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邻人的同情心

(2008-06-16 18:00:00)
标签:

杂谈

  前两日,接到一位日本画家寄来的明信片,颇为感动。他在明信片上写道:因为四川大地震特意写信问候,不知道你有没有亲戚或者认识的人在四川,有些担心。日本是地震大国,不知有过多少次地震的经历,所以对日本人来说,中国地震绝不是与己无关。但愿地震灾区的灾情不要再扩大,为此而祈祷……
  一年多前,我在东京的一个画展上认识了这位画家,当时他对我说很想去中国办自己的画展。后来他在东京办画展时,我去参观过,但并没有多少联系。今天,因为地震,他特意写信问候,让我既意外又感慨。这是一个普通日本人对中国的关切,他用一种最朴素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同情心。
  另一位日本女孩告诉我:四川地震以来晚上经常睡不好,多年前去过成都,很喜欢那里的文化氛围,所以有一种亲近感,一听说那儿地震了,很难过,夜不能寐。她还说:那天看电视上,中国下半旗为地震遇难者致哀,我也哭了。现在缅甸也正遭遇灾难,但是,对日本人来说,更关心中国。
  5•12以来,日本电视上天天有四川大地震的新闻,播地震新闻时,日本电视台主播的表情凝重不亚于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媒体中经常出现一个词“邻人”——这是现在日本人对中国的称呼。中日虽然恩怨多,但关键时刻,他们说中国有难就是日本有难,真让人感受到一种唇齿相依的情愫,这是不幸灾难中的幸事。
  前些天,有关“自卫队派遣中国”的新闻在日本搞得沸沸扬扬的。此事虽然泡汤了,有个细节让我留意:考虑到历史、文化因素,为了少给中国人带来心理上的不适,自卫队队员还讨论应换上民间的服装驾驶运输机送救灾物资去中国。据说,那些本来可能执行这项光荣任务的自卫队员们因任务取消而无限遗憾,他们说:“邻人有困难我们本应帮助。”听说要用飞机给中国的地震灾区送帐篷,受过阪神地震之苦的兵库县地方政府把自己的库存帐篷都拿了出来……
  在灾难发生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日本人的深沉的同情心。就连中午到常去的拉面店吃饭,听到人们谈论的话题也是四川大地震。店主知道我是中国人,关切地问:“四川地震救出多少人了?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被救出。”听到这问话,我感到四川人都是我的亲戚了。
  通过地震,中国百姓对日本人似乎也多了一些了解,发出“这次小日本真让人感动”的声音。来到中国灾区的日本救援队、医疗队的敬业让人刮目相看,其实他们还带去了日本文化——救援队的默哀让中国人感动,那种虔诚来源于他们对死难者的尊敬,这种尊重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来源于传统文化。
  以往中国人对日本这个“邻人”了解太少了,或者说不屑于了解,以致于现在很多人对日本和日本人还是一知半解。说得远一些,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在中国人心目中恐怕是负面印象居多,如“不怕死”、“剖腹”、“军国主义”等,这些也许是走上歧路的武士道精神。殊不知武士道还有许许多多更深的文化内涵,《武士道》一书的作者、日本的国际政治活动家、农学家、教育家新渡户稻造说过:“武士道的根本是同情,看到别人受苦,就要去帮助,这是维护正义的需要。”姑且这么说吧,具有同情心的日本人对武士道精神是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了。
  其实,日本人对中国这个邻人的同情和帮助也源于中日之间的越来越多的经贸联系,中日之间人员交往日益密切,战略互惠意识越来越真实可行,向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地靠拢。要实现双赢,对邻人的同情心和关照恰恰是不可少的,如果只考虑自身的利益,互惠之桥是无法搭起来的。
  这次日本民众所表现出的同情心,我觉得还可以和我们一直在寻找的大国心态挂上钩,要成为大国国民,拥有同情心、包容心应是最基本的要求。想当年,搞霸权的美国发生9•11时,搞台独的台湾发生9•21地震时,身为中国人,身为中国大陆人,一些人不是露出欢呼、幸灾乐祸的丑态?灾难应会让人有所醒悟吧。灾难才是人类共同的敌人。
  自卫队的飞机一时无法去中国了,就我个人来说感到遗憾,其实何必顾虑太多,这不就是战略互惠的一部分吗?这次对日本人的同情心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将来哪一天如果日本地震了,我希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的飞机能够运送救援物资到日本来。相信中国民众不会反对吧,希望大家都拥有一颗“对邻人的同情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