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篇社论首先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日本媒体给予典子一家特殊的关注,外国人问题得到日本社会的重视,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社论的措辞却有着以同情代替法律之嫌。无疑对13岁的典子来说,日本才是她的“家乡”,日语是母语,她能够用标准日语坚决地对政府说:“希望立即把父亲还给我。”典子是值得同情的,孩子是没有任何罪过的,但问题是感情不能代替法律。
当年典子的父母是非法入境,如果那样的违法不受到相应的惩罚而轻易得到原谅的话,那么也许将有更多的人效仿而铤而走险。让人欣慰的是,这次法务省在处理典子一家问题上已经有所通融,给予这位13岁的女孩特别在留许可,让她在日本继续学业。典子的在日本的姨母将承担起照顾她的责任。法相森英介在6日曾表示,本来被遣送回国的不法滞在者5年内不准再入日本,典子的父母可能不用等上5年就会通过特别许可让他们再次来日。由此可见,政府已经在人情和法律之间做出了最好的平衡。日本政府近年给予一些与日本人结婚的黑户口特别在留许可,这也是参照国际惯例给予外国人人道援助的表现。
任何触法行为都要付出代价的,典子父母当年的行为,才是今日一家暂时离别的根由。对典子来说,一段父母不在身边的岁月是孤独的,但从现在开始她会逐渐明白,法治社会自有铁的规则,每个人恪守规则又是保证大众获自由和权利的基础。法治社会里,法律应是人人敬畏的存在,是不能随意以人情和同情来代替的。相信典子忧郁的表情总有一天会雨过天晴的,法治社会的规则将保护她在日本健康成长,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一家又将在日本团聚。
前一篇:加班减少 日本工薪族忙充电
后一篇:早稻田大学推出“超速日本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