壁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铜炭炉铜漏铲,出土时与镬鼎摆放在一起,漏铲置于炭炉内。
铜箕纹饰仿竹箕,盛放木炭。漏铲用于筛炭。侧铸镶红铜纹饰。炉底、箕口沿、漏铲柄上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烧个炭都这么讲究!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出土青铜器细部。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曾侯乙墓也有非青铜礼器。
彩漆木瓒(zàn),是带圭形柄的杯子,古代用于(guàn),以酒祭地,有玉、青铜、木等质地。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彩绘双耳筒杯,漆器。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陶缶,出土了两件陶缶。陶缶为灰胎,盖上有四个兽形环钮,腹部有四个环耳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第二部分:金声玉振。
音乐周代贵族必备的修养曾侯乙拥有规模宏伟的乐器组合,在祭祀、宴飨场合与其他礼器配合使用,彰显他的等级、权力。
曾侯乙墓出土文物,最著名的是编钟,是至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雄伟最庞大乐器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鼎制悬制是周代礼乐制度的核心。悬制,周礼赋予深刻内涵,对悬挂规模和陈设方位有详致的规定,《周礼·春官·小胥》“正乐悬之位,王宫悬,诸侯轩悬,卿大夫判悬,士特悬”。宫悬为四面悬挂,轩悬为三面悬挂,判悬两面悬挂,特悬单面悬挂。
加上编磬海昏侯曾侯乙都符合礼制。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不懂音乐,抄录简介:长钟架748、高265厘米。短钟架335、高273厘米。最大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通高20.4厘米,重2.4公斤。总重5000公斤
全套编钟由制式不同的多套编钟组成,65,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钟体浑铸分铸法铸成,并采用了铜焊铸镶错金等技术和工艺,以及圆雕浮雕阴刻髹漆彩绘等装饰技法
每件均具备一钟双音的声学特征。全套编钟音域宽广,十二律齐备
钟及钟架、挂钩上共有3755字铭文,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以及记录诸如音名、阶名、八度组、各国律名对应关系等方面的乐律理论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每件、每个部位都是那么精致,难以描述。
前文参观海昏侯已知:悬挂的框架称簨簴(sn jù),横梁为,立柱为。这里的是双层人形青铜柱,站在繁复的半球蟠龙座上,上举着繁复的青铜簨头。这是海昏侯编钟无法比拟的,不是一个级别。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磐架由青铜制的龙首鹤身怪兽构成,兽舌上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古楚想象力惊人,怎么创造出这样怪异图腾?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与下文的鹿角立鹤造型一致。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磬块为复制品,出土时,磬块多数已断裂侵蚀。悬挂形式。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复原研究显示,磐块石灰石大理石磨制。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曾侯乙编钟钟梁,即梁簨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钟架粗壮,所标铭文代表悬钟音律。彩绘图案,什么意思?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彩漆撞木,用于击奏下层大钟,激发整个钟体共振,得到理想的音响效果。
曾侯乙墓共出土2件,均木制髹漆彩绘。两端为多棱柱体,下端底面有撞钟留下的痕迹,中部手握部分略收窄,有把握痕迹。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彩漆敲钟木槌(前),彩漆击磬木槌(后)。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礼乐不只是钟磬,还有。华丽的铜建鼓座,复杂的构造让人理不清头绪。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是世界上历史最早、使用最为普遍、形态最为丰富的一种乐器。曾侯乙墓共出土4件鼓,中室3件:建鼓扁鼓有柄鼓;东室1件:悬鼓。鼓均为木腔双面皮鼓,但形制有别。出土时腔体尚在,鼓皮已腐烂无存。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建鼓因鼓之贯柱而得名,过去仅见于战国和汉代的青铜纹饰和石刻画像,本件是最早出土的实物。
采用分铸铸接焊接相结合的制作方法,由八对大龙和数十条纠结穿绕的小龙构成。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龙首柱孔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龙身镶嵌绿松石,是迄今所见最精美的一件先秦建鼓座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扁鼓鼓腔原由12块腔板组成。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彩漆悬鼓鼓腔原由13块腔板组成。出土时鼓腔已散乱,皮面已朽佚。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曾侯乙的乐队乐器丰富,连创考古之最
彩漆竹篪(chí),由竹管制成。与笛不同的是,它两端封闭,管身的吹孔、出音孔与五个指孔呈九十度,演奏时,掌心向里。曾侯乙墓出土了两件篪,长约30.2厘米,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篪
彩漆笙笙苗、彩漆笙笙斗(复制品),出土6件。笙斗匏制,竹制笙苗出土时已散乱。中国古代乐器按质地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称为八音。属匏类乐器,葫芦。此笙是目前所见中国匏制笙最早的实物
彩漆排箫又称“参差”或“箫”。曾侯乙墓出土排箫2件,均由13根长短不同的竹管经三个竹夹缠缚而成。这两件排箫出土之前,古排箫的形制曾长期模糊不清。如清代音乐家曾根据古文献所记载的排箫形如蝶翅的说法复原出26管、左右对称的排箫。曾侯乙排箫形如蝶之单翅,这与世界各地的古排箫类似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彩漆瑟。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彩漆瑟。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素漆十弦琴,由琴身活动底板组成。琴身中空为音箱,出土时弦已朽佚。据两端弦孔和栓弦柱,原张施十弦。此琴形制文献未载,在考古发现中前所未见。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彩漆木雕梅花鹿,出土时与笙瑟同处,而与日用漆器相区别。鹿身为整木雕成,头上所插为真鹿角。其身上的方孔,可能用来插小木鼓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上二楼,先第三部分:民祀唯房。四字出自曾侯乙《弋射图》衣箱房宿二十八宿之一。
还有《二十八宿图》衣箱,绘制了曾侯乙时代星空,代表了当时对天文的掌握,依据星位,确定季节农时,祈求丰收。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二十八宿图》衣,彩绘木箱。由箱盖器身组成,盖顶起拱。外表髹黑漆。箱体三个立面盖顶红漆绘有图案、写有文字。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二十八宿图绘于盖顶,中央写着一个篆书的“”字,象征北斗七星环绕“”字写着二十八宿星名,“字通过笔画延长线与二十八宿相连,体现二者的互动关系。通过研究这种互动关系,有学者认为这幅图描绘的是公元前433农历大年初三傍晚的天象(有人认为,这很可能就是曾侯乙去世的时间)
在这幅图上的亢宿附近,写着“甲寅三日”四个字。通过核对古历,公元前433年正月初三正好是甲寅日,这一天在月相上叫初吉,国君举行籍田礼,劝耕务农。《二十八宿图》衣箱上表现的斗转星移的关系,是二十八宿全名与四象相配的最早实物,而且只有在纬度偏北的黄河流域才能观察到。这证明中国的二十八宿体系不是来自古印度
另,箱盖上刻“止匫h二字,意为收纳睡衣的衣箱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没有介绍图案的意思。“”字两侧明显分别是图案,在东方。
立面是什么?有人解释是大蘑菇云(树状或斧状)纹、星点纹。没看出来。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另侧的,代表西方。立面有人解释是蟾蜍星点纹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南侧,有人解释是两兽对峙、卷云纹、星点纹。有人解释是,代表朱雀;北侧全黑,无花纹,代表玄武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弋射图》衣箱,两个立面及盖顶绘有图案,立面图案不知意思。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盖面《戈射图》两幅,对称绘在粗壮的(斧)形纹两侧,相对纤细。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分别为:两棵树上站立四只大鸟,其中一只似乎猫脸;树中一只大鸟被射中坠落,树下一个小人弯弓搭箭,射出箭似乎带有长绳。有人认为这是后羿射日的原型,树枝末端有发出光芒的圆圈,为扶桑树,鸟为三足乌
边缘绘有两条反向互相缠绕的双首人面蛇(枝头蛇),可能是传说里的伏羲女娲。盖面把手边绘有“紫锦之衣4个字,表示盛放紫色衣服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盖边一角另有漆书20字:民祀唯,日辰于维,兴岁之(天驷星),所尚若陈,琴瑟常和。意为民间祭祀房宿,可风调雨顺,心想事成。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夸父逐日图》衣箱立面一侧绘有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鸟为日中金乌盖面所绘四兽似马,可能象征天驷星座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第四部分:所尚若陈。墓中陈设的精美青铜用器、漆木器和玉器见证了技术的进步。
曾侯乙墓西室的13位殉葬女性为女乐,负责演奏中室燕乐乐器。曾侯乙墓东室葬有8位殉葬女性是曾侯乙的妃妾,同时也负责在寝宫祭祀时参与房中乐。她们的陪葬品中不乏精品。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彩漆木雕龙纹盖豆。是用来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的器皿。周代贵族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漆器。曾侯乙的时代漆器的种类和数量增多,工艺更加精致,纹饰更加繁缛。由于曾侯乙墓地处我国南方、地下水位高,因此出土漆器数量较多,保存更为完好。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彩漆木雕龙凤纹盖豆。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彩漆木雕鸳鸯形盒,腹部两侧分别绘有撞钟击鼓乐舞图案,形象地展示了钟鼓的演奏方法,是反映中国古代音乐舞蹈及绘画艺术的罕见材料。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透雕漆禁用于承物。禁面由整块厚木板雕凿而成,四腿圆雕成兽形。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禁面阴刻云纹并加朱绘,四角各浮雕两龙。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浮雕兽面纹漆木案。案面浮雕兽面纹案腿鸟形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铜炉盘,用于煎烤食物。出土时炉内存有木炭,盘内存有鲫鱼鱼骨。盘底有烟炱痕迹,是目前发现最早煎烤食物的青铜炊具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龙纹铜镇,古代人们席地而坐,铜镇是压席角之物。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金弹簧器,出自东室,以圆木陀为芯,以丝线缠绕,丝线穿金弹簧220段,经检测,其含金量为87.4%。其用途不详,或为饰物,也有学者认为是弋射用具。
镂空铜熏,用于疏发香料气味,在南方战国墓葬中常见。
铜熏,用于燃熏香料、香草以散发香味,这种造型的铜熏在考古发现中首次出现。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金镇,镇顶有环钮。器身饰变形龙纹、重环纹、变形龙凤纹、云纹等。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金盏,重2156克,是已出土先秦金器中最大最重一件。盖顶圆形捉手,上饰有蟠蛇纹、陶纹和云雷纹,口沿一圈蟠螭纹,腹上部两个对称环耳,三足外撇作倒置凤首造型。
内置镂空金漏匕,匕面镂空变异龙纹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金杯789.93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素漆木酒具箱(复制品),内装有耳杯、方盒、圆盒,以及木勺、竹夹等物。出土时盒内存有鱼骨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素漆耳杯,出自酒具箱内,共16件,耳背有防止叠损的小木钉。稍远素漆圆盒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铜罐,兽形钮盖鼎,铜盒。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素漆木食具箱。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曾侯乙墓出土的食物。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素面衣箱形木盒,龙纹衣箱形木盒。素面玉玦。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墨书竹简,是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竹简实物。出自北室,共240枚,6690字。详细记载了用于葬仪车马兵甲,包括车名马名御者及其官职车构件配件车马器具,车与马的配驾的种类与数量,兵器与甲胄的配置等内容,以及随葬木俑等其他物品的情况。竹简内容显示不少楚国贵族为曾侯乙下葬赠送了车马。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曾侯乙竹简所见职官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第五部分:永持用享曾侯乙墓是一座精心打造的地下宫殿。墓中的四个椁室,分别对应着其生前的庙堂寝宫后宫仓库,陈列着他拥有的钟鼎彝器车舆美食,寄托了他永世享用的期望。
铜鹿角立鹤,造型独特。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鹿角形象,头部怪异。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中国古代视鹿为神鸟、瑞兽,此件为鹿、鹤合体,是一种想象的吉祥动物形象。
此件出土时置于主棺东侧,意在祈求以瑞鹤作为沟通人、神的媒介,引导曾侯乙灵魂升仙。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全器造型别致,除双翅焊于腹部,鹤身鹤腿鹿角底板四部分均可拆卸组装。鹿角错金装饰,背脊双翅周边镶嵌绿松石(已佚),吻部右侧有曾侯乙作持用终七字铭文。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玉首铜削刀,用于削去竹简上的墨书错误。东室共出土4件削刀,分散于东室中部。此件与玉环钮连接处作龙首形龙首上镶嵌绿松石玉环两面雕刻云纹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玉首铜刀,出自主棺内棺中,位于墓主腰腹之间。刀身、刀柄为青铜,刀环首为青玉玉环呈圆角长方形,四角各有一透雕的龙首,阴刻窃曲纹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佩饰琼瑶,周代贵族佩饰以玉为主,象征权力地位,彰显君子美德。贵族身份越高,佩玉所用玉器就越多越精美。曾侯乙墓玉器甚多,选几件特色。
素面玉琮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玉璧。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十六节龙凤玉挂饰,用5块玉料雕成,由3个玉环、1根销钉联成可活动卷折的16节。采用了透雕、浮雕、阴刻等技雕成37条龙、7只凤和10条蛇,并饰有谷纹、云纹、斜线纹。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四节龙凤玉佩,由一块玉料雕琢成可以活动卷折的4节,共雕刻出7条卷龙、4只风鸟和4条蛇。出自墓主腹部,器形与其他玉佩不同,可能是单独佩带的。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18玉琀,自墓主口腔颅内,包括水牛(3件)、黄牛(3件)、猪(3件)、羊(3件)、狗(3件)、鸭(3件)。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玉剑,不同于玉剑饰。战国时虽已出现装在铜剑上的玉质剑饰,但此剑通体用玉则极为少见。
玉剑饰是指镶嵌在佩剑上的剑首剑格剑璏剑珌(可参考《海昏侯墓》)。镶玉佩剑称玉具剑,于显示财富之外,也是贵族身份和礼仪用器。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云纹玉梳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蜻蜓眼玻璃珠,是以眼睛图案作为装饰的玻璃珠,类似蜻蜓的复眼。制作时,在珠体上嵌入不同颜色的玻璃,或在珠体上造出凸出表面的“鼓眼”。世界上发现最早的蜻蜓眼玻璃珠出现于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50﹣前1307年)。
曾侯乙墓出土的蜻蜓眼玻璃珠属于钠钙玻璃,推测由西方输入。文献中与和氏璧并称的“随侯之珠”可能指的就是这种玻璃珠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透雕龙纹玉璜。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金缕玉璜,出自主棺内棺中,青白色,用三道金丝连接两块玉璜而成。两面雕刻云纹斜线纹。本件器身上共十六个穿孔,经历过多次改制和修复。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鹅首形涡纹玉带钩金带钩带钩用于挂钩束腰的革带。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虎形玉佩,一面为虎纹,另一面为凤鸟纹。可能是由一件西周晚期凤纹玉佩改制而成。
鱼形玉佩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紫晶珠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玉韘(shè),出自东室墓主左手掌处。初见于商代,流行于先秦两汉,为骑射之具,套于拇指上使用,张弓时,弓弦挂住旁出的小钩,以防伤拇指。后来成为装饰品。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龙形玉佩。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龙形玉佩。
双龙玉璧。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车马仪仗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竹简所记车马兵甲数量统计: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马衔马镳马衔为青铜铸制,马镳(bio)多由骨、角制作。
曾侯乙墓马衔马镳出土的数量均为38件(对),也与竹简所记随葬马车数量吻合。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铜车軎(wèi),安装于车轮轴端以固定车轴。在先秦墓葬中常以一对车軎代表一辆马车陪葬。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曾侯乙墓中共出土76对车軎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矛状铜车軎,长而锋利,装在战车轴端,行进时可杀伤近车之敌。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圆形马饰、方形马饰。曾侯乙墓出土了共882件圆形马饰,用于马的装饰,表面贴有金箔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周代五兵:周代战车上通常装备五种兵器,即“车之五兵”,可用于战争及诸侯的朝见、盟会、葬礼等场合。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曾侯郕行戟,无刺双戈戟。曾侯是曾侯先君,为什么葬于曾侯乙墓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曾侯郕之用,殳头呈三棱刮刀形,该兵器自名为“”,首次解决了的形制问题。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彩漆龙凤纹盾,皮胎髹漆彩绘,目前仅存漆壳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曾侯乙主棺,出土于东室外棺青铜框架,上下及壁板用木板嵌装,外表施彩,重约3.2吨。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外表以黑漆为地,绘有绚丽的朱色黄色花纹共20组。整个内壁髹朱漆。这种形式的铜木构件彩绘漆棺为首次发现,是目前为止我国最大的一件出土漆器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一侧立面留孔,便于墓主灵魂出入?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像现代的集装箱。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繁复的图案,代表什么意思?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内棺出土时置于外棺内,木结构,用巨板榫接而成。周身髹漆井饰以735条龙蛇,各种动物142只,神人神兽武士20个。内壁髹朱漆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盖板及壁板外呈弧形。4个套形方格代表窗户?两侧神人怪兽形象抽象卡通,手持双戈戟,守卫着主人。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繁缛的龙蛇、鸟兽,没法数清。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还是简介照片清楚些。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两幅陪葬棺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繁中拣要,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算过了一遍,最后有墓葬复原模型。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曾侯乙历史展并没有完。为理清方位,后面的照片先用。
椁室分为西四个部分,四室具有不同功能。椁墙底有小门相通,椁墙板缝隙中钉挂帷幔或香囊。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东室E,相当于寝宫,照片左东右西。
巨大的主棺,前6后28位妃妾陪葬棺,一副红色,与众不同,可能曾侯乙生前最喜欢。灰色为殉狗棺漆木衣箱,木(衣)架、鹿角立鹤、漆瑟、木雕梅花鹿、漆木器等可见分布。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中室C,相当于庙堂,也是礼乐厅,照片上北下南。
大型青铜器都居于此室。北部编钟编磬组合,朝向东室主棺;前面是漆瑟、尊盘、鉴缶、联禁大壶、建鼓等。南部集中青铜礼器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北室N,略小,是仓库,照片上南下北。放置铜尊缶、兵器、车马器、竹简等。
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西室W,照片上北下南。为13位殉葬女乐陪葬棺,礼乐制度很重要,地下要继续演奏。2023春节南游11湖北省博物馆(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