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大米在中国卖得很好,新泻产的“越光”8月11日都卖光,另一种宫城县产的“一见钟情”预计几日内会卖完。中国巨大的大米消费市场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从7月26日开始,北京和上海分别开始出售各12吨的日本大米。有的是企业购买作为礼品赠送,更多是中国的富裕阶层购买。日本方面正与中国检疫部门协商争取今年11月再次向中国出口大米。
有记者在卖中国大米的商店想拍个照,很多店员都回避了,她们说怕被人说是“汉奸”。但她们还是很热情地对顾客说:请品尝日本大米。
日本媒体也觉得日本米在中国卖得太贵了,他们建议中粮集团把价格降低些,以便更多的中国人能够品尝中国大米。日本大米是由中粮集团代理进口的。
此前曾传出针对日本大米“越光”是中国淘汰品种的说法,中粮集团人士表示,所谓“淘汰”的说法是错误的,“越光”在中国试种结果不理想只是因为不适应中国的土地,而并非本身的质量问题。
中国目前对进口精米设置的关税普通税率为180%,优惠税率为65%。“越光”米在日本超市的零售价约为每公斤400-600日元,按当前汇率计算相当于人民币25-38元。加上关税因素后,价格上涨到41.25-62.7元之间。如果考虑运输、仓储和销售成本,这一价格还会略微上涨。作为销售商的中粮集团,24吨大米的进口成交金额为11万美元,如果加上65%的进口关税和10%的其他附加成本,中粮集团的进口成本在19万美元左右,按照每公斤90元的售价,销售商的利润将在50万元以上。
因此有评论认为,天价日本大米是价格监管失却的产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