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山122  北直河古洞坡(上)

(2016-09-13 23:33:32)
标签:

房山古银矿

北直河三蹦水

古洞坡地形

房址棋盘

银洞探索

分类: 房山篇
贾峪口复线西望,一山横亘,直行史家营,南行霞云岭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此山来自白草畔,东西走向,没有查到山名。山脊曾是房山宛平的界山,北坡属宛平,南坡属房山
众所周知,是房山的主要矿产。而很少有人知道,房山曾经产银
 
这山中段的北直河任家铺一线,就是自金代以来的重要银矿出产地,现存密集的古银矿洞北直河南坡称古洞坡任家铺北坡称七十二间房。本文先探南侧的北直河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民国《房山县志卷二·河流》有:圣水“北经中石堡峪子沟水自西来注之。俗名北直河,源从司马台东,流数十余里。沟内有银矿,俗曰矿洞坡”。《卷五·矿产》有:“银矿石堡村西峪子沟内有矿洞坡,产銀沙”。只是那时的四马台司马台古洞坡矿洞坡
北直河,要从中石堡北侧的峪子沟口西进。峪子沟是沟内的第一个自然小村。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看地图,峪子沟是一条东西向的直沟,实际道路也是弯弯曲曲。
宽地西侧,一道横梁南伸,势如山门。“门”后,杏儿地等自然小村都属于北直河村。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北直河自然村段,才是真正的东西向直沟,一棵大槐树是村子的中心。中石堡口到此10公里整。
沟南(左)是大青杠山脊,大青杠南侧是三角城三角城南沟是南直河(见《房山55 霞云岭三角城》)。不知两个直河起名谁先谁后,隔着大青杠,南北呼应,但走向垂直。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村里年轻人都已外迁,只住着为数不多的老人。老人们看不懂打印的GOOGLE地图,却能描述古洞坡的路线、地形特征。
古洞坡有两条路:一条是大槐树,一条是大槐树东的200米的古洞坡沟的沟口。后者路近、便利。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2015124日,由东侧的沟口北进。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沟口狭窄,直崖对峙。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西侧是人工凿出的古道。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主沟西拐,古道直行。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北端,调头南上。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回看北端。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爬上山头。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回看沟口。脚下是西拐的主沟。至此,不过8分钟。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主沟上部平,是片梯田。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沟西是大槐树上来的路。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过梯田,主沟又窄。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攀上一条石坝,一处瀑布呈现眼前。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瀑布三叠,叫三蹦水比收费的芦子水天璇壮观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上下多洞,都很浅,与银洞无关。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中瀑位置下望。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这段古道,坡陡石滑。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东侧绕上瀑布,崖边西拐。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下望,上来的路。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瀑布上部的圆壶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三蹦水,主沟变宽,平坦处都为梯田。至此用时25分钟。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小道走沟东。
这是曾经运银古道?还是古道已改梯田?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关键是不远这个岔口,要东(右)上。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村民所称的羊圈,向东绕上,才能看到。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东侧正对小羊圈。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小道北拐。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北侧羊圈大,沿坡斜建。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羊圈北,一棵核桃树。小道已处主沟的东坡。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古洞坡存有一片古矿工凿刻的岩画,村民称之为“猴拉马”,在正北的岩台之上。
按村民描述:过去有多条小道可以直上;现在少人行走,路已被草封死了。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小道随主沟东转,通到沟底。
东侧出现两峰,当是村民描述的横梁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由此北望,草木虽密,但坡度不算陡,似乎能够穿行。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沟底,隐约有小道东上。
走了段,虽有路迹,但草厚枝密,耽误20多分钟,放弃。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上走沟北坡道,容易得多。通两峰之间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不久,可见沟底的小道,也可上到两峰。而主沟从南侧绕过。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两峰近了,有段下行。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然后密林,陡坡上行。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终于,登上两峰之间的鞍口。包括沟底耽误的时间,用时不过1.5小时。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登上鞍口,北峰依然高耸。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休息观景。
东侧,是古洞坡主沟的东端,三面环山,北坡稍缓,东南陡直。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东南侧。裸露岩面,多个孔洞,都是古银洞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南侧。脚下是上来的鞍口
横梁南峰并不高,有路顺梁脊而下。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西侧,主沟北坡上来的小道。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北坡上部,多条小脊,40度左右斜上,都有隐约路迹。
关键是坡端为一圈连续陡崖,怎样攀上,到达上部的台地?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村民描述:“猴拉马岩画在台地上部,是一片朝东直崖
估计就在那里。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休息一阵,继续北上。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开凿的古道,走北峰东侧。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东侧崖面,多个孔洞。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拉近,肯定是人工矿洞
有人说:这山银矿始于金代明初开始大规模开采;南侧古洞坡54,北侧七十二间房62,共计116。没有查到原始出处,但反映了这里银矿的规模。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路南转而上。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这棵崖柏,生在古道边,小时被人踩弯。多少年来,仍顽强生长,愿它长寿吧。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北转,又一颗崖柏,便近峰顶。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这是个天然观景台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脚下西侧,上来的路线清晰。远处山脊大青杠村和青杠尖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上两步是顶。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这是一处孤岛般的平台,东(右)侧通过一道石梁连接主体。
西(左)侧可以清晰地观察“猴拉马岩画的位置。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西侧,脚下是直崖深谷。隔谷台地上部的那片直崖,是猜测的岩画凿刻处。
注意:台地上小道并没有通向直崖,而是从其下方伸向台地西部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台地下部一圈陡崖,开着许多孔洞。与东侧一致,这些孔洞都在陡崖的上半部,上下不易。说明陡崖岩质与上下层不同,大概银矿主要储藏在这层岩石中吧。
这些采银洞与上部的岩画是什么关系呢?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为了方便描述,把直崖南部的平台称西台,脚下平台称中台
从这里观察,西台可以下去。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石梁如桥,东连山主体。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回望石梁中台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梁东端乱石含铁,红色。
乱石前,小道分岔:向左北绕,去直崖;向右东绕,下行。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乱石上是处废弃的房址
按地形,这位置地处要道,当建过银矿的重要管理机构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一个石制水槽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房址东南墙,设个方孔。
按样式,这孔应当是建房基础时垒成。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孔内是砌筑的小室,很干净。
水窖?似乎缝隙太多,没见进、溢水口。藏宝洞?怎么存取?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东南侧岩石。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小道东拐稍下。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一块岩石刻着棋盘。这是古矿工休息打发时间所用?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又一水槽。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旁边小沟,泉水汩汩。前面已见,脚下应该是掏空了的矿洞。高处有泉,确属不易,何况是隆冬的枯水期。
可见,这个房址不但占有管理方便的地形要冲,也有生活用水的便利条件。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前行,又一处房址,如同关口,把守路中。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快到主沟东端,崖壁长洞,明显人工开凿。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回望中台及上来的横梁鞍口。南侧主沟幽深,也应该曾有进出道路。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东侧矿洞,看似不远。却是荆棘遍布,难以到达。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小道北拐而上。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小道端头是一块凸起的岩石,下方正北迎面一洞很浅,可能早期塞于塌方。而东(右)侧小洞,则是主洞口。村民称:可通山北侧的任家铺七十二间房
北直河沟口至此,路不算远,用时2小时。若熟悉路线,估计一个多小时即可到达。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东侧的小洞,出奇低矮,口上刻“入口”两字。
这么小的洞口是主洞入口,太出乎意料了。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蹲着探头内窥,洞内更窄,向北水平延伸。
好在以前的探洞者沿洞留下一根白线,给了我们进洞一探的勇气。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进洞,只能匍匐爬行,胳膊肘、膝盖被尖利的乱石硌得生疼。
而且,不能抬头,稍有不慎,磕了个包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爬了多久?多长?2分钟?5分钟?记不清了。脸贴地面,躲不过蹭起的灰尘,只感觉到狭窄漫长,而且洞向西偏。
能蹲起身,回看爬过的窄道。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向西蹲行不远,进入一处腔室,能低头站直。
回看蹲行洞。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白线伸向腔室北侧。西侧是个竖井口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竖井口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竖井也不对,是个长斜井。扔块石头,咕噜一阵,可见很深。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腔室角倒挂一只冬眠的蝙蝠。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丑陋的嘴脸,强光下也没睁眼睛。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北行,洞道也不高,要低头。
侧面小洞不深,说明曾是银矿石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脚下高低不平,说明了原产矿脉的起伏。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洞中高度逐渐增加,能挺胸抬头了。
不认识银矿石,估计至少表面已被采净了。就是有,这么多年也应该氧化成黑色的了吧。个别洞壁有少许小粒水晶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不懂地质,好像金属,本来深埋的地壳以下。地壳出现断缝时,金属会随岩浆上涌、填充,冷却中形成不规则的矿脉。所以,古洞坡应该是条断裂带
白线主洞又偏西向。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这个大洞腔,有支火把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它是采矿人遗留,还是探洞人丢弃呢?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这处断面,形如门窗。
想来,中部存石,并不是为了支撑:矿工不会做无谓劳动,他们将矿石凿除,而将普通的石材原位留下。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所以,矿洞本身就是原来银脉的走向和形态。当然,过窄部分,为了通行,会凿去一些没用的石料。
“门窗”北侧回看,高大无比,这是处大银疙瘩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北侧洞壁斜凿一道,高达34米。
主洞在其下转北向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同伴在乱石中找宝。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向北,洞顶变矮。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西侧支洞向上,层层相连,环环相套。但不敢离白线主洞太远。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这只蝙蝠,没有用翼翅包裹全身,不懂它与前只的区别。这里没有看到《房山119 长流水寻探蝙蝠洞》中的大个食鱼蝙蝠
对了,按走向,长流水的那几个矿洞,会不会也是银洞呢?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返回主洞,沿白线北行不远,一处矮口用圆木支撑着。
按理,这些圆木应当是开矿时支护所立。有几百年了?估计后来的探洞者不会抱根圆木进来吧?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地面的一截圆木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其底面。行家也许能从木质腐蚀程度,推断出这段矿洞的开凿时间吧。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进洞已经半个多小时,担心洞外同伴着急,至此返回。
既然洞中有白线指引,将来找机会,先在对面的任家铺留辆车,由此洞穿一次。
 
爬出洞口的同伴。
洞内宽敞,为什么洞口如此窄小呢?没进其他洞,但一路可见,大部分洞口都小。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个人猜测,一方面因为矿石外表出露面小,另一方面也许是出于矿石管理需要吧。
洞中捡了3块陶片、2个透明的石榴石留念。
房山122 <wbr> <wbr>北直河古洞坡(上)
篇幅太长,下文再续“猴拉马岩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