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走丝绸路新游记(肖云儒52)

(2022-10-06 20:41:50)
标签:

善思则明

分类: 散文选

52)“我宁愿相信”

今天是难得的松弛的一天,全天的自由活动,我们约几个朋友坐水上巴士去威尼斯领略水城风光。午餐后的此刻,有人热衷于去商店淘宝,我则选了个大运河边的咖啡厅看河,在丝绸般的风帆、丝绸般的海浪中,细嚼慢咽地享受亚得里亚海滨午后的阳光。

不由得就想起了马可·波罗。顺着丝路不远万里来到威尼斯,不想他怎么可能?明天就要去佛罗伦萨,将会有许许多多关于文艺复兴的画面和话题一拥而上淹没你。只有今天,只有此刻,与马可·波罗神会是最好的机会了。

马可·波罗是最早到过中国的欧洲人,《马可·波罗游记》是欧洲人写中国历史风情和文化艺术最早的一部游记。西方学者说,1295年,阔别家乡24年的马可·波罗回到了威尼斯,他从中国带回来的大量信息传遍全城,引发了极大的关注。不幸的是,3年后他参加了与热那亚的战争而被俘。在狱中遇见了作家鲁斯梯谦,两人一个口述一个整理,花一整年时间写出了《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很小的时候,父亲和叔叔去东方经商,到过中国的元大都,朝见过忽必烈大汗,还带回了大汗给罗马教皇的信。父辈讲述的中国经历,在他心中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天地。17岁,他随父亲、叔叔,带着教皇的复信和礼品从海路前往中国,由威尼斯港进地中海,渡红海,到两河流域的巴格达,想从这里到波斯湾再到中国。但路上遭强盗抢劫,又久等不到去中国的船只,只好改走陆路。他沿着千年以前张骞、玄奘踏出的丝绸之路东去,越过荒凉恐怖的伊朗沙漠、翻过险峻寒冷的帕米尔高原,进入中国新疆。穿过塔克拉玛干无人区,入敦煌、过玉门关,穿越河西走廊、关中平原,终于到达元大都北京。这时已经整整四年过去了。听了他们的来历和沿途见闻,忽必烈十分赏识,挽留他们在元朝任职。

马可·波罗很快学会了蒙语和汉语,借着巡视各地的机会,走遍了中国西北、华北、川滇、江浙各地,还出使过越南、缅甸、苏门答腊,对当地民情、风俗、地理作了详细考察,回来向朝廷报告。他在元朝任职整整17年,有了这样长期考察为基础,所以能够在《游记》中细致地描绘这个遥远的东方古国如何繁盛昌明。精美绝伦的绫罗绸缎、繁华热闹的集市、气势伟岸的都城、发达的商贸、便捷的交通、典雅的文化风气,无一不在其笔下显现。

《马可·波罗游记》面世后,反响很大,据意大利学者赖麦锡说,此书面世几个月,意大利已随处可见,并很快翻译成多种欧洲文字,流传极广。现在已经有119种文字的版本。

但是——我多么不希望有这个“但是”——《马可·波罗游记》的真实性,700年来一直受到质疑。有相当多的中外学者认为马可·波罗并没有到过中国,认为这本书是伪作,是根据已有的资料,别人的二手故事和想象合成的。也有一些中外学者坚持马可·波罗到过中国,也列举了许多言之成理的事实及观点,证明这本书的真实性。

我们当然应该尊重科学研究证实的事实。但在感情上,我很同意中国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表述,他说他对马可·波罗怀着一种温情的敬意,“宁愿相信他来过中国”。是的,我宁愿相信马可·波罗来过中国。

《马可·波罗游记》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则让中国看到了世界——这应该是没有什么疑义的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