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四川旅游 |
2020年10月从黄龙九寨回到成都,将度过我们在成都的最后一周。看天气预报,又是只有两天不下雨。
那就必须好好算计一下了,绝不能浪费这得来不易的晴天。算来算去,路程不太远又值得旧地重游的只能是四姑娘山了。
绵绵细雨的那几天,我们先去了雅安的蒙顶山和碧峰峡。雅安又称雨城,一年里有两百多个阴雨天。
分类: 四川旅游 |
分类: 四川旅游 |
分类: 杂七杂八 |
几十年前曾教过一门公共关系课程,其中有些内容是关于“传播失真”的。虽然具体都有哪些说道儿早已忘光了,但这个概念却像全民狂读“红宝书”时被人们高调标榜的那样,被我“牢记在脑海里”,并“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了——不信你去看看《友谊的小船坚不可摧》,里面提到的不少事情都足以堪称“传播失真”的典型案例。
另外还记得,从这部分内容引申出来的是打电话的技巧,说因为远距离沟通缺少表情和肢体语言的帮助,很容易引起误会,所以你必须微笑着说话,对方是能够听出来的云云。
好像就是从那时起,我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不能跟自家先生好好打电话了——每次通话都无名火起三千丈,不掐不算完。不过我明白了也没用,这种情形仍然持续了好久,直到现在我们基本上不需要再用电话沟通为止。他为此常常气愤填膺,说我跟谁煲电话粥都无比耐心,就是不能跟他好好说话。
分类: 杂七杂八 |
上篇说到友谊的小船随时会翻,收到了不少评论。所以我觉得需要总结一下,为什么我跟这样的朋友还能继续交往呢,难不成有受虐倾向?
现在想来,刚到新加坡时感到的那种远离故土亲人的寂寞应该是主因,如果你看了我最近在微博上重发的那两篇博文就一定有所理解了;再说,找到能说得到一起的朋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别以为俺乱交朋友,俺也是有要求滴);而且你还要明白,那个时候还没有微博微信什么的,你想说废话的话,除了写信就只能是打电话(自从有了博客,我的废话终于有地方倾倒了,与此同时,我的交新朋友的愿望和能力也都相应地下降了)。
不过寂寞只是外因,内因却跟我喜欢随时随地找人倾诉的习惯密切相关(我二姐只比我大一岁半,是我小时候每日汇报的对象。她十六岁下乡后,我甚至每天晚上都在脑子里向她复述当天的所有事情,还不断写信事无巨细地逐一汇报,把她弄得挺烦的)。
分类: 杂七杂八 |
分类: 亲人往事 |
上文发了母亲给我的信,因为字迹太小不好辨认,估计没什么人能够耐心地将之读完。
其实里面有一些具体的东西,对于咱们外行看热闹的人来说还是有点儿意思的。
比如说到小品的命题,可以有多种方法:
1.以地点命题的,如车站、电话亭、舞场、教室、茶馆、理发店、影院、急诊室、照相馆等,可以要求在此地点发生了一件小事,或不许说话而能让观众看出人物关系……
2.以规定情境命题的,如风雨之夜、意外归来、演出之前的告别、分别十年后的相聚等。还有重逢、争吵、躲避、挽留、较量、求和、相认、发现、寻找、误会、阻挠、索取……
3.以道具命题的,可以是一束鲜花
分类: 亲人往事 |
前文提到一件往事——三十多年前初到新加坡时,我曾不自量力地打算去一个中学负责戏剧小组的活动。现在想来当时有点儿饥不择食的嫌疑,同时也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和新加坡学生的华语水平。我的如意算盘是,每次活动也就一个半小时,先讲一段戏剧史,再让学生排练个小品(也可以说是片段练习),这样不就蒙混过关了吗?
结果第一次试课就发现行不通——戏剧史从古希腊悲剧讲起,这对于华文水平有限的新加坡学生来说纯属对牛弹琴;排小品时出了个题目,让学生们自行表演“过年”,结果我看了以后像个庸医似的,只知道患者病得不轻,全身哪儿哪儿都不对,却开不出药方,提不出具体的治疗方案来。
于是赶紧写信给母亲求教。那时我主要的精神寄托就是写家信,连给公公婆婆的信都由我执笔。平时回信帮我一解乡愁的都是我的两个姐姐,一向懒散的母亲很少提笔。可是那次她却及时地回了一封长信,写了
分类: 亲人往事 |
这篇没有什么“其它”的内容可补充的,就把发言稿的后半部分一起发出吧,有两段上篇已经发过了,但是为了内容的完整性还是重发一下。
我觉得一个演员如果没接触过表演的话,也可能在舞台上很自如很真实。你首先要教他会演戏,但是最主要的还应该是在理解方面,要深刻,不要浮皮潦草。老师不可以把低级趣味的庸俗的东西给学生,比如说分析角色的时候,你不能够只做肤浅的分析。我觉得这个东西是影响学生一生的,假如你是很肤浅地迎合学生或者是观众的低级趣味搞一些噱头,那么这个戏排起来可能很好看,但是对学生的成长不利。所以最根本上不能走歪,要尽量的深刻。这里包括喜剧,喜剧也不能俗气。
同时,表演专业有特殊性。相对来说,演员的艺术生命艺术青春较短,当他具备丰富的经验之时,也是青春逐年逝去之时。而中医、老师、导演、编
分类: 亲人往事 |
下面继续转载母亲的发言稿。
“我觉得一个演员如果没接触过表演的话,也可能在舞台上很自如很真实。你首先要教他会演戏,但是最主要的还应该是在理解方面,要深刻,不要浮皮潦草。老师不可以把低级趣味的庸俗的东西给学生,比如说分析角色的时候,你不能够只做肤浅的分析。我觉得这个东西是影响学生一生的,假如你是很肤浅地迎合学生或者是观众的低级趣味搞一些噱头,那么这个戏排起来可能很好看,但是对学生的成长不利。所以最根本上不能走歪,要尽量的深刻。这里包括喜剧,喜剧也不能俗气。”
“另外,直接阅历再丰富,也是有限的,要开拓就必须从外界从书本汲取营养,所以要读书、读好书。书本不仅使你增长知识,多读名著还能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你更深刻地理解生活、理解人性,有谁愿意自己是肤浅的、低级趣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