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天日本军舰“涟”到达中国湛江访问。日本媒体报道说,中国方面是“冷淡的欢迎”,网上也有反对的声音……
上月底,有关日本自卫队军机参加四川大地震救援活动的消息一度被日本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当时媒体声称“这是日本自卫队首次进入中国”云云,后来因种种原因此计划搁浅了。6月19日,日本海上自卫队“涟”号护卫舰从广岛县吴市吴港启程驶往中国广东省湛江市的湛江港。这次日本媒体的报道比起前次低调得多,不再渲染“自卫队军舰首次进入中国领海”,而是把焦点对准了“涟”号护卫舰上满载的救灾物资上,这次媒体总算变得聪明了,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日本防卫省透露,“涟”号护卫舰上载有支援四川地震灾区的物资,包括300条毛毯、约2600份罐装食品、约1.15万个创可贴及1500个口罩,均由海上自卫队提供。“涟”号护卫舰运载的物资成为自卫队向中国运送的首批物资。
不曾想,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有了如此丰富的内涵,中日防卫交流多了一层人道主义的深意。救灾和防务交流两不误,二战后首次现身中国港口的日本战舰“涟”在日中之间的大海上激起了和平之涟。
一年前,有日本学者担心:“假如日本军舰开进中国港口,中国人看见日舰上飘扬的日本军旗,会不会有过敏反应,乃至做出过激的举动?”这样的担心无不道理,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民众对日本军舰的到来无疑会有复杂心态,就算一时有抵触之心也是不足为怪的。
眼下,满载创可贴的日本军舰的到来或许能给中国民众一种全新的感觉,能够让人进一步认识今天的日本自卫队,更重要的是认识日中防务交流的意义。去年中国军舰“深圳号”访日,向日本民众开放,让他们上舰参观,展示了当代中国军队的新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两国民间感情。今天,中国欢迎担负着与“深圳号”同样和平使命的日本军舰“涟”前去访问,这也是跨越历史、民族自信心得到加强的重要一步。和平之“涟”已在推波逐浪,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只能前进而不能后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