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卖唱的

(2015-10-01 12:09:51)
标签:

文学

分类: 原创散文

散文

卖唱的

洪砾漠

929日,我看过××市上海东路北侧广场上新装点起来的“国庆”花卉景观,骑车到东郊菜场南侧,见一对青年在菜场南门外(西侧)的场地卖唱:一个约30岁的男青年脸庞略胖,坐在凳上,手握话筒,唱着旧时流行的歌曲;他面前的地面上放着一只圆柱体形式的旧铁皮筒,用来盛过往的人们施舍的人民币;女青年大约也有30岁,白头发,脸庞白皙,一只手拿着话筒,有时伴唱,有时向施舍了钱的人们道谢……一个中年妇女施舍的5元人民币纸币被风吹起来了,白脸女青年追赶了三米多远,终于追回了纸币……

坐在木凳子上唱歌的男青年似乎眼睛近视或失明了,他唱腔非常悲哀,歌词是:监狱里的生活是多么艰苦,菜里没有一滴油……

听到歌声,我想起了我的侄子余是。侄子24岁,今年69日在上海××区江桥镇和六个青年伙子(他原来读初中时的同学)聚餐,庆祝一个学友的生日,后来酒喝多了,闹事和餐馆老板打起来了……七个青年被关进了嘉定看守所。我听到卖唱的男青年的悲哀的腔调,就想起失足青年在看守所里的生活是不是“菜里没有一滴油”呢?……

旧时代卖唱的民间艺人多半是一个中年或老年男人拉着胡琴,一个未成年或刚刚成年的女孩陪伴在亲人(中年或老年男人)身边,沿街卖唱……张恨水著长篇小说《啼笑因缘》里的三个主要人物也是在北平或附近郊区街头卖唱的鼓书艺人,小说中有读书的男青年爱上了卖唱的女青年的爱情故事,也有军阀(官老爷)与卖唱姑娘的爱情纠葛……张恨水这部通俗小说借民间艺人的心酸血泪生活史揭露了旧时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具有相当高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

老舍著长篇小说《鼓书艺人》则是一部严肃的社会生活画卷,主要写在抗日战争时期从内地流亡到重庆的卖艺人的悲欢离合,特务勾引卖唱姑娘的故事。大约1988年,我在武汉重型机床厂做工,曾在该厂俱乐部看过根据老舍原著小说改拍的电影故事片《鼓书艺人》,故事情节催人泪下。

我在少年阶段,在山村露天场地,一天夜晚,看过电影故事片《舞台姐妹》, 民间戏班子里的演员在旧时代饱受地主豪绅的欺凌,流落上海街头的凄凉遭遇……1949年解放后,舞台上的姐妹焕发出了艺术青春;新时代里的艺人的社会地位提高了,他们的劳动得到人们的尊重……

时代在变迁。旧时代街头卖唱的民间艺人现在已经极少见到。在东郊菜场南门外的场地卖唱的青年(男女)好像是残疾人,才操这种低贱的职业。我用照相机为他俩拍照片时,白脸女青年生气了,质问我:“你干吗?你干吗?你赶快走!否则我拣石子砸死你!……”

我为了尊重卖唱的青年,自然赶快收起照相机,离开了现场。

新时代的街头卖唱的人多半不拉琴,而是使用高分贝的音响器材;但我偶尔也在城乡的路边见到拉琴卖唱的老头或老头带着一个衣衫破烂的女孩……同时代的大多数孩子享受着有父母等亲人的天伦之乐。同样的心灵,相同的年纪,不同的命运。我常常为这些街头行乞的女孩鸣不平。

巴金老人199073日为他的侄外孙李舒写过一段话:“在我的心灵中有一个愿望: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个口都有饱饭,每颗心都得到温暖。我要揩干每个人的眼泪,不让任何人落掉别人的一根头发。”

巴金老人的这个愿望表现出了他的宗教家一般的情怀啊!

愿街头卖唱的人有一处躲避风雨的地方,口有饱饭,冬有御寒衣服,夏有凉爽的卖唱的地方……

2015101日早晨,起草

 

卖唱的

卖唱的

卖唱的

卖唱的

卖唱的

卖唱的

卖唱的

卖唱的

卖唱的

卖唱的

卖唱的

卖唱的

卖唱的

卖唱的

卖唱的

卖唱的

卖唱的

卖唱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