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教所说的风胆涎病

(2022-12-15 15:06:21)
标签:

佛学

   佛教所说的风胆涎病

       上师观自在

 《医学四续》说:“一切众生虽然安乐地生活着,但由于无明之故,也与疾病始终不能分离。”由无明产生贪、嗔、痴,所以,一切疾病的根源就是贪、嗔、痴三毒,由三毒引发风、胆、涎三大类疾病,这三大类病含摄一切疾病。通过修行遣除了无明,才能彻底远离一切疾病痛苦。

 若问:为什么已经获得佛果的上师还会生病呢?

 答曰:佛的三身当中,法身无相,不可能生病;报身为光明之身,即是光体,没有普通人那样的内脏,也不可能生病;化身是随顺众生而应化为上师血肉身躯,为了展示轮回痛苦而在众生面前示现生病,以此引发众生对轮回生起出离心,所以,上师生病完全是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

 根据一些传记所说:疾病产生有远因和近因二种其中,远因无明产生贪瞋痴三毒,三毒恒时存在于众生的心续中,由此产生损害身心忧苦的疾病。近因由三毒产生的风、胆、涎分(分是指分泌,涎病是指分泌类疾病)等三邪。由风、胆、诞分三者过多或过少的错乱影响成为损害身心的风、胆病和涎分等疾病。

 因此,按引发疾病原因,可将疾病分为:前世宿业所致的疾病,今世三邪引起的疾病,宿业和三邪共同作用产生的疾病等三大类。

 第一类,宿业病也称为因果病,由往昔与生俱在的贪、嗔、痴三毒造业,而留存在心相续中,在今生显发出来令身心损恼的疾病。这类病,是现代的医药方法所不能治疗的,只有靠根除内心三毒的善行,才能治愈。

 比如我认识的一个人因为业障现前而切除了左脚关节处的半月板,留下后遗症,因为没有了半月板,走路及站立时经常自动下跪,后来善根成熟修学精进佛法,完全康复,走路正常,再也没有下跪的事发生了。

 第二类,今世的风、胆、涎分三邪引起的风、胆病和涎分疾病。(1):体内气息错乱引起的血管和神经系统所属的疾病,分癔病(精神病之类)、神经官能症等六十三种。2)胆病:体内火气偏盛所热病,以及肝区胆囊所患均为胆病。3)涎分(指分泌类疾病):人体内部的一种机能,起吸收营养素、感觉饱足、结合关节等作用,感受外因即成寒病病源,相当于中医所说六气中的寒湿二气。这些疾病,即属于中医和西医们的医药所能治疗的疾病。

 第三类,是宿业和三邪共同作用产生的疾病。即由宿业为因,导致今世三邪失调而产生的身心疾病。医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由于病因未除,故多反复,缠绵难愈。因此,治标的同时更要治本,一边服药一边精进行持善法,以佛法对治贪、嗔、痴三毒,以此根除宿世因果病因。

 从四季而言,涎病发生在春季;夏季发生热病;胆病发生在秋季;风病发生在冬季,因为胆属于热性,所以热病归摄在胆病中。

 从四大而言,人体由于四大不调会产生各种疾病总数。如《佛医经》说:“人身中本有四病:一者地,二者水,三者火,四者风。风增气起,火增热起,水增寒起,土增力盛。本从是四病,起四百四病。”

 人有地、水、火、风四种病,四病扩大就是四百四病。所谓四百四病,比如地大不调所引生的疾病,为一百零一种,以此类推,四大不调所发生的疾病,一共就是四百零四种病,简称四百四病,是一切疾病的总称。风大不调时产生气息类疾病,即是风病;火大不调时产生上火等之类的疾病,即胆病水大不调时产生包括寒病在内的分泌类疾病,即涎病;地大不调时产生身体沉重等疾病,这是风胆涎三种病齐发的疾病。

 《五王经》也说:“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一大不调,百一病生;四大不调,四百四病同时俱作。地大不调,举身沉重;水大不调,举身肥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风大不调,举身倔僵,百节苦痛。”

 《莲华生大士全传.胜利圆满大医王》说:“所以我们医生应当以三个月一季,以六个时辰作为六个分界,来规律我们所有的饮食与医药。我们在夏季的时候,主要的病症是属于气息方面的风病;而在秋季的时候,主要是属于热病;冬季的时候,大多数会发生等分及胆疾之病;而属于涎分痰病及肺病的病变,一般都是在春天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