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唱戏拜台的习俗

(2020-02-13 18:19:29)

  唱戏拜台是荆州花鼓戏的旧俗之一,也是一个带祈愿性的仪式活动。戏班新到某地在第一天演出时,须唱一出“拜台戏”,一般常演《天官赐福》这些,请诸神下界以各就其位,谓之“安神”。天官,泛指天上人间所有的神,天官赐福指上天降福无疆,以表达吉祥之意。在焚香点烛和锣鼓鞭炮声中,诸神在戏台上自报家门,先走圆场,然后退出,再进入所要演出的正戏。荆州花鼓戏拜台是丑角的事,也有很多有趣的活动,如拿红笔在孩子的眉心点一个红点等。
  戏业中的祖师敬祀是一个庞杂的信仰系统。戏业中的祖师神有“老郎神”、“唐明皇”、“周庄王”、“观音大士”、“九皇爷”、“耿梦”、“翼宿星君”、“二郎神”、“优孟”等等。民间说唱也分敬奉“三皇”、“庄王”、“唐明皇”、“东方朔”、“孔夫子”、“魏徵”、“邱处机”、“范丹”等等为祖师爷。这其中,有的是因地域不同,戏种曲种不同,习俗信仰也有不同。对祖师的确指不一,解释不同,比如“老郎神”究竟指谁,就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唐明皇,有的说是耿梦,有的说是周庄王,有的说是二郎神,还有的说是一只狼。其实这些所谓的祖师神也大都是一种“讹祖”现象。不过,戏业中人对其祖师都非常虔敬。总之,对祖师神的敬奉,可以使他们得到艺技方面的“神授”。
  据说“老郎神”可以在梦中给艺人指点,传授艺技。只有拜祖师才能演好戏。俗语说:“拜过唐明皇,演戏胆就壮,心里不会慌。”祭拜时,弄点香灰放在酒碗里,喝下去,说是喝了之后,记性会好,嗓子不会哑。演员出入家门、上下场都得向祖师神作揖拜敬。否则“上台不拜老郎神,装什么不像什么。”
  每逢巡演时,老郎神的神像都要装在大衣箱里,安置在头一辆车上。这辆车上不准坐女人,尤其不准女人坐在大衣箱上。下车时,装老郎神的大衣箱不准放在地上,下面必须用木板或棚杆垫住才行。老郎神虽可用孩形道具,但必须是太子身份才行。老郎神孩形道具,在前场可任意颠倒,不以为亵。但到了后场则要尊敬礼遇之。否则,祖师爷会怪罪,受到惩罚,大则降灾,小则生病,生疮。
  有信奉“九皇爷”(星神)的戏班,每年九月初一,做“九皇会,”要吃九天素食,用“斋戒”的方式敬奉祖师,认为只有这样,才不会在台上唱错词和翻跟头跌伤。
  信奉唐明皇为祖师爷的戏班,传说唐明皇曾经扮演过小丑(小花脸)的角色,因为至今演小丑的演员有许多“特权”。如别人不能坐的地方,他可以坐,别人不能说的话,他可以说等。又传说唐明皇是打鼓佬,所以打鼓佬坐的位置叫做“九龙口”,即具有光彩照人的重要之地,“九龙口”的位置也只有鼓师才能坐得,其余的人一概不许乱坐。
  有的戏班还敬奉“五仙爷”、“八仙爷”等神灵。有不食牛、马、犬、骡、雁、鸽、鸠、鹁的习俗。据说这样才能不长恶性疮,不生杂疾病。所敬的五仙爷即刺猬、狐狸、蛇、黄鼠狼、老鼠五种动物。平时禁忌直呼这五种动物的名称,必须改为“某某爷”的敬称。一般也根本不许正眼看它,可见戏业中人对其敬畏之情
  戏班里不但要敬祖师爷,对神、对人、对动物都要烧香祭奠、对把子、砌末(道具)也要烧香磕头。
  除此之外,戏班还有“请神”的戏俗。在一个新的戏班组成时,必须要举行请老郎神的仪式。事先用梨木或檀香木雕刻成一小孩模样,屁股上挖一小洞,准备“安脏”(“安魂”)。夜间三四点钟全班人按一定的顺序在一个盆内洗手,不准换盆换水,不准说话。洗手之后,掌班的抱着神像,领着大伙来到乱坟岗,破庙,或传说经常闹鬼的“不静”之处,把神像供放在桌上,焚香化纸,摆上供食,有的还用香灰撒成三道城垣。大家跪地祷告,于暗中窥视静候,如遇什么鸡啼、犬吠、猪跑、人走或风吹草动,便认为是神魂入体了。有一人说:“来啦!”大家齐声应道:“接住啦!”掌班的赶紧用早已涂好糨糊的一小块白布封住神像屁股上的小洞。这时候众人敲锣打鼓,鸣放鞭炮,将木雕神像抱回住地,就算是请来了祖师爷。这个戏班也就可以正式挂牌唱戏了。
  以后每年的腊月三十夜里(实则属年初一凌晨)都要照样举行一次请神的活动,以祈新的一年里财运好。迎神时遇到的是什么动物,是有讲究的,据说遇到白羊、狗、牛人都好,是吉兆,都说猪肥,不赶运场,特别是黑猪更不好,如果遇到是兔子和飞禽,就认为来年会四处奔跑,不得安生。反过来如果一年到头东奔西跑也没发财,就认为是迎神时封了个兔子精或者老鼠精;如果这年挣了大钱,腰硬气粗,就都说是迎神时封了个龙精、虎精。如果迎神时遇见了人,对戏班是好事,“人旺,多唱神戏”,而对这个人来说就不是好事,而是件倒霉的事了。有的会找上门来,要求戏班破灾。这时掌班往往会让其人去拿一个戏班供神的贡品,脸朝外坐在门槛上一口气吃完。据说如此一来,便相安无事了。
  戏台朝向一般是坐北朝南、朝东,谓之“负阴抱阳”。戏业中称台口朝南、朝东的戏台为“阳台”,朝北的为“阴台”,朝西的为“白虎台”。俗说:“要想发大财,最忌白虎台”。所以,凡是台口朝西的“白虎台”,就必须“破台”,然后才能演出。否则,戏班会出现吵嘴、打架闹事或者演文戏出错,演武戏伤人;甚至戏演不下去等现象,以后无人来请班演戏。
  新搭的戏台都要举行"破台"才能演出,一般是在夜间演出时,让丑角演员扮演灵官,在舞台上追赶一由旦角扮演的女鬼,把"女鬼"赶跑。然后杀一只公鸡,把鸡血洒在戏台四周,然后放鞭炮,敲锣打鼓,就算"破台"了。
  开台戏又叫开光戏,也叫镇台、祭台、破台,是为了除煞祛邪,保佑戏台、戏班吉祥平安。农村传说,第一场开台戏是给神仙看的,最后一场幺锣戏是给鬼魔看的。所以,最后一场戏不能看完就要离场。是因为演员要在台上扫台,迷信的说法就是驱鬼。扫台后燃放鞭炮,天地才清静。

唱戏拜台的习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