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合作评价,“学”出兴趣

(2022-07-31 08:58:53)

为了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活动。我想到的是先转变学生的观念,再来建立有效的小组合作机制。一开始我并不着急建立小组合作机制而是通过收集课内外的更多材料来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合作,比如学科是相通的,在语文课堂出示《学会合作》的课文让学生细细感悟,并通过班队课的“折筷子”活动,让孩子进一步在体验中明白一个人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而一个班级一个团体的力量则是巨大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也时刻抓住引导孩子团结的机会。以我们班学生为例:一天午休自由活动时,我看到班级的两个孩子在玩“抢报纸的游戏”——即两个同学比反应,谁的反应快就获胜,这个游戏,每次只有一个获胜者,而失败者只能垂头丧气地离开。我突然灵机一动,凑上前去说:“老师可以加入你们吗?”这些孩子自然非常乐意,我趁此机会说:“这个游戏好玩是好玩,但是每次都只有一个冠军,其他人很努力了却只能被淘汰。要是能有个方法让大多数人都是冠军就好了。”这时候,一个孩子说:“老师,我有办法,我们可以改一下规则,一张报纸上,谁站的人数最多,谁就获胜。”我一听,正中我下怀呢,连忙夸奖孩子:“这个游戏更有意思,我们开始玩吧!”那天午间自由活动时间,我们班很多孩子都参与这个游戏,看到他们为了在报纸上多留下一个同学,努力把对方抱得紧紧的,努力保持平衡。我相信这让他们再一次明白了什么是合作。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我认为孩子对于合作的理解已经从嘴上说说而已,转变到了精神上的认可。之后我再带领班级孩子建立小组合作有效机制,首先让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并确立了我们班级的共同学习目标是:“互相帮助,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接着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优秀、良好、后进生)并让每个学生在他所擅长的学科担任学科长。这样的方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关注了全体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在构建团队之后,我组织班级学生定期召开学科团队会议和不断完善班级公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