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
推杆就是这样,能说出来的都不是关键。推杆的文字资料,视频音像很多,但一人一个样,一派一个说法。就是因为推杆技术没有好坏之分,没有标准与否,一切以是否合适个人,舒适稳定为判定,感觉至上。
一号木如情人,推杆如老婆。老婆不是不能换,但换一次伤害很大。换个和前一个一样的吧,哪你换她干啥,换个不一样的,又要重新熟悉适应各个方面。对推杆,找个长度合适,重量顺手,拎着舒服,看着顺眼的就从了吧,加紧多练,用热情捂热石头,练熟了都和谐。
具体说到魏圣美的推杆,这次俺占在天天笑球友一边。确实这个低弯腰不是新技术,老一辈超强牛人几乎都是这样,但我非常同意这个方式适合她。
http://s15/bmiddle/002VS56bgy6Iwz8EraCde&690
Arnold Jack 魔女
这个低弯腰姿态是限制过于灵活的腰的不二法宝。80年代以前,由于球杆,球的技术不行,牛人都是身体灵活性超群,能在高速运动中协调的人,如果你看Arnold,Jack的挥杆,与现代挥杆相差甚大,抬脚,扭腰,转胯,晃臀,全身都晃,所以Arnold的挥杆被人称为“monkey
movement”。这并非贬义,在当年的技术条件下,想打出距离,你不把全身都用上是不行的,而既能全身晃又能打出距离和稳定的都是大牛。但世间的事,有一利就有一弊,腰身过于灵活带来的坏处是推杆时不稳定。腰可以左右转,前倾,后仰,左倒,右倒,推杆不需要力量,需要稳定。低弯腰可以限制住腰自身的起伏,转动。上图中arnold把两个膝盖都靠在一起了,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限制下半身的动(movement)。
亚裔女孩和欧美人比,腰比较长,腿比较短(旗袍就是亚洲人穿好看)。长腰带来的好处是扭力距大,所以像宫里蓝,崔罗莲,Lidia
Ko这样娇小身材的距离也能不输大洋马。魏圣美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曾经一号木能打300码。但同样她的问题是推杆时如何限制这种灵活性来保持稳定。她现在的低弯腰(几乎90度)让她的腰,背,肩几乎在一个平面上,限制肩和手臂只能在一个平面内绕着脊柱旋转,这种形态更接近于一个理想的“摆”。这样推杆还有两个要领:1:手前臂和推杆杆身呈一直线。2:肘弯曲,上臂加紧胸部。整个推杆以双臂肘关节为基准点,由肘关节到推杆杆头做为摆线,整体靠肩围绕脊柱推球。
欢迎拍砖。我要开球了!
附上维清兄的一个问答,回复写不了太多字:
维清weiqing:
我也是非常不认同,你们的说法,推杆的时候,职业球员是不存在腰腿灵活的问题,只存在手腕过于灵活,比如加西亚等。我过去有专门论述推杆的文章,现代高尔夫与过去高尔夫最大的区别就在速度,而慢速果岭需要手腕的帮助,快速果岭不能有手腕参与。尼克劳斯的动作之所以被淘汰,就在于现在的速度太快。
海岛山居 回复 维清weiqing
:
我认同维清兄说的手腕问题。现代推杆首要就是手腕不要参与,只有少数还保留,比如斯内德克。但我认为这个对PRO们是基本功,已经是排除了的。天天笑兄提的基准点,才是关键,前弓90度后,手上臂贴近胸部,这样手前臂+推杆这个半径是稳定的,在杆头重量固定的情况下,纯粹是个势能到动能的转化。原来的长推杆,腹式推杆被禁的原因就在于它们提供了一个不变的“摆”长,不依赖于球手的“摆”半径,使得推杆机械化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