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村的麦秸垛

(2022-06-06 14:56:11)
标签:

善思则明

分类: 散文选


在北方,麦秸垛是乡村的一道风景。麦秸垛,就是每年农历五月麦收后,将脱去麦粒的秸秆运到自家闲地上垛起来的垛子。

麦秸垛好垛,但要垛得有模有样、有棱有角,垛得叫左邻右舍和过路人多瞅上几眼乃至赞美几句,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垛麦秸垛一般要两个人——一个人站在垛堆子上,边摊边踩;一个人立在地上边挑边刷。这是个力气活,更是个技术活。不能摊得太往外,太往外会坍塌下去,也不能摊得太朝里,太朝里会越垛越尖,不仅自己立脚不稳,叫下面的人也挑不上去。踩则更有讲究,劲要用得匀溜,劲大了不行,劲小了也不行,劲大了草垛子颤悠得厉害,垛子会“滑坡”;劲小了踩不实,容易藏湿气。再说往上挑麦秸的,除了配合好上面的摊、踩外,还得用木叉子把上面踩实的麦秸往下刷,而且要刷成下细上粗、往上渐生垛沿子的喇叭状。最后,麦秸垛的顶子还得撒上一层厚厚的碎麦糠,抹上一层粘性很好的泥巴,防止夏秋的雨水洇进去。

麦秸垛是农人的粮仓、存折。垛的大小,标志着一个家庭当年收成的丰歉盈亏,影响着一家人脸上笑容的深浅,甚至还左右着儿女的婚姻大事。我们鲁南乡村,给闺女说婆家,当爹的常会去偷偷打探这家人的品行,满意的话,再转弯抹角地去观察这家的麦秸垛,瞅瞅是不是如媒人说的一样,要是麦秸垛的大小和男方家的人口不成比例,或麦秸垛垛得松松垮垮、不入眼,那么,这桩婚事很可能就泡汤了。

麦秸垛暖和、支撑着农人的日子。烧饭、炖菜、烙煎饼,从麦秸垛上撕下一粪箕子两粪箕子;打地铺,拉上一两板车铺上两拃厚;新房上梁后,在房顶涂一层泥,苫上麦秸,房子就冬暖夏凉;冬天,把麦草从垛上拽下,运到避风处,一人按铡,一人续草,铡好了再用架子车拉去牛屋,那是黄牛们一冬的主粮。

麦秸垛是个温馨的艺术殿堂。秋天,缤纷多姿的南瓜花、丝瓜花、扁豆花、牵牛花把它裹得像个花球,引得蜜蜂、蝴蝶嗡嗡叫、翩翩舞;月朗风清的晚上,孩子们伴着纺织娘、油葫芦、金铃子的“嘁嘁、唧唧”的妙音在麦秸垛间捉迷藏;闲冬时节,干净、向阳又避风的麦秸垛是老人们晒太阳的好去处,老人们靠着麦秸垛,一边抽着烟锅慵懒地晒着太阳,一边悠哉乐哉地扯着天南地北的话题。也有寡言少语的,靠着麦秸垛,香香沉沉地瞌睡了,连小孩子悄悄地将拐杖抽去也丝毫不察。

麦秸垛是乡村的一个符号,就好像是乡村的美人痣。(文:丁兆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趣话扇子
后一篇:洗澡中的文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