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8·5·12和2011·3·11

(2011-04-20 08:28:00)
标签:

杂谈

    最近在网上看到这样的算术题:2008+5+12=2025,2011+3+11=2025,这是什么意思呢,前者是四川大地震的发生年月日,后者是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年月日,相加都等于2025,也许这是偶然的巧合,但也颇让人心惊。

    四川大地震很快就要迎来三周年,四川与日本,因为同样发生了大地震灾难,彼此产生了患难与共的情怀。日前,曾经是2008年四川大地震重灾区之一的绵阳市邮政局启用了一枚有关日本大地震的连体纪念邮戳。这枚连体戳上记载了当天报道的震级和地震发生时间等资料。这枚连体纪念戳在地震发生当天就刻制完成并启用。四川绵阳曾受大地震袭击,对这次日本大地震可谓感同身受。

    三年前,日本救援队赶往四川救灾,救援队员排成两列在牺牲者遗体前默哀的形象感动了中国,不少中国人由此对日本的印象开始好转。日本政府还参与制定四川大地震灾后重建支援计划,两国间从那时起开展全面的灾害支援与合作,日本还通过外务省“草根文化无偿资金合作”来援助在地震中倒塌的四川省中小学校舍重建。三年后,中国救援队出现在东日本地震灾区,展开救援活动,中国企业三一重工紧急派出一台62米泵车,参与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冷却作业。中国网民在网上喊“日本加油”,患难时分,中日之间相互传递来自邻国的关怀,这点是令人欣慰的。

    东日本大地震与四川大地震的损失都是惨重的,四川大地震的牺牲者和失踪者超过8万,东日本大地震到目前为死难者和失踪者近三万。实际上,东日本大地震的破坏力更强于前者数十倍。据日本媒体报道,在东日本大地震中,九成的牺牲者死于海啸,他们被无情的黑色巨涛所吞没。日本的多数建筑物本是按照一定的耐震标准建,因房屋倒塌而产生的死难者是极少的。而在四川大地震中,上千万间房屋倒塌损毁,尤其让人痛心的是死难者中多有小孩,因为校舍是豆腐渣工程,在地震中不堪一击。在东日本大地震中,日本的建筑物最坚固的是校舍这一点得到了鲜明的印证,地震发生时正好是上课时间,这也使众多的孩子幸免遇难。宫城县山元町的中浜小学离海岸仅200米,该校师生在地震发生后全部到楼顶避难,全员安然无恙。中浜小学校舍在海啸之后依然屹立在一片废墟中。

    2008年5月12日和2011年3月11日,相同的不仅是数字之和,灾难唤起的忧患意识亦是相通的,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地震、台风、海啸等灾害频繁,这些造就了日本民众与生俱来的忧患意识;而中国“地大物未博”,国情复杂,四川大地震亦在一定程度上震醒了中国人的忧患意识吧,据说,四川重建的三千多所中小学的最高抗震设防烈度从7度左右普遍提高到8度以上,确保安全成为地震灾区学校重建的重中之重。

    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对东日本大地震有“天罚”之言,让众多日本人反感,其实不必把这看作是官僚石原慎太郎所说,不妨看成一个容易动感情的文学者石原慎太郎之言,“天罚”之言虽刻薄,但对世人还是有警示意义,日本这次遭遇的是复合型灾难,地震、海啸、还有核泄漏危机,虽说天有不测风云,但天灾中总有人祸因素,日本的灾难引发全世界重新思考核电问题,一些国家紧急检测本国的核电设施的安全性,这就是灾难给人的痛切教诲。当灾难发生时,用“意外之灾”作为唐塞之词是无能的表现,有备无患是永远的课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