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意大利是将“土耳其咖啡”转变成浓缩咖啡的正宗发源地。
http://s16/mw690/002WXdE7zy6KCFLmEajbf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1948年Achiller Gaggia已经称Espresso为“Crema Caffé/Naturale”。他是第一个从分析性质的角度来称呼这种咖啡的人。
从这个时代开始,“气压”被作为浓缩咖啡冲煮的一大特征,开始被世人所关注。
气压计的标示单位,因机器不同而有Bar、Psi或是Atm。
一个手柄承受9个大气压,研磨成细粉的浓缩咖啡专用豆,以30cc、9个大气压的热水冲煮出约1oz的浓缩咖啡。
再回到浓缩咖啡的演变上来。
随着压杆式咖啡机的普及,又发生了一个对于压力的戏剧性变化。
就是现在机器也可以看到的,锅炉横放的设计。
水平放置的优点就是可以增加压力,因此有了现在多头设计的咖啡机。
因为水在高压之下能保持液态,因此从高压进入低压环境时,会产生些许的气化。此外,当手柄跟滤网上的空气透过咖啡粉冲煮出来时,又因为空洞现象(cavitation)的作用,所以冲煮出来的咖啡液会有泡沫。如果是没有油脂与蛋白质的液体,便无法保留自然生成的泡沫。因为我们要的是Crema,不是一般的泡沫,所以绝对需要含有油脂的浓缩咖啡专用豆。
压力是一项很奇妙的因素,对浓缩咖啡有着相当复杂的影响。
咖啡含有结构类似单宁酸的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绿原酸含有咖啡酸(caffeic acid)与奎宁酸(quinic acid),是最早从咖啡豆分离出来的物质。可以将它跟单宁酸分开看待,但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可溶于水的单宁。
http://s10/mw690/002WXdE7zy6KCFNEp2919绿原酸虽然不像单宁酸那么苦,但仍有苦味。生豆中含有5~10%绿原酸,烘焙过后就会分解30~70%。跟生豆的口味比较起来,做成咖啡饮品的时候不会那么苦。虽然奎宁算也是枯萎的来源,但也会因为烘焙而减少。
绿原酸的浓度关系到一杯咖啡的口感。
浓度低酸味比较明显,浓度高苦涩比较明显。
人们通过经验以及亲身感受咖啡的各种化学变化,而定义了咖啡萃取的20~30s的冲煮标准。而使浓缩咖啡风味达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