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导语
据第一财经《第一地产》报道,上海的宅地出让近日迎来了小高峰,低溢价出让宅地是否会成为常态?如何来解读这一现象?
第一财经《第一地产》节目本期邀请到了钜派投资集团分析师邵倩寅女士,来听听她对此有何看法。
Q:截止目前,11月上海已经累计出让了6幅可售型宅地,出让面积共计39.76万平方米,结合近期拍地的实际情况,如何来解读这种低溢价率现象?
邵倩寅:11月成交的6幅地都是住宅用地,且地段均处于远郊的刚需板块,成交均价在每平米2.1万—2.7万左右,且开发商都较为大牌,成交的溢价大多数不到1%,能看出来低溢价的趋势和纯住宅用地供应的发力。
Q:未来低溢价态势如果成为常态的话,会对上海的楼市格局形成什么样的影响?对于区域市场的价格是否能够起到稳定器的作用吗?
邵倩寅:这些地块的周边楼盘近两个月的成交价大约在每平米3.6万—4万左右,且这些楼盘大多数离地铁站较近,距离市区的距离自驾约1个小时,并且周围的配套比较成熟。这六块地集中的地段是新城或者产业区等远郊的核心刚需地段,参照周边地区近两个月的成交价格是不到4万,对未来房价起到一个参照作用,价格是趋于适中,起到一定的稳定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