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终错失往生净土利益的十个学佛人

(2012-11-07 10:00:03)
标签:

文钞

上海

往生

城隍

显荫法师

文化

分类: 佛经咒大全

1,显荫法师。显荫是显密圆通的大法师,智慧超人,惜其德行不够,心胸不广,23岁死去,没有往生。印祖多次拿他作为“反面典型”要求大家仰信佛力,求生净土。

   

2,悟开师。文钞增广《复江西端甫黎居士书》:悟开师宿根固深,好胜心切。始则专意禅宗,藐视净土。后预通公法会,从兹惭生信心。但负性狂妄,志愿则高不可扳。色力尪羸,行持则远难相应。去冬曾露本心,光遂深加呵斥。奈执心过重,岂能挽回。冬月廿一抱病回山,与其师兄叙外面事未毕即不能言,至次日未刻即逝,有何祥瑞感应之可言也。杨次公谓:“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悟师非不信有西方,但以爱根固结,念头不一,平生所期,皆成画饼。其求见道,求临终普现瑞相,皆其爱根发露处。打头不遇作家,到老终是骨董,悟师之谓也。哀哉。

   

3,黄后觉。黄后觉表面上学佛很精进,实际内心信愿不够具足,不能往生净土。《文钞续编复杨德观居士书(民国二十年)》:黄后觉之现象,颇与学佛之人有大利益。无论彼之究竟是往生,是堕落,且不必论。果念佛人,知彼临终之现象,决不敢浮游从事于了生死一法也。观彼之行迹,似乎至诚。观彼临终所现之景象,盖平日未曾认真从心地上用功,并从前或有悭于财,而致人丧命,或悭于言,而致人丧命等业之所致也(悭于言,致人丧命者,如自知有寇,并知可避之处,以心无慈悲,乐人得祸,故不肯说。此事此心,极犯天地鬼神之怒。故致临终前不能言,而且恶闻念佛等相)。然以现一时不死之象,及助念人去,未久则死,此与悭财悭言误人性命,完全相同。虽不堕饿鬼,而其气分,乃是饿鬼之气分也。彼云往生者,据易子骏之咒力。咒力固不可思议,若业力重者,亦不易得其益也。是知已生西方,或有其事,既无证据,不应妄断也。有云,已入饿鬼道者,据彼所说,及所现象,似可据也。然彼或由自己心中忏悔,或由诸人,及儿女之诚恳,遂得减轻,不至直堕饿鬼耳。为今之计,必须其儿女,并各眷属,念彼之苦,同发自利利人之心,为彼念佛,求佛垂慈,接引往生。则诚恳果到,往生即可预断。以父子天性相关,佛心有感即应。彼眷属若泛泛悠悠从事,则便难以消业障而蒙接引也。

  

4,林彤炜。林彤炜虽学佛、行善,预知时至,但因知见不正,临终不求往生净土,反而欲住世间行菩萨道,失去往生的大好机缘。《三编卷二  复志梵居士书二》:前林彤炜居士逝后,余遂莘与光书,说其大略。光复书,恐彼说之庵,邮不能通,因寄与汝四婶慧渊,令其代转。以与遂莘一包书,信中说光为彼朝暮课诵回向一七,以尽师生之谊。以殊少暇,故未与其兄涤庵书耳。前日接其讣文,知其人过于聪明。今接汝书,知其以聪明自误处不浅。彼虽皈依光,实只见过一次,而所语亦无几句。文钞嘉言录,当不至未见。而徒以大愿于此作功德为事。不以大愿求生西方为事。于命垂终时,已与姊妹同梦佛光银台。不于此时一心求生西方,反发此种植生死根之四大愿。于此可见彼平日绝不以光所说者为志事,由兹遂失往生之好因缘。而蒙菩萨加被而愈,及至恶梦现而病随发,幸临终尚有助念诸人。而由此深植生死根之愿,致犹不能得往生之征兆,为可叹也。胸部后冷,乃生人道之验。汝谓现身说法,彼岂是此身分。然能因彼之不能力求西方以自误,大家遂引以为戒,决志求生。则其利益,亦不让现身说法矣。至于追悼会,乃涤庵兄妹之情,按理所不应作。但以念佛求得往生为事。至于念经拜忏做水陆,光绝不肯一语提倡。以难得如法,只张罗场面而已……不以求生西方为事,其辜负佛恩也大矣。世多有不自量人,往往以菩萨所行之事,直引为己任。而不知自己在苦海中未出,何能遍救苦海之人。使彤炜计及于此,则当直下超凡入圣矣。

 

5,简照南。简照南是南洋烟草公司老总,佛教大护法,民间慈善家。文钞中以及其仅在1917年华北五省旱灾简就捐款10万银元,助印佛经、救助穷苦,并发起组织上海佛教净业社,出钱出力,功德极大, 1923年在上海病逝,没有处理好临终助念,功亏一篑。印光大师深表惋惜。《与高鹤年居士书八》:“简照南居士于九月十九日去世矣。临去时尚有江味农、赵云韶、欧阳石芝念佛。至断气时,其子一叫而昏,遂致乱其正念。惜哉!”

 

6,徐谦。《文钞续编复江景春居士书二》:徐谦,其人好善信佛,而实不明佛理。不乐仕进,家居教人为善,自亦扶乩,教其门弟子扶乩。大家皆不知乩之所以然,及佛之所以然。清道咸间,江西广信府,有一翰林名徐谦,字白舫。其人活九十六岁,死时天乐鸣空,盖生天耳。彼不知净土法门,将佛、菩萨、天、仙、地位,皆分不清。普陀一老僧,乃其最小之门人,与光说其事实甚详。其人著有海南一勺,将伪造之心经中下卷,与心经同视。又录四川祷雨乩文,言观音跪玉帝殿前求雨。可知乩之胡说巴道,与其人之知见,皆邪正不分矣。

   

7,郭雨三之父。郭父心地正直善良,但因临终错认消息,稀里糊涂做了城隍。《复郭雨三居士书》:城隍.乃世之聪明正直者所为。依佛法论.尚在堕落之数。依世俗看.已是很了不得。汝憾其不列祀典之不幸耶。彼狂人一切圣贤道德均废.岂圣贤皆成无依无靠之穷人耶。汝父天性笃实.恐未深知念佛之所以然。使其深知.当不至或有为城隍之事。即为城隍.岂因世之狂人废.而因无城隍之职任也。城隍有大小,如省、府、县、之地方官。由其享血食,掌赏罚,故知佛法之人,决不肯为。倘慧力深,则尚可进修。慧力浅,则殊非嘉兆。以凡夫具足惑业.由以嗔恚心重,故不能谓为胜事也。汝果能志心念佛,为汝父回向,使未受城隍职,则即生西方,已受城隍职,则职满往生,方为事亲究竟一著。须知往生西方,超过非非想天之天人,尚不计其倍数,况城隍乎。往生,则超凡入圣。城隍.乃鬼神道中之掌赏罚职而已,仍在欲界之中。职满,则或上升其职,或生天,或生人中,均随其业力.而受各种高下之报耳。

 

8,文钞三编卷一《复潘对凫居士书二》:某居士,为人过于好名,故其所作之书,全仿佛经之口气。其以凡滥圣之过殊非浅鲜,故致宏法之功不得实益。彼先妄发大心,要在此世间度人。九年,至山被光呵斥,似乎转念。故后,其子讣来,言睡三日,不食不语遂逝。看此光景。殆非往生之相。是以欲求往生,当放下此世间,并放下过分狂妄心。(如同菩萨在此生死中度脱众生,此须自己是菩萨始得。若自己尚是凡夫,便欲担任此事,不但不能度人,且不能自度,世间多少善知识皆受此病,尚谓之为大菩提心,须知此心先求往生则有益,以此不求往生,须是菩萨则可,否则为害不浅。)百年身世,瞬息即逝。某居士即为一大警策也。

 

9.沈子培、张謇。文钞三编补《致郑鸣之居士书》:昔沈子培居士,以菩萨自命,不愿往生。光极力破斥,方回心净土。时在民国十年。而年高望重,无有常与谈论勉勖者,至临命终时,犹然不提往生之事。

 

10.通州张季直(即清末状元张謇),由其门人江易园之劝进,于此道亦颇注意,曾函询于光。时民国十四年。但以实业心重,不能直下承当,为可惜耳。

 

临终必须万缘放下,抛弃杂念,才能求生净土。否则,一念挂碍,就可能轮回六道,有的成了孙子的儿媳妇,有的堕落为猪牛羊来还报,有的则变为毒蛇守着财宝不放——很多故事都有金银财宝附近有毒蛇等守护,为啥?他曾经是此财宝的主人,人死带不走,魂牵梦绕,耿耿于怀!

 

有个比丘临死时贪执自己的钵盂,结果来世转为了一条毒蛇,专门守护这个钵盂;有些孩童死前贪恋自己的玩具,来世也变成了毒蛇,缠着这个玩具不放。同样,如果我们也像他们一样在临死时贪著自己的某样东西,来世就很有可能变成三恶趣的一个众生,不仅无法解脱,而且还要感受无尽的痛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