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近来网上讨伐“女性专用车”的人颇多,说这是制造“男性差别”,是对男性的歧视。现在日本不仅电车有“女性专用车”,连一些餐厅也推出“女性专用”的服务。这更加引起维护男性权益者的不满。原本是保护女人的措施,没想到却伤了男人的心。
说实话,我不大赞成设“女性专用车”,走进车厢,清一色女性,种种香气高度密集地混杂着,再加上一些欧巴桑在女性天地里旁若无人地高声谈话,感觉实在不好。有一次,我见到一位男性不明就里急匆匆地一脚跨进“女性专用车”的门,马上被一旁站着的列车员拽下,当他跑向另一个车厢时,车门无情地关上了,那样子,实在有些可怜。女性需要用“专用车”来保护,这说明社会有欠缺,这是文明社会的一个无奈拐角。最可行的解决方法,上班高峰时间再多几班车就是了。男人与女人之间不碰撞就减少发生事件的可能性了。
想来感觉更不好的是一些所谓心灵脆弱的男人。日本的一些网页上,男权主义者慷慨激昂地呼吁要设立“男性专用车”:难道男人就没有遭到性骚扰的危险?!日本男人还愤愤不平地指出生活中其他一些“男性差别”现象。比如,有的澡堂“男汤”里,女工作人员自由出入;参加饮酒会,男性的料金往往高于女性;大学里有女性学、女性问题研究室,而没人研究男性学;男人有外遇会被认为责任全在男人,女人有外遇人们会说男人可能有问题……
有意思的是,“女性专用车”旁的车厢像男性专用车似的,往往男性居多,且人少些,我总像钻了空子似的怡然自得地走进这一车厢。我相信一个“地下党准则”:看起来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男人占大多数的地方,男人与男人之间总是能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归根到底,这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嘛。
在台湾,也曾有过“女性专用车”,遭到“男权主义者”的抗议:为什么买同样价格的票,却有不同的待遇?!爱搞运动的台湾人在网上发起“反对女性专用车”的集会。
“男人专用车”的提议实在有点喜剧色彩。从今往后,男女平等的核心价值竟转移到了保护男人一方?不禁一阵窃喜。原本被自尊层层裹着的男人终于学会倾诉了呵,这是好事。有评论认为,“女性专用车”不久将走向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