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最古老家族企业 何以传承1500年?

(2017-11-27 13:52:08)
标签:

杂谈

公元578

“春,正月,壬午,周主幸邺;辛卯,幸怀州;癸巳,幸洛州。置怀州宫。”

578年,中国处于南北朝,北周建德七年,国主于正月驾临邺城,二十五日设置怀洲为宫室。

同年,在日本,有一个叫“金刚组”的株式会社成立,至今存世,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家族企业。

中国古代也有一些传承良好的大家族,比如东晋的王谢庾桓、陆顾朱张,吴越开创者钱鏐家族,安徽胡氏、海宁陈氏、颍川荀氏、陈氏等等,但均抵不过孟子“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定论,化为历史的烟尘。

今天再看金刚组,对正在中国发生的企业权、财富权转移,无疑有重要意义。

日本金刚组

全世界寿命超过200年以上的企业中,有3146家在日本,占总数的60%,而超过100年的企业,在日本有五万家以上,为世界之最。

而相比之下,中国私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9年,60%的企业在5年内倒闭,85%的企业在10年内消亡。这中间必然有值得学习的经验。

这家日本企业,主营业务是承建佛舍、寺庙等宗教建筑,并不是高科技,而且应该是高危企业,因为宗教建筑,每个时代对它的政策与态度不同,而且过于传统。

工匠精神:对工艺求精

578年,日本为建造四天王寺,从朝鲜引入金刚组,自此,开始金刚组传奇的发展。

金刚组是日本匠人文化的起源,强调极致的精益求精,并在每一件作品中得到体现,其编写的《施工方法汇编》,世代传承,每一代不仅有技术改良,还有创新。同时不断借鉴西方与中国的古建筑手法,与日本传统工艺结合。

公元607年建造的法隆寺,16世纪修建的大阪城,德川幕府时代建造的偕乐园,直到今天,完好如初。

在TBS电视采访中,工匠加藤博文说:所有立柱、大梁、雕花完全手工制作,不减半分力气,用世代传承古法接驳关节,纯木材纵横卡位等技术支撑屋顶,会起到连现代机械都达不到的最佳效果。

一位参与607年建造的法隆寺修复的工匠,在折开当年的物料木件时,由衷地赞美:一千多年前的活都干这么棒!这似乎是日本长寿企业的一种特质。

日本三菱电器,为了做出口感最好的米饭,邀请了3000人品尝判断,在全球寻找最理想的竹炭原料,高温烧制3个月做成内胆,推出时定价8000元人民币的电饭锅,立即受到市场追捧,包括许多去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

责任精神:我的作品

安藤忠熊认为:自己设计的建筑,“都是属于我自己的所有物,只不过暂时借给客户用一下而已”,这种精神内涵,超越了对短期利润的追求,成为对自我、他人、国家的承诺与责任,也就是一种信仰。

而正是这些平淡无奇,却难以做到的内核,支撑这个企业在历史长河过,避开种种“短平快”的暴利诱惑。

“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心,是故虽利而不污”

专于一事:费除机心

在金刚组株式会社,有一只桐木箱,保存着1801年第32代金刚首领喜定的遗言家训:“敬神佛祖先;节制专注本业;待人坦诚谦和;表里如一”,其中“专于本业”,至为重要。

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日本企业文化,1610年竹中藤兵卫在名古屋创建竹工务,立下规矩:“不投机取巧,不靠稀奇古怪吸引世人眼球,致力于建行优质建筑”,此后400多年,公司一直致力于最优秀的建筑营造,成为其后受一系列经济危机影响最小的企业。

对于1500年历史的金刚组,我们更难想象漫长历史长河中,企业会经历多少诱惑。

金刚组管理人对“专于本业”有更深的理解,即在形式上更加灵活。

专于本业,不代表固守陈规,反会变得灵活。1868年,明治元年,发生过大规模毁佛运动,让金刚组主营业务受至重创,公司于是转向商业建筑,度过危机;二战期间,人们生计凋零,企业又面临倒闭困境,公司毅然转向军用木箱与棺材的生产....但是,无论那一种困境,其业务内核仍然处于建筑领域,变化的是外延的业务分支

这家企业不是没有遇到困难,日本楼市泡沫破灭前,也涉足地产,于是在危机中遭受重创,在2006年不得不宣布清盘,好在最后其它机构援手,进行重组,业务起死回死。

这个劫难,也是因为放弃了“专于一事”的祖训,因此,在金刚家训中,又增加一句名言:莫贪图赚太多的钱。

内部竞争:活力与精进

内部竞争机制,是金刚组的特色管理,首选,匠人都在金刚组下面隶属管理,下面分畑山组、木内组、土居组、加藤组、木口组等8组,约120人。

8组即密切配合,又互相竞争,每次外部业务,组与组之间竞争关系,由总部通过评估能力决定谁来完成任务。

组长,即是团队领袖,也是业务骨干,必须干活,而且有可能是最重最苦的工作,以此形成团队良好的凝聚力。

8大组功能有所重叠,为使自己获得更多任务,每组务必令自己竞争上占优势,业务技能突出。这也是金刚组大而不慢,富有活力的原因。

继承人:唯贤是举

金刚组在继承人选择上,以责任心,智慧心和奉献心为考核标准,不一定长子承业,甚至不一定是自己儿子继承家业。

如果孩子中没有杰出人才,或者没有子女,通过入赘的方式,招入优秀人才,令金刚事业永续。

1934年,第37代金刚首领自杀,家族任命其妻吉江管理家业,最终摆脱了继承人危机事件。

总 

在中国,家族企业面临二个问题:

一、中小企业命短

二、接班过程出现问题

金刚组的案例中,可以看到一家1500年的企业,经过历代相传,存活至今,纵观日本长寿企业的发展,可以看到:首选先需有一颗经得起利益诱惑的工匠之心,超越利益地看待工作;其次专于一事,把擅长的事做到极致,才能获得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兴起后,现在谈像BAT这样的企业,实施国际化、多样化、大而全、全生态似乎是一种姿态与时髦,但凭心而论,金刚组的经验,可能更加令人是企业长寿的基因。

声明:本文来源 许戈财经,文章已获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

编辑:钜派投资集团市场品牌公关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