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山130口头山

(2020-04-01 21:45:40)
标签:

口头村西山

古今地名

废弃工事

房山高线遗址

七斗泉碑石

分类: 房山篇
口头山南大寨。为便于描述,村民对各山头、沟壑起了不同名字:三脊洼尖横岭大港沟平顶山河峪沟欧岭骆驼鞍沟……。房山130口头山
平顶山就是七斗泉山。民国《房山县志》:“七斗泉山,城北二十里,在口头村西,云濛山(凤凰山)东支也。上有庙”。后文碑记可见,明代原称树儿岭
口头村南、大石河边,西望各山头。欧岭东坡有道沟槽,是凹岭的转音?
房山130口头山
盘山道自南侧骆驼鞍沟西上,多果树。
村中有老人称:其父亲平整田地,曾挖出日寇占据时的刻石,原地埋了。已不知哪片地。
房山130口头山
路不近,岔口北转。房山130口头山
通东坡。
房山130口头山
又岔口,可西上山脊。房山130口头山
东坡盘山道,欧岭沟槽。
房山130口头山
隔沟山坡路近,满是荆棘。房山130口头山
欧岭沟槽,绕进绕出,不近。
房山130口头山
前行,口头村。可见大寨顶千灵山房山130口头山
前文写过的坨里三个山头。
房山130口头山
道路掉头而上。房山130口头山
大石河边,盘山道起点。
房山130口头山
山脊看似不远,再右绕。房山130口头山
转弯处,传来火车汽笛。
房山130口头山
下面就是河峪沟,对面是七斗泉山平顶山)。向后依次三脊洼尖大寨顶房山130口头山
脚下口头村。铁路隧道口,是登七斗泉的入口。
房山130口头山
沿铁路进沟,登对面山。房山130口头山
近顶的药王洞七斗泉庙址
房山130口头山

山路西上。房山130口头山
路边一处废弃工事房山130口头山
洞口浇筑砼。类似雾山顶工事,右侧不远是东口。
房山130口头山
主洞向西(左),两道砼门。房山130口头山
里面不探了。
房山130口头山
上到山顶。房山130口头山
河峪沟
房山130口头山
对面七斗泉山及登山道,看不出平顶房山130口头山
七斗泉庙址药王洞
房山130口头山
沟西端。房山130口头山
去主山脊。
房山130口头山
路南石堆。房山130口头山
另一废弃工事
房山130口头山
洞内分岔,一东一西南。不探了。房山130口头山
雾山至此,还有多少废弃工事?
房山130口头山

主山脊北转。南侧欧岭主山头。
房山130口头山
远处雾山,下面南观房山130口头山
秀丽的山间盆地。
房山130口头山
京原铁路南观车站。房山130口头山
村北碾子沟,南连燕山东风、北通万佛堂。远处猫耳山连泉顶山脊。
房山130口头山
主脊北延。房山130口头山
七斗泉山变了角度。
房山130口头山
山脊起伏。左侧凤凰山云蒙山)。房山130口头山
新建电塔处,西看凤凰山云蒙山)。
民国《房山县志》将地质相同的北大寨山,以大石河为界,分属于大房山百花山两个山系:
雾山七斗泉山属于大房山云蒙山(凤凰山)东出。而在大安山百花山)条目下,“大寨山北大寨),城北偏东二十余里,在漫水河北。相传古住兵处,与雾山南大寨隔河相对”。
房山130口头山
云濛山凤凰山),西自西峪沟(上文之上店西沟),东至口头村东之圣水(大石河),为大房山东首”。
另,山脚有南观洞,不知具体位置。
房山130口头山

前行,横岭三脊洼尖高出不少。
横岭一般指南大寨的北端。脚下南北向主山脊,更像横岭:东出三脊洼尖七斗泉山欧岭,整体平面E”字形房山130口头山
电塔处分岔,东去七斗泉山
房山130口头山
七斗泉山顶,的确是平的,这是平顶山得名的原因吧。房山130口头山

继续北上,先探探《房山126》没完成的房山高线遗址。
房山130口头山
高处全景。横岭平顶山(七斗泉山),三脊洼尖只露小尖。房山130口头山
西侧,万佛堂磁家务河谷。
房山130口头山
横岭西侧的废墟房山130口头山
前文没能进入的房山高线翻山沟槽
房山130口头山
前文由此下大港沟房山130口头山

对面隐约路径,通那片废墟。先去探探。
房山130口头山
接近废墟,西侧可见高线槽万佛堂站台
这里偏离高线200多米,干什么用的?房山130口头山
废墟两排石垒房屋。
房山130口头山
门口包砖,大概宿舍。房山130口头山
全砖独立大屋,曾经的办公室?
房山130口头山
北侧,坍塌?大雨?台阶悬在半空。房山130口头山
绕上,东侧稍高。一组联合砼设备基础,中座开半圆孔,类似《房山103万佛堂设备基础,个头大些。
这里曾安装过一台蒸汽锅炉
房山130口头山
北侧悬崖,一道残墙向西。房山130口头山
一座砼卧基,与前基础相对。西侧两池一房
房山130口头山
水池,有钢筋,年代不远。房山130口头山
西侧不是水池,有钢筋埋件
房山130口头山
池北斜披,南底开口,明显是座料仓。
分为两段,东段四口,西段两口。
房山130口头山
下建两房,中间开口,传送带溜槽设施?南侧是高线槽
这里是做什么用的?附近曾有一座煤窑
房山130口头山
西侧崖边又一砼墩,在前两基础的延长线上。
前文提过:良坨支线铁路延伸至磁家务坨里万佛堂高线停用。
可查:1956房山高线停运,大部分线架设备调拨山西;部分线架设备改建煤矸石专用线
脚下深沟,曾是煤矸石专用线倾倒场
房山130口头山
2002前的卫星地图:煤矸石东西成脊,溢出深沟,沿崖壁瀑下。这条煤矸石专用线沿崖边延至万佛堂
2009后地图显示,煤矸石开始减少,现在只剩少量痕迹。这么多的煤矸石都制砖、做建材了? 
房山130口头山
房山39》用过的、现已拆除的万佛堂南侧、房东路石拱桥,正是这条煤矸石专用线下方的遮护桥房山130口头山
由此可见,这处废墟不是早期房山高线组成部分,却是房山高线的最后归宿,也应算作房山高线遗址吧。
这座料仓何用?从煤矸石中拣选出的好煤或其他有用材料,然后用滑道皮带西运?为什么不用返程的高线料斗呢?请知情者告知
房山130口头山
北侧悬崖,隔着大石河,是漫水河村北大寨
前面的问题:北大寨山似乎本为一体,在漫长的岁月中,被大石河冲刷开来。北大寨山是“飞来”的吗?
房山130口头山
向东,可见三脊洼尖,地处偏僻,少人登临。
谁会想到,1937年日寇竟将阵地设在那里。
房山130口头山
横岭三脊洼尖高出不少。房山130口头山

返回山脊,再探高线槽房山130口头山
上次,从西口没能进入。
房山130口头山
穿荆棘,上南侧石堆。房山130口头山
高线槽挺深。
房山130口头山
下面有个水池房山130口头山
那座破损的房间。旁边有了小路。
房山130口头山
房间东侧,这是座高线看护间房山130口头山
旁边就是高线槽的最高处,成对基础东下。
房山130口头山
没错,这就是高线翻山桥架的位置。照片拍摄点在看护间北侧。房山130口头山
百年沟槽,满是荆棘,只有一座座基础印证着往昔。
房山130口头山
先去西侧。房山130口头山
其实离西口不远。
房山130口头山
横着封闭的水池,何用?
煤斗过水降尘?两端条基阻挡,够不着水面呀。请知情者告知
房山130口头山
东上,曾经的高线两腿支架两侧滑轨一来一往。当时够先进吧。房山130口头山
过高点,基础东下。
房山130口头山
多座已埋于土石中。房山130口头山
回望。
房山130口头山
再次入槽。房山130口头山
第二段槽侧。
房山130口头山
沟槽,正对坨里蓝色大棚。房山130口头山
透过第一段,可见《房山126》探过的毛石基础
房山130口头山
南看七斗泉山,又不平顶了。房山130口头山
返回看护残间,有小路南下。主脊道路拓宽,上来的小岔口不明显了。房山130口头山

七斗泉山。前方路口,可直接南下七斗泉。先去东端。房山130口头山
北看横岭三脊洼尖,低洼山脊露出大寨顶
相信东侧下方的小片平地,就是最高的15号大架基础房山130口头山
山顶的三段高线槽在陡坡之上,确实不易。
房山130口头山
七斗泉山顶,基本平缓。房山130口头山
东端,更是山颠平房山130口头山
北侧。
房山130口头山
再看横岭高线槽房山130口头山
三段。
房山130口头山
换个角度。房山130口头山
没错,那处小片平地就是最高的15号大架基础房山130口头山
一位蓝衣人,正沿着陡峭的山坡,向15号基础攀爬。致敬!房山130口头山
房山126》,沿低洼山脊南下。房山130口头山
曾觉得14号基础在正中黄圈位置。看不出痕迹。
房山130口头山
好友马志璞认为那两根毛石柱就是14号基础,而不是本人《房山126》认为的13号基础
他是对的。与15号大架跨度近300,实出意料之外。
房山130口头山

东望全景。
房山130口头山
坨里三山头,远处中国尊房山130口头山
南侧,隔沟上来的盘山道,远处雾山房山130口头山
崖边西去。
房山130口头山
西崖就是药王洞,上部一株崖柏。房山130口头山
这里看不见洞口,可见洞前平台、下部陡阶、北侧小道。
房山130口头山
药王洞顶部。西侧凹槽下方就是七斗泉庙址房山130口头山
那株崖柏,左侧陡下。对面是铁路穿山洞口。房山130口头山
侧下洞前平台。台前黄连木?这一带多这种树
房山130口头山
10年前相比,洞前挂满经幡,洞口箍了砖框。房山130口头山
这是在山体裂隙基础上拓宽的洞穴。大体原样布置。
房山130口头山
那块布还在。房山130口头山
南侧东下。
房山130口头山
台阶不长,却陡。房山130口头山

小道东延,不远是一泉。冬春季,只有一碗水。房山130口头山
台阶下方,西绕庙址。
房山130口头山
红福路事迹。这么多年,就于洪福同志一人在修路?
牌上二泉,牌侧三泉。
房山130口头山
西侧,庙址。房山130口头山
下山路。房山130口头山
2010年的大殿遗址,只剩后墙;墙后两洞。现在多了些经幡。
房山130口头山
东侧殿遗址。房山130口头山
一块整碑,碑额“永垂骏烈”,磨损的碑面,可辨捐助者姓名。
可能朝下是正面,有碑文。
房山130口头山
一块碑头,额“万古流芳”,残存碑文:
“……伏魔…催崩之……西直门外……非朝夕……泉重建兴龙观……伏魔财神、,公输先师…处,殿宇见新之岁,吾……神明佑之,后人焚修香火……圣寿无疆,下佑生民安……
大清乾隆四十二1777……”。
房山130口头山
一块残碑,对照文字,是下拓片同治十1871的《重修七斗泉(碑记)》。房山130口头山
国图网有三幅七斗泉的碑拓,最早是明代嘉靖年间的《重修龙圣庵记》。碑文:
“重修龙圣庵
房山北去县城二十里,有山曰树儿岭,其山险而高,其路硗而僻。岭之半有石洞可容百人,浑然天成,不费雕琢。左右有泉,水自石而出,冬夏不竭。如此者七区,故老相传谓之七斗泉。尝有二蛇饮于此,其色青,其性驯,或去或来,盖无时也。人见之者称曰大青小青焉。泉之傍有隙地壹亩余如掌。成化初1465年后),有僧曰惠淮者,结庵于其上,茅屋数椽,仅足以蔽风雨。口头村乡耆高均俊与弟捐己资,为构佛舍三楹伽蓝殿一座凿渠引水以注于厨,是亦天下之奇观,因名其庵曰龙圣庵焉。盖取其山之形如龙,且籍此泉以为圣也。嘉靖己丑岁1529年),其徒曰广顺者等,苦其倾圮,谋于之子、义官曰,与夫之甥邴甫升者。佥曰:此吾先人之志也,可之。遂辟地以广其基,市材以盖其屋,种杂果蔬菜以给其斋,颓垣败壁鼎一然新,不三月此功遂告成也。乃立石刻,诸乡老曾有功于其庵者,用垂不朽。余因书此,以纪其岁月云。
嘉靖己丑1529年)孟夏吉旦,临泉居士李久学弭琇同撰。
石匠吴禄、李聪闰、王星瓒镌”。
房山130口头山
第二幅,碑额:“万古流芳”。碑文:
“重修七斗泉碑记
顺天府涿州房山县儒学教谕尚弘正撰文;
吏部候选司训顺天府学岁进士檀馨书丹。
泉以七斗□名,其实也。县治迤北□十余里,有仰出者,大可容斗星列于山之□。其地之灵□□必崇崖峭壁,……幽异,惟泉为胜,故仅以泉名焉。前康熙己丑1709,有国用者□负荷栖息于此,见殿宇残缺,不蔽风雨,□□□□,既而其□□□,于是鸠□□材落之。好善者金君□□、赵君□良辅、李君奉时、李君□□以□□其事计,盖瓦及砖有不完者完之,□槛节棁有漫漶者不新者新之,圣之冠、神之□有风剥而雨泐者,丹以渥之,金以碧之。俯仰上下,遂焕然观,欲寿其事于石。不果道者,岳太素清修士也,□年望百矣,常腃守于此。恐一旦□(仙)然而化,终于不果,以没其善也,遂□他山之名以待。余实未至其处,而见所见、闻所闻也。盖□邑庠赵君□□□俊拔,马君谋清路者遇余而述其概且问记焉。余喜道□老而不衰,冀他日或造□□□□□胜所,一欲其泉之□来可知也,故欣然为之记。
大清雍正伍1727岁次丁末十一月谷旦立”。
房山130口头山
第三幅,碑额“为善最乐”。碑文:
“重修七斗泉(碑记)
且夫佛者,西域之神号也。考之经典,昔汉明帝梦金人长丈余,飞空而下。访之群臣,有人对曰:西域之神也,其名曰佛。帝即使人往求天竺,遂得其书,由是其化流中国,后人咸奉以为佛焉。兹因房邑城东北二十里许,口头村树儿岭有七斗泉,旧有一座,不知始自何代,创自谁人。其灵感无方,而有求必应者,匪□朝夕矣。厥后相延日久,风雨摧残,同里之不忍坐视、恐心有余而力不足者。□同住持募化四方,仁人善士并合村众等协力重修大殿三间金佛三座东殿三间,兼之关帝永振纲常,药王善医疾病,财神扶持四海,韦驮感应三洲。以□公输子,天下称为巧人,合而观之,其有功于斯世,有不感人修词(祠)奉之、竭诚祀之哉?于是庄严法像,重整丹楹,非以美庙貌,而足目之观瞻,实以建神威而生人之畏敬也。□□善事告成,爰书短引,数言俚语,勒之贞珉。至有捐工□捐料□捐资财者,皆得列芳名于后,以示永垂不朽云。
顺天府良乡县庠生司主□浩然施艮(银)六分。……磁家务……。李瑞撰文
合村共施艮五两四分。住持冠巾道人丁本善并书丹。…刻字匠…石匠…。
时大清同治十1871岁次辛未四月二十八日谷旦立”。房山130口头山
大殿后两洞,实际是两处山体凹槽,为四泉五泉。容不下百人。
房山130口头山
五泉有块残碑。房山130口头山
不知年月。房山130口头山
大殿后墙。
房山130口头山
小道西去。房山130口头山
六泉。
房山130口头山
东望。房山130口头山
一处崖壁,大概七泉。左侧再回山顶。
房山130口头山

隔沟南望,来时欧岭,远雾山房山130口头山
欧岭顶看看。
房山130口头山
铁路脚下穿山,进入南观房山130口头山
北侧七斗泉
房山130口头山
东侧连通盘山道。房山130口头山
下面,进山来的骆驼鞍沟
房山130口头山
路绕南脊。房山130口头山
山脊不高,原始,挺险。
房山130口头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