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8日晚参加大使馆的国庆招待会,人山人海,据说2000人左右。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也同,总是一些老面孔。当然新面孔也不是没有,但见陈骏自己设计的东洋镜名片满天飞……虽然事先没有说“接头暗号”,鹤立鸡群的小林站在那儿,我一下子就“感觉”出来了。好像找到了组织,大家合影,一见如故,一下子就把网络与现实连接,把网络上的交流延续……
一群我采访过的日本“老八路”总是凑在一起,有两三位本该来的人没来,一问,原来身体有恙。他们都是古稀以上的老人了。90岁的前田光繁还是腰杠挺直地站在那儿,手中一杯茶,不过耳朵有点背,采访是很艰难的了。我也不忍心采访了。他帮助中国培养了第一批空军飞行员。
今天给本多歌子打了个电话,问那天怎么没去?她说最近腿脚不方便,舞蹈教室也去不了。78岁的她还时常去跳日本传统舞蹈,她说前不久拍了跳舞时的照片,要寄来给我看。前不久我给国内报纸写了本多歌子的故事,被许多网站转载。对中国有深厚感情的日本“老八路”们在渐渐老去。另一位采访过的桥村听说最近也病倒了,采访那些老人正是从桥村开始的啊,因了他的牵线搭桥,才认识了那么多人。他们的一些故事还藏在心底呢,如何是好。
当身体老去时,我们是否还能表达彼此的感情?
前一篇:“女性专用车”歧视男性?
后一篇: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