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走丝绸路新游记(肖云儒58上)

(2022-10-11 16:50:03)
标签:

善思则明

分类: 散文选

58)丝绸之路万里情(上)

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亲切。

——习近平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

这条路,有人终生与之无缘,有人终生与之结缘。

张骞在自己50年的生命中,有17年行走在这条路上。加上前前后后筹备性、延展性的工作,他的有效生命中有一大半献给了这条路。

从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算起,已经过去了2152年。时光到了公元2014年7月19日,我们这支由全国重要媒体组成的汽车自驾游媒体团队,沿着张骞踏出的路行走,以54天的时间,途经亚欧8国,2014年9月10日,从长安到达罗马。

我们将这次行走命名为“丝路万里行”。我们是记者又是行者、是司机,我们走着、写着也拍摄着,观察着、感受着也思考着。在匆匆的行旅中采集鲜绿的感受,收割金黄的思想。

正像一位媒体记者在微信中感慨:有些路很远,走下去会很累,可是不走会后悔。

也正像另一位媒体记者在微信中感慨:只要选择了目标,世界都会为你让路。我建议他把这句话改成:只要选定了目标,世界都会帮你开路。

我们看见过月下的丝路。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城堞上挂着一钩明月,它用清辉给清真寺和宣礼塔镶上银边。没有路灯的土街小巷中,居民席地而居,在月色中找回一丝清凉。城墙上这里那里砌着坟墓——他们的风俗是,即便化为幽灵也要保护自己的城池和家园。

我们看见过日出的丝路。哈萨克草原的拂晓,一群散漫的骆驼好像接到真主无声的旨意,一齐扬起头朝向东天,就在这一刹那,太阳冲决遥远的地平线,抛洒出第一缕光练。驼群重又缓步散开于草原,而一个马群却奔腾而来,在逆光中扬起如烟如絮的轻尘。大地在这样的仪式中苏醒了。

我们看见过大雨滂沱的丝路。经过新疆和中亚近一个月炽热的干烤,格鲁克亚口岸竟然用清爽的雨水为我们洗尘,而车队刚刚离开,公路便在大雨中陷塌。一喜一惊之间是什么滋味?行程最后一天,车辆要从那不勒斯港托运回来,突然大雨骤降,仔仔细细将每辆车洗得纤尘不染,是为了我们好回去向祖国汇报吧,天公想得何其周到!

我们看见过海陆交会的丝路。威尼斯城的马可波罗从眼前这个水上寓所出发,踏上了他水陆兼程的东方之旅。而在伊斯坦布尔,波光粼粼的海峡与彩虹熠熠的跨海大桥,构成一曲钢琴与弦乐的协奏,为亚欧海陆的交流通达伴奏。

……

穿过喜怒哀乐的历史和酸甜苦辣的奔驰,终于临近了一个重要时刻。为了真实准确地记录这个时刻,请允许我引用媒体同伴们严谨的新闻报道——

北京时间9月10日2230,罗马当地时间1630,宏伟的罗马市政厅广场,军乐队奏响意大利名曲,欢迎远道而来的中国“丝绸之路万里行”车队。这个车队历时54天,途经8个国家,行程一万五千公里,抵达了终点站罗马。意大利国家电视台与陕西电视台联合对仪式作了现场直播。罗马市民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将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