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知道了几个网恋成功的例子,不由得去思考其理论依据,结果看到了非常有说服力的论述。
据说,除了网恋外,其他各种类型的恋爱都是从外到内的——不管是父母包办还是媒人介绍还是一见钟情,你先看到的都是对方的外部条件,如身高外貌、家庭背景、职业收入等等,然后你就得抽丝剥茧似的进入其内心。可是万一对方成心藏着掖着呢,你就得费劲巴拉地去乱寻找、瞎琢磨......这是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搞不好不但旷日持久,还可能上当受骗,想想都累得慌!
可网恋就不一样了,是从内到外的——因为人们在写东西时,很少或很难掩饰自己的真性情,所以从一个人的文章中,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其人生轨迹、看到其脾气秉性、熟知其审美趣味以及为人修养等等。那么只要过了“见光死”这一关,就应该找得到真正与你“臭味相投”的人。
由此想到旅游,那倒是内外一致的——你对某个旅游胜地心仪已久、向往多时,介绍文字照片电影都看过不少,可是当你身临其境时,却依然会像宝玉见了黛玉一样,有如五雷轰顶般地惊为天人。我上小学时看过一部科教片《黄山》,印象极为深刻以致念念不忘,等到十几年后真的去了那儿,才发现它的美还是能让你目瞪口呆地说不出话的。
现代旅游的各种形式也与恋爱婚姻有相似之处。比如跟团游就很像包办婚姻,其中忍耐和逆来顺受是得到幸福的不二法门。不过这种形式虽然省心省力,给人留下的印象却不够深刻,——也像包办婚姻一样,不是没有美满的例子,但毕竟缺少刻骨铭心的经历;自助游则与自由恋爱相似,除了费心费力,还不可抱怨——谁让你自找不痛快的呢?
还有一种所谓“自由行”,类似于包办婚姻与自由恋爱的混合体——一路上交通住宿都有人帮你安排好了,剩下只需您亲自游览。这就像在婚姻中父母先替你把了关,然后你就可以放心去谈恋爱。谈得好当然是你的运气好,谈得不好大可以把责任一推了之。可惜这种自由行太贵(比跟团贵得多),我没有机会尝试。您就想想吧,两种婚姻的好处都让您得着了,您还不得多掏点儿银子?
另外,跟团游与包办婚姻的共同特点是先结婚后恋爱(或后掐架),自助游的前期工作却像自由恋爱一样磨人——你只要想想宝黛是如何互相试探、互相折磨的就行了。
先要经过头脑发热的热恋期。这一般从我去图书馆借回一堆旅游书开始。看着书上的描述,你不禁心旷神怡、心驰神往、心急火燎、心痒难耐,恨不得立刻整装出发——那种期待、兴奋、激动的心情比起初恋来真是有过之而不及。
接着开始制定行程了,一开始像制定婚礼流程一样引人入胜,后来随着琐碎的事情一件件到来,你的热度也会慢慢降下来,由此进入平静期。这时你就得注意了,别再没完没了,一旦进入厌烦期就不妙了。
前年我们利用中秋和国庆节假期去希腊意大利就是这样。大的行程确定起来还不太麻烦,细节的一一落实却繁杂无比,无法详述。
比如,我们打算在雅典呆上三天,然后去两个著名的小岛住几天。可是,永远到底有多远,住几天到底是几天呢?
你去查书吧。所有的旅游书都告诉你,那些小岛有多么可爱,你住上一个月也不会闷,人家欧洲人有的每年都去那里度假呢。可是却没有一本书告诉你,对咱国人来说,对咱没有那么多时间和金钱的人来说,住几天才是合适的。经过反复的探讨和患得患失的权衡,我们终于决定,那就各住两天半。
接下来要决定是飞过去还是乘船。本来以为,乘一夜船不是很好吗,既省了住宿费又观赏了浪漫的地中海。可是有一篇游记却煞风景地写道,那船上的管理如何混乱,人们怎样没有规矩地乱坐位子,船员怎样用你听不明白的希腊语吆喝着每个小岛的名字,你得怎样一夜担惊受怕地支楞着耳朵,生怕坐过了站……结果第二天凌晨抵达目的地时,你将头发蓬乱、面无人色、神情恍惚地出现在世人面前。
好吧,那咱们飞过去。可是问题又来了,什么时候飞呢?如果一到雅典就飞,不是可以省掉来回进出市区的钱吗?不行,没有合适的航班?再查查别的?结果更郁闷了,你想要的日期和时间都很贵,你不喜欢的才便宜呢,只需49元,两者的差价以百元计!于是你本着“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的原则选择便宜的,可其他的各种问题又会接踵而至。(具体到我们那次旅游,直接的后果是因为被便宜的飞行分割了时间,所以无法参加每周仅有几次的去希腊中部梅特罗的当地团,又不能用我们的新加坡驾照租车,只好乘坐长途车,本来三四个小时的路途居然用了七个小时!)
反正,那次的功课做下来,我就像薄先生在法庭上说的那样:“我烦透了!”真想像他那样打什么人一个大耳光,将之打到爪哇国的领事馆去,然后离婚!
唉,谁说非得有第三者来搅局呢,光是这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的琐碎就足以毁掉浪漫的感觉了!是什么使婚姻变成爱情的坟墓?是什么让宝玉心目中“水做的女儿”变成面目可憎的“婆子”?这就是了。
之所以在这儿忆苦思甜,是因为最近又在准备去加拿大自驾游。这次因为有朋友一起做功课,情况似乎好了一些,但仍然少不了头脑发热、逐渐平静、心生厌烦这几个阶段。
在头脑发热期,我受了一些攻略的影响,豪情万丈地决定:这次奢侈一把!征求了我家领导的同意后打电话给朋友:“咱们也住一回国家公园的城堡酒店如何?”朋友回答得比我还豪迈:“住!一辈子不就这么一回吗?”于是我们就跟不要钱似的抢订了两间。
可是很快就到了平静期——我终于明白新加坡规定给大宗商品的消费者以七天“冷静期”是多么必要了!还没到七天呢,我们就“冷静”了——大家先是自问然后互问:“咱们干嘛住那么好啊?”“不就是睡一觉吗?太不值了!”“省下这钱干什么不好啊?”然后怕烧了手似的赶紧退掉订单,并且以“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一鼓作气冷静到底,把之前订的所有住处都审计了一遍,为的是看看有没有可以更加省钱的地方。
还有租车,是一下飞机就拿车还是第二天早上拿车划算?如果是后者,那么住的地方离飞机场不可太远,最好有接机服务,那不是又贵了?好吧,那咱们就算算,是这样贵还是那样贵?而且,到底贵多少呢?跟早些拿车的方便比,到底怎样才划算?
总之,我们很快恢复了居家过日子的本性,和短暂的热恋期义无反顾地永别了。在这里我要严重表扬我家领导兼司机,他这次态度很好,光是上网预订租车事宜就折腾了好几次,常常刚刚订好不久,又被我新的设想推翻重订。
这还不算完,还有行车路线的制定呢。每天开多少公里?看哪些景点?如果下午离开某地到某地,会不会太赶?如果早上出发,会不会浪费时间?如果到了某地,想参观的地方已经关门?如果等到第二天早上,又耽误了之后的行程?
最后的担心是,听说现代社会选择太多易得忧郁症,我们是否也快了呢?
为了不再从平静期迅速地跳到厌烦期,为了不再出现离婚的念头,我现在已经好多天不去碰那些旅游书和攻略了。虽然我知道,功课做得越细就玩儿得越好,前人的经验吸收得越多走的弯路就越少……
写到这里想起毛爷爷的分析。他认为,刚参加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着很大的摇摆性。根据他老人家的教导,我发现,以上牢骚皆属于意志不够坚强、目标也不够坚定的混入革命队伍中的小资产阶级的无病呻吟和危言耸听,众看官千万别受误导才好。
为此我严正声明:“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困难面前有战士,战士面前无困难!”“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我们一致决定:既不走包办婚姻的老路,也不走所谓自由行的邪路,而是坚持走自助游的道路,一万年不动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