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们是为日本好”
——访绿色共同法律事务所律师高桥融
日本绿色共同法律事务所的高桥融律师十几年来一直在为中国受害劳工诉讼奔波,他是被喻为“中国劳工第一案”的刘连仁案的代理律师。他每年都要到中国数次,与中国战争受害者接触,收集诉讼资料。在日本,像他这样为中国战争受害者说话的律师有300多人。日前,高桥融律师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谈到了日本企业拟设立千亿日元赔偿基金的内情。
高桥融律师介绍说:“以两件事为契机,中国人强掳事件律师团决定推动企业设立赔偿基金。一是去年4月27日,日本最高法院就“西松组(现西松建设公司)中国劳工诉讼案”,做出终审判决,驳回中国原告的诉讼请求。但是在判决书中,同时写明政府和加害企业有责任对被害者进行救济。二是今年4月21日,福冈高等法院就45名中国受害劳工索赔诉讼一案发表二审司法意见,要求政府及加害企业三井矿山公司和三菱矿业公司(现三菱原料公司)“对以和解方式解决问题给予积极的考虑”,并提出了和解劝告。
高桥律师说:“对最高法院的判决结果,我们是反对的,但是我们看到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们承认被害者应当得到救济,问题需要解决,这点是值得肯定的。今年福冈高等法院的和解劝告也是个很好的兆头。于是我们律师团分头行动,向各相关企业说明情况,得到大部分企业的支持。”
至于日本政府的态度,高桥律师说:“总的来说,政府认为战争遗留问题已经解决了,他们回避问题。但是政府内部也有各种各样的意见,自民党内意见不一,民主党内希望解决的人多,公明党内的主要干部也希望解决,总之在野党内支持中国受害劳工的人多。亦有外务省的高官对我们的诉讼表示支持,我们律师团认为赔偿中国受害劳工这是可以解决而且应当解决的问题。”
高桥律师介绍道:“建立针对中国受害劳工的赔偿基金,最积极响应的是三菱原料公司,这家企业现在与中国仍有经济合作,还有三井公司也表示支持,三井和中国的关系也很深,当时的三菱矿业和三井矿业中有被害劳工5千人。他们表示希望解决问题,但是只有一两家行动不行,需要其他企业一起行动。这个想法和我们不谋而合。三菱是日本的重要品牌,我们希望他们能够起到带头作用。现阶段还无法判断有多少企业愿意加入设立基金的行列,设立基金应当只是时间的问题。初步设想设立1千亿日元的基金,对每位中国受害劳工给于约200万日元的赔偿。我相信大部分企业会赞同设立这样的基金,当初鹿岛建设公司向中国劳工赔偿后,企业的股价上升了。”
当记者提出“赔偿基金成立后,诉讼将如何处理”的问题时,高桥律师表示“诉讼将全部取消”,记者又问:“经济赔偿的解决方式是否损害对日索赔的正义性”,高桥律师马上纠正记者的说法:“不,受害劳工得到的不单单是赔偿金,我们还要政府和相关企业承认加害事实,向受害劳工谢罪。”
记者问:“为何常年奔波义务帮助中国受害劳工向日本政府索赔?”高桥律师回答道:“一方面帮助中国战争受害者恢复人权,这是很重要的事。另一方面我们也是为了日本,虽然这是要日本掏钱的事,我认为政府和企业、个人树立正确的历史认识,对日本来说是很好的事情,是很有必要的事。前一段,防卫省航空幕僚长田母神俊雄写了论文《日本曾是侵略国家吗?》,他那么说对日本没有任何好处,那是错误的认识,对历史问题完全没有反省。那样的人当自卫队领导者是不合格。很坦率地说,我们从没有觉得自己单单是为中国受害劳工说话,我们更是为了日本好。我想大家(律师们)都是这么想的。中国战争受害者都年事已高,因此我们希望基金能够尽快建立,若在他们走后解决就没有意义了。”
最后,当记者提出“金融危机是否影响日本企业设立高额的赔偿基金”,高桥融律师很明确地表示“一定不会有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