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特族(NEET),又称啃老族(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这名词最早被用于英国,之后渐渐的使用在其他国家,指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参加就业辅导,无所事事的族群。
在日本,则指的是15—34岁无所事事的年轻族群。
日本少子化大臣小渊优子在7月3日的阁僚会议上,报告了今年的青少年现状和对策白皮书,其中提到,尼特族已经增加到64万,而且有年龄层次越来越高的倾向。与去年相比,尼特族增加两万,说明不到中学、高中上课或者学业中断的人有增多的倾向。
白皮书指出,政府必须采取各种辅导、支援措施加以解决。尼特族的年龄层看,15至24岁的有26万人,25至34岁的有38万人。尼特族总数在2002年以后大致在62-64万左右,但今年与往年相比,高年龄层的尼特族增加了3万,这说明一旦当上啃老族就难以重返社会工作。
这份白皮书在调查时,首次针对逃学或者中途辍学的学生实施调查。今年2至3月期间,以2004年度高中辍学的1595人(回答者168人)以及中学逃学的480(回答者109人)为对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处于尼特族状态的人当中,高中学业中辍者占20.8%(同年龄层尼特族平均是5.9%)、中学不到校上课者占16.5%(同年龄层尼特族平均是2.3%),高出同年龄层平均数。白皮书分析指出,就学阶段就遭遇挫折的人容易变成尼特族。
在日本,“不登校”是个耳熟能详的名词,指的是学生逃学行为。辍学者有六成以上没有稳定职业者或成为尼特族。日本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学生到初中为止上学是免费的。但是目前日本的中小学共有18万学生长期“不登校”,逃学的原因主要是个人原因,如患少年忧郁症,据教育研究者统计,小学一个班级平均有一名,中学一个班级平均有一到四名忧郁症患者。还有一些学生对学校生活有抵抗,如在学校常被人欺负或者因欺负别人被冷落,干脆逃离学校。逃学的学生后来成为尼特族的可能性是很高的。“不登校”已经成为日本严重的社会问题,在三重县有不登校教育研究所,在大阪还有个针对逃学学生的催眠疗法机构,说是通过正常睡眠让学生增加与人融洽相处的能力,治疗价格不菲,一个小时六千日元左右。
一些学者从医学和社会心理学方面分析儿童“不登校”的原因,说是日本社会固有的“对人恐怖症”影响到年轻一代,很多人在人前很紧张,说不出话,不敢看人的视线说话,日本人中强迫神经症的患者不少。日本社会中重视集团行动,个人难以发挥个性,人与人的关系单调。长年以来这种社会风气也影响了青少年的成长,他们不知道该怎样与人相处。
日本尼特族的增加还有经济上的原因。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本世纪初,随着泡沫经济破碎,失业者增加,又恰逢
70年代初日本战后第二个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纷纷走上社会,女性就职者也在不断增加,形成人员过剩的局面,年轻人就职变得非常困难。而且从那时开始日本企业的论资排辈制度开始崩溃,企业变得“势利”,重视“成果主义”,劳动环境逐渐恶化,新职员的失业率高涨,如此状况持续到2003年,这些社会环境和经济因素成为尼特族增加的重要原因,近年面临求职的日本年轻人一直处于“就业冰河期”中。从2004年开始,日本企业逐渐开始增加人员,但是尼特族们求职时,只要履历书上记载着一段“空白”,企业往往很在意,把尼特族拒之门外,造成尼特族越来越难以融入社会,向“高龄化”发展,一些人甚至自暴自弃。据横滨市2008年的调查,80%的企业表明不原意录用尼特族。
尼特族的婚姻大事很成问题,经济上不能独立,再加上和外界没有什么交往,根本无法找到意中人。有些人当起了名副其实的“啃老族”,年过三十仍然向父母伸手要钱。当今五六十岁的日本人在经济成长时期多少有些积累,现在很多人只好“投资”给下一代了,让人感叹一代不如一代。有的尼特族好不容易结婚了,婚后却依然“啃老”,让父母出大笔钱为自己买房子等。
笔者一位朋友的弟弟是尼特族,年近30,虽勉强念到大学毕业,但找工作数次碰壁后,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只是热衷于在电脑上玩游戏,极少出门,也不多言语。朋友担心弟弟久而久之会产生精神问题。父母也忧虑,长此以往儿子没有经济能力,当父母的也负担不了。
为了防止出现更多的尼特族,日本的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相应措施,如兵库县为了防止辍学者更加孤立,让县教育委员会把握他们的行踪,并开设了全住宿制的管理宽松的学校接收退学者重返学校。但尼特族重返社会不是件简单的事。
日本网络上的尼特族博客倒是颇为热闹,成为独特的风景,尼特族们害怕与人交往,只好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胡言乱言”寻求自我安慰了。
Ameba网站上有个叫做“猫痉挛”的尼特族博客日记,博主是个自称有对人恐怖症的女性,年龄不祥,时常在博客上谈自己的日常生活。“听说有人变成尼特族,体重会增加到100公斤,连房间都走不出去了。我还好,当了尼特族,还注意控制体重。但是我睡觉时间太多了,白天睡觉,晚上也睡觉。看来不胖起来很难。听说早上吃香蕉可以控制体重,我就吃香蕉。没有工作,上厕所时呆上几个小时也没问题。”
还人的博客名叫做“做梦成为正社员”,总是写各种奇怪的梦,比如“今天做梦去一家大企业面试,我夸夸其谈,一下子被录取了。月收入30万啊。梦醒来,是母亲来叫吃饭。”“做梦中了大奖,得到3亿日元。”“我最喜欢晚上了,白天就感到很恐怖。”有人沉浸在网络游戏的世界里,博客里专门写如何打游戏,如何在网上与人论战。有的人看上去异常悲观、忧郁,专门在博客里写些死、恨、自杀等的话题,甚至会让人看了不寒而栗。“偶尔出去买东西,店员的表情,好像很轻蔑地看我,是不是对我有戒心。”“我年过三十还没有工作,是不是该早死呢。”“在日本有人不想自杀,就杀人然后被判死刑。”有人一天要写五篇以上博文,但都是相当于梦呓之类的言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