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善思则明
善思则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128
  • 关注人气: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走丝绸路新游记(肖云儒34)

(2022-09-15 16:02:06)
标签:

善思则明

分类: 散文选

34)帆在风暴中寻求安详

从西安出发前几天,看到最后定下来的日程,依然保留了五山城这个地方,我脱口而出:终于可以去那里了!我曾写到过俄罗斯高加索地区的这座城市,是因为一位诗人:莱蒙托夫!

在那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有一片孤帆儿在闪耀着白光!它寻求着什么,在遥远的异地?它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它不是在寻求什么幸福,也不是逃避幸福而奔向他方!而它,不安的,在祈求风暴,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着安详!

这是他流传甚广的诗《帆》。他写帆,也是写自己,将自己的生命追求熔冶到追求暴风雨的孤帆中,“帆我两相知”,这首诗让我们懂得了诗人。

我的青少年时代是受苏俄文化熏陶的时代,而普希金和莱蒙托夫是最能点燃我青春的两位诗人。我曾在南方老家的后院中悄悄地、装模作样地诵读普希金的爱情诗,于是便有了青春的忧郁,少年维特之烦恼。在那个理想主义时代,莱蒙托夫给我的是更深刻的人生启示:生命的帆,要去风暴中寻求安详!记得那是偶然在中学阅览室看到《黑龙江音乐》征集歌曲的启事,我忍不住仿照莱蒙托夫写了一首抒情歌曲的词,就叫《白帆》,写完意犹未尽,还自己谱了曲子,寄去哈尔滨。当然石沉大海。但这次创作投稿经历,却是我青春序曲中的一个音符,长久地鸣响于心中。

到了大学,我曾顺着欧洲文学史的线索,读了一个又一个代表性作家作品,对莱蒙托夫有了更多的了解。他的孤傲不群,他永远向着远方的目光,他心灵与现实在抵抗中的苦闷,他在流俗平庸生活中放任不羁的人生态度,以及传奇般的高加索流放生活,无不令我神往并与我共鸣,影响着我的人生。

而对他因毫无意义的决斗而猝然死亡在这座城市的痛惜,就像中国诗人海子的自杀一样震撼着我。他们一个27岁,一个25岁,用最好的年华,闪电似的短促的生命向平庸的人生发出了警告:“我若像拜伦一样被世界放逐,都怀有俄罗斯的灵魂”“我们刚离开摇篮,心中就装满/祖先的谬误,和他们的迟钝/生活像无目标的长途、初入竞技场没有斗争便败下阵来。”这些诗句让我们感受到,他与人口角而赌气决斗,虽然死得很偶然,但内里无疑有着必然性。一个天才,一个“超前者”,一个“当代英雄”,得不到社会和庸人的理解,才会有真正的痛不欲生。

莱蒙托夫与高加索终生有缘。小时候与外祖母在这里疗养,因以过激诗句悼念普希金的《诗人之死》,加之桀骜不驯的性格,他被两次流放高加索。高加索是他诗歌的一个主要天地,这里的山野风光和高加索性格启发他反思俄罗斯糜烂的上层社会。而最后,他倒在高加索的土地上。他被对手马丁诺夫一枪击倒在雨中,数小时后人们才找见他并把他抬下山,诗魂永远留在了我窗外像笔架似的山峦之中。

一年又一年,人们踏着沙沙的落叶去山上寻找他、怀念他。我在莱蒙托夫博物馆参观时,了解到一个细节:决斗时,他获得了先开枪的机会,但枪口朝天,不想伤害对方,而对方却一弹直射他的心脏。至死,莱蒙托夫都以真诚无邪对待这个世界,而这个社会却以阴险的目光瞄准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