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观察:奥运开战前夕——国旗事件、大报比拼、后奥运思考

标签:
杂谈 |
分类: 媒体观察 |
http://www.iseeuk.com/uploadfile/2012/0727/20120727125022823.jpg
http://www.iseeuk.com/uploadfile/2012/0727/20120727125023149.jpg
当日报纸版面(图片来源:天舒)
首日比赛的国旗事件
离奥运开幕还有一天时间,英国大报和小报的头版主要由两条新闻占据,前者为英国女足取得奥运比赛第一场胜利欢呼,后者描述一场与英国皇室有些关的婚变情仇,主角是安妮公主的前夫、参加本次奥运马术赛选手扎拉公主的父亲。
主要大报《卫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和《独立报》开始在奥运新闻上发力,不过《太阳报》、《每日邮报》、《每日快讯》和《每日镜报》等小报,仍把报道重点放在各类英国本地花边新闻、名人、女性时尚以及情史方面。
虽然女足粉不多,但7月25日除了英国女足的胜利赢得喝彩外,另外一场赛事却引起多家媒体的足够关注。
朝鲜队对哥伦比亚队开踢前,在介绍朝鲜队球员时,赛场大屏幕上与队员照片介绍同时出现的,竟是韩国的国旗。国旗事件引发朝鲜队运动员和教练员愤然离场,伦敦奥组委在向朝鲜队道歉之后,比赛推迟足足一个小时才得以进行。
BBC在26日早间时政广播节目中采访伦敦奥组委负责人,询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重大失误,负责人说这是比较容易犯的“人为失误”。
“我们犯了个错误,为此我们已经向朝鲜队道歉。不过旗子不是真正的国旗,而是在屏幕上打出来的图样。出了这件事之后我们已经采取一切措施,保证不会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英国几大报纸在不同版面或以短新闻、或辅以以往重大赛事出现的类似乌龙,做出报道,不过除了《卫报》外,其余几家报纸均没有提及那场比赛的成绩。国旗似乎比比分更重要。
朝鲜队以2:0胜哥伦比亚。两队教练都表示,国旗事件影响了队员的发挥。
《每日电讯报》网络版26日就此事提供了更详细的信息:当天播放视频的是一家外聘公司,伦敦奥组委拒绝提供犯错人员名字,但说此人已经主动提出辞职。
国旗事件在卡梅伦首相的媒体见面会上被记者再次提出询问,记者的问题类似,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首相的回答也类似,这是很容易犯的错误,已经引起重视,不会再犯,让我们淡化此事,把精力放在该放的地方。
大报比拼正式开始
2012伦敦奥运的开幕真正进入倒数阶段,老百姓和媒体的热情,终于如骤然变暖的天气,热了起来。
26日英国的大报猛然在奥运上发力,其中以《泰晤士报》当日的杂志,《卫报》的奥运副刊,和《独立报》的评论文章最为精彩。
《泰晤士报》的杂志起名为“你的伦敦2012沙发指南”,封面一张深褐色古董旧沙发摆在赛场中央,扶手上放了个遥控器。从7月27日开幕到8月12日闭幕,一共17天的时间,每一天在杂志中都有一篇详细的图文介绍,包括当日所有赛事的时间和地点,夺金热门,预计奖牌数等等。
27日奥运开幕式的时间安排在Day 1有详细描述,晚上8点12分,女王将会由奥组委和伦敦奥组委官员迎进“伦敦碗”;奏英国国歌;运动员入场,希腊最先,英国最后;罗格三分钟讲话;女王宣布第三十届奥运会正式开始;火炬手入场(由谁担任仍是绝密),点燃主场馆奥运火盆;放和平鸽;运动员、裁判员宣誓;9点开幕式开始;计划午夜结束。
《卫报》柏林式排版体现优势,伦敦塔桥前韩国主持人出镜大图抢尽眼球,下一页是中国游泳队选手训练大图。奥运特刊专门开出整版,是英国队和澳大利亚队近几届奥运的奖牌比较。
最能体现《卫报》风格的以往一整版的Eyewitness“目击者”大照片,被“奥运成功图集”所代替——从1896年现代奥运开始至今的116个年头里,哪个国家的哪位运动员,创造了什么样的传奇?当今世界几大体育强国,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他们如何占据统治地位?不同的国家在哪些运动上更胜一筹?
一张看似简单,但把大量数据有系统、有逻辑地用照片、图表和设计综合在一起,让读者感到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后奥运时代的思考
保持低调一直到奥运开赛前夕,英国报纸终于把英国夺金热门推了出来。《独立报》以英国夺金热门项目为分类,对运动员一一加以介绍,包括七项全能女运动员杰西卡恩尼斯,游泳夺金热门丽贝卡阿德林顿,还有英国的强项自行车和帆船比赛。
《独立报》首席运动专栏作者詹姆斯劳顿著长文“伦敦会惊艳,但能否实现诺言?”——开派对不难,难的是找到本届奥运会成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七年前新加坡的一幕仍然让我们始料不及,”詹姆斯劳顿说,“我们在极度兴奋中做了太多的、不加思考的承诺。所有这一切,都将在喧嚣殆尽之后,被放在显微镜下细细观察。”
本届奥运的口号与下一代息息相关,詹姆斯劳顿分析说,但是在今天这个让政客发迹、商业利益横流的奥运环境里,谁能告诉我们的下一代,一个博尔顿或者一个刘易斯是如何激励了雷德格雷夫(英国赛艇名将),在悉尼的晨光中,赢得他的第五块奥运金牌?
“从新加坡到现在,一直吵嚷着的‘奥运遗产’,忽然没有了声息.....到底如何来评定奥运的成功?那应该是这场盛会所能留下的最终的遗产,即我们的下一代能够被激励、去挑战他的命运,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更加乐观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