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外交官取代“中国通”
(2012-08-25 20:41:16)
标签:
杂谈 |
8月下旬,日本传出消息,60岁的西宫伸一将接替73岁的丹羽宇一郎担任驻华大使。
西宫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1976年加盟外务省。曾任北美局第二课长、驻俄罗斯日本大使馆参事官、大臣官房参事官兼亚太大洋洲局驻中国公使、特命全权大使,2007年起任北美局长,2010年2月担任纽约总领事,同年12月任现职外务审议官(相当于副部级),担任这一职务的背景是,西宫在美国与中国拥有人脉,与中美两国斡旋经济关系时能够派上用场。西宫曾经参与处理过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争端、中日渔业问题、日美安全保障等重要外交事项。西宫在2005年8月起担任驻中国公使期间,中日关系亦是历经了波澜起伏,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固执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因历史教科书事件发生矛盾,直至安倍晋三任首相之初便跨出“破冰之旅”访问中国。在中日关系险恶期间,西宫进行了艰难的斡旋。
日本的不少政治家都有过批评中国的“前科”,而西宫虽曾位居与中日关系息息相关的要职,但不曾批评过中国。2005年,他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很高调地表示:“中国的发展对日本来说不是威胁,倒是给日本经济发展带来机会。”他的态度表现了对中国的冷静的友好。
日本外交事务评论员、前驻泰国大使冈崎久彦表示,日本需要“合理、稳定的外交。我们不需要对外发表很多言论的人,而是需要静悄悄的外交”。冈崎补充说:“西宫君是一个非常沉稳、务实的人,因此他将会平稳把握局面。”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FTA)的前期工作会议21日在中国青岛举行。日本方面西宫伸一作为外务审议官出席,就FTA谈判的对象范围等与中韩进行了协商。近来日本因领土问题与中韩两国关系紧张,一度三国曾有过中止这次会议的想法,但最终还是决定如期举行。日媒分析道,韩国因为和日本的经济联系不可欠缺,因此还是决定要原计划协商经济问题。而中国也为了避免恶化中日关系,与其他两国走到一起谈判经济问题。在会上,西宫伸一充分展现了冷静外交官的姿态,他说:“日中韩三国要尽最大可能协作,推进协议。”西宫被选为驻华大使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他是经济通。
与来自民间的丹羽宇一郎相比,西宫则是地地道道的外交专业人士。丹羽本是民主党政权推出的脱官僚、来自民间的大使,2010年6月,当时的菅直人内阁时代,在冈田克也外相的力推下,起用伊藤忠商事的相谈役担任驻华大使。遗憾的是,民主党政权最终还是作出了来自民间的大使不适宜的判断,因为在关键问题上的发言无法与政府的意见保持一致。
选择西宫伸一,最重要的理由是他是专业外交官,与丹羽这样的民间人士不同,西宫是正宗的官僚,在外交界摸爬滚打,深谙政府意图,又有广泛的国际人脉关系。西宫虽然不属于精通中文的人士,但是他曾作为外务省中国课首席事务官和驻中国公使,与中方进行过种种难题的谈判,被政府人士称为具备“顽强交涉性格”。
原先民主党政权打算9月就把丹羽宇一郎撤换,但是考虑到9月29日有中日建交40周年的重要活动,所以大使的更替日期挪后到10月。
被更换的不止是驻华大使,几乎在同时日本还宣布更换驻美、驻韩的大使,这是之前从未有过的事。一段时期以来,日本与三个国家的关系多多少少出现了摩擦,因此急需打开外交新局面,大使正式更换将在9月或者10月进行。这三名新大使的共同特征是:都是资深专业外交官。
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争端日益明显,所以日本做出了要让专业的外交人士占据大使重要位置的判断,才能为日本争取利益。外务省干部近日透露:驻中国大使身负重任,不熟悉安全保障和领土问题的人物是绝对不能胜任的。起用西宫伸一,意味着日本要摆脱以往使用熟谙中文的中国通担任驻华大使的惯例,改革原有的人事安排习惯,以专业以及是否切实地履行政府的意图为最终判断标准。
(原载《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