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个月前就定下了莫高窟的A类票,9:30准时到达数字展示中心,这里也是游客的集散、转运中心。
首先观看了两部介绍莫高窟历史和洞窟艺术的电影,获益不少,带着迫不及待的心情登上大巴,20分钟后来到洞窟前。
排队分配讲解员又是20分钟,终于开始参观。当实际看到一千多年前的雕塑、彩塑、壁画之时,内心的震撼难以名状,这是与古人远隔时空的对话。正常参观了8个窟,其中既有藏经洞、北大像,也有弥勒经变图、萨埵那太子本生图。只觉得时间太短、眼睛不够,尚未仔细品味就被匆匆带离。意犹未尽都写在了脸上,于是在出口前就商议,一定淡季的时候再来一趟。
简单参观了上寺和中寺,拍下了宕泉河对岸的几座塔,恋恋不舍的告别莫高窟。
应该承认,最初我对鸣沙山月牙泉不是特别感兴趣,一是不喜欢沙漠,二是这么开阔的地方不让放无人机,从平地能看出个什么,再加上当天晚上要赶到380公里外的嘉峪关,时间上确实有点儿紧张。但是好不容易来了,放弃这么著名的景点又有点儿…去吧。结果嘛,还是值得的。
不管现在的月牙泉到底是自然之力,还是人工维持,当人在几十米高的沙山包围圈里看到这一汪水面,还是觉得非常惊奇。登临泉边的古建筑,感受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一方景色。
在景区之前就规定了下午4:00必须出发。往回走的路上想到没有去沙山上,从高角度拍摄几张照片,还是略有遗憾,于是商议我最快速度爬上去,叫同伴在山下等着。3:10开始沿着木梯向上攀登,最初几分钟还算可以,不过沙子山真难爬,用劲儿要恰到好处,步幅太小,自不必说;步幅太大,沙子一流动,反而让人向下,再加上最近确实缺乏锻炼,呼吸越来越急促,脚步越来越沉重,爬到半山腰,木梯也截止了,再向上体力、时间皆不允许,只能拍下月牙泉和敦煌绿洲匆匆返回。
下沙山倒是有趣,彷佛踩着棉花被子,一溜烟儿地小跑下来,抬手一看时间,3:40。事不宜迟,赶紧奔向停车场。
河西走廊是在古代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现代仍旧是交通大动脉。兰新高铁、连霍高速,在祁连山下交错排列,并排着延伸向远方。
到达嘉峪关市已接近晚上9:00,我们选择了德克士作为晚餐。
一天又玩儿又开车,十二个多小时,我们也能算是“战士”了吧。
【感谢博友们的光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