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成最后的夏天”心情录

(2018-09-28 08:30:04)
标签:

东洋白话

黄文炜日本印象

日本

平成

夏天

“平成最后的夏天”心情录

“平成最后的夏天”这一词汇,充溢着
2018年的夏季时空,成了2018年的热门词汇,初看像个影视剧的标题,浪漫又有点感伤意味。因为是“最后”,所以给了人们莫名其妙的紧迫感,比如,年轻人说一定要赶在平成最后的夏天找到恋人,突击结婚,即使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因为是“平成最后的夏天”的理想,有了一种唯美色彩。


这个夏天有一些难以忘却的心情录。比如,突然发现,晚霞很美。无需去海边或山间,傍晚走在家附近的小路抬眼就看到晚霞映红了天际,如诗如画。在社交网站上,几乎天天看得到各种各样的“夕阳无限好”,“平成最后的夏天”晚霞也让我们格外珍惜。于是这个夏天我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每天就算日理万机,也要挤出时间等一会夕阳西下。


这个夏天,我突然领悟了自己和大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遇到了一位有趣的医生。不是花粉症的季,鼻子却不舒服,有花粉症的症状,于是我去了医院。医生不仅检查了鼻子,还检查了耳。他没什么大碍,然后突然我:“上周台来的候,你是否感到头晕?”我一惊:“确实头晕了,您怎么知道?!”他得意洋洋地:“因我是医生!”


然后,医生要地我上了一堂医学,大意是人的身体化与气候密相……空气、气等都影响人的身体。结论就是:我相当于“天气预报”,台前,容易头晕;下雨前,容易鼻塞……和日,平安无事。我不由得充了一句:“地震前,容易躁……”说起来有点不可思议,记忆中有数次半夜突然醒来,一会儿就地震了……医生点:“人与大自然,就是如此关系密切。古代那些气象预言者,或许就是气象病患者呢。很多人的身体受到气象影响的,可能疏忽了,没当回事。你属于感的。”真是长知识了。后来有日本朋友推荐了一个名为“头疼”的手机软件,可以查看气压数据,当气压对人体不利时,及时提醒我们注意天气变化,调整饮食和睡眠,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我把这“头疼视为人与大自然联系的一个桥梁。


说起来,这个夏天给我们留下更多的是关于自然灾难的记忆。6月大阪北部发生直下型地震。7月西日本暴雨成灾,接着整个日本陷入灾害级别的酷暑,媒体呼吁人们多多使用空调。8月有五天时间连续发生台风,而且台风疯了,从东到西横冲直撞,甚至两个台风纠缠不清,把列岛吹得颤颤巍巍的。9月又发生了25年不见的大型台风,关西空港成孤岛。接着北海道发生7级地震……


“平成最后的夏天”心情录

日本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灾害史,日本总是饱经各种自然灾害的,每一次都是前所未闻,每次都是涅槃重生。所以,日本人似乎习惯了灾害。间隔几十年肯定要发生一次大地震,日本人抱着“发生了也没法子”的想法过日子,“无常观”根植于心灵土壤,日本平安末期鸭长明所著文学作品《方丈记》这样表述“无常观”:“川水流淌不绝,但绝非源头之水。水中的水泡时而消失时而聚集,却不曾长久不变。世间的人们及其栖身之所,也如同水泡一样变化无常。”世上万物都在生灭流转,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自然灾害最直接地给了日本人无常情绪。“无常观”让人平和淡定,是构成日本民族性格的重要特质,但习惯了“无常”,也意味着健忘,“健忘心态”有利于从头再来、灾后复兴,但是灾害过后就把灾害抛到九霄云外,不利于防灾意识的加固。


96日的北海道地震使得灾区陷入一片黑暗,电力不足和防灾意识淡薄状态显而易见。记得东日本大地震后,节电意识成为全日本的共识,但是7年之后的现在,人们已经淡忘了节电这回事。灾害恰在人们把它遗忘时袭来。长期生活在日本列岛上的人们,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灾害,不能总是太淡定,应该反思无常观是否给人带来了消极麻木。


平成30年间,是和平年代,但也让日本人得了“和平痴呆症”,新旧交替的时间,希望能够成为日本和日本人的梦醒时分。人与大自然之间,应该多一些相互感应和关怀的“头疼”和“心疼”。

平成最后一个夏天,让人有一种凝重的时间——一个代在走向完,作“外人”,见证日本的改朝代,是一生中得的机会。看到周有些在日人开始再回首自身来日三十年、来日二十年的物,并写成文字,让人感佩。雕刻人生重要时刻,永久嵌在心上。平成最后的夏天的相相逢,愿在下一个朝代延续成美好……(黄文炜)

“平成最后的夏天”心情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