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走丝绸路新游记(肖云儒54)

(2022-10-07 17:30:55)
标签:

善思则明

分类: 散文选

54)罗马诞生传说中的艺术情怀

在锡耶纳午餐之后,车队开始向罗马进发。从长安到罗马,一万八千公里,50多个日日夜夜,我们终于踏上了最后的旅程。“三千功名尘与土,三万里路云和月”,累累的心里就有了强强的期待。

意大利人把他们的首都称为“永恒之城”,当然与这座城绵长到永恒的历史有关系。关于这座永恒之城的起源有许多传说故事,这些传说无不带着些许神秘,些许浪漫,散发着浓厚的人性和艺术气息,也暗传着从罗马帝国传承下来的一种自豪。这种自豪存于每个罗马人心里。

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传说,是那么繁复曲折,足可以写一部长篇,一部史诗。说的是古希腊人攻陷特洛伊城后,一部分人逃出来,经过漫长的漂泊,来到亚平宁半岛落脚,修筑了城堡,拥立了国王。到第十五代,国王被亲弟弟篡了位,王子被杀,公主被关进修道院的高塔不准成婚。但公主与战神玛尔斯私授终身,生了一对双胞胎罗慕洛与勒莫。双胞胎长大后另筑新城,约定谁先看到天空飞过的秃鹰就以谁的名字命名新城。但兄弟俩都说自己先看到了鹰,争执不下,于是决斗,罗慕洛杀死了勒莫,从此罗慕洛读音便演化成“罗马”,便成为这座古城的名称。这个传说在公元前三世纪已经基本定型而且流传开来。

意大利古代的几位知名历史学家,如李维、普鲁塔克对罗马建城的看法基本以此为依据。但后来的学者对这个传说提出了质疑,质疑起源于特洛伊战争是否真实存在?包括记录过这场战争的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的作者荷马是否真实存在?没有了这场战争,没有了《伊利亚特》,又哪里有后来逃到亚平宁半岛建立新国家的事呢?

所以又有一些史学家认为,罗马城的建立与印欧语系的拉丁人、萨宾人进入意大利开辟多条商贸通道有关。“条条道路通罗马”,就指的这些商贸通道。其中通过罗马城七座山的商道比较重要,需要有人常住垭口开设关卡,物流在这些关卡滞流,渐渐形成了居民、市场、城堡,最后才形成了城市和国家。

前者毕竟是传说,后者反映出一种经济发展决定社区生活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我想追问的是,为什么这两种说法——一个人性化故事和一段族群迁徙,能够长期并存于一个民族的历史之中?所有的国家和民族,在它们的创世史诗中为什么都会有一种史实人格化和人性化的趋势?可能是因为远古缺乏文字记载,又缺乏对宏观史实的把握能力,无法确切表述宏大、复杂的历史变迁。它启发我们,历史缜密的科学性和文学想象的故事性是可以并行不悖、相互结合的。这种结合,有利于历史的传承普及。

中国司马迁写的《史记》独创了《本纪》《世家》《列传》等以人物为亮点来写历史的体例。文史不分家,一直成为中国写史的一种风格,它使中国的史学极大地营养了中国的文学,而中国的文学又极大地促进了史学的民族化、民众化,使历史之学给民族之根培了土。只可惜中国的历史故事与传说总还略嫌正统,这不但与中国封建社会礼教的汰选有关系,恐怕也和中国人固有文化人格中的拘谨有关系,虽然有点遗憾,却是没有办法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