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砾漠先生
砾漠先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792
  • 关注人气:1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个姑母

(2014-06-05 20:01:46)
标签:

情感

散文

分类: 原创散文

散文                     三个姑母

——《砾漠先生还乡记》之六E

洪砾漠

三个姑母(再芹细爷、桂宜细爷、指兰细爷)的婆家同在一个中等偏小的山村。遥想当年,她们分别嫁入这个山村时是多么地热闹,哪里像现在这么冷冷清清的情景?山村里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少。

201451日上午,天空的阳光有些晒人。我走向山村的路是一条沿河公路,水泥(混凝土)砌过路面,宽一车道有余;有的路段有些弯曲。一座矮小的房屋建在河对岸的的山麓,三个大汉字“都督社”赫然醒目。这种小屋在当地叫社庙,属于道教性质的,庙上供奉有小泥塑菩萨;人们到这类社庙来烧香磕头,燃放鞭炮(或散放的火花炮),向菩萨敬献红布带……祈求菩萨为人们消灾除祸、赐福、送子(儿子)……我想起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南洋地区的华侨和华裔常常在居住地附近建造郑和庙,供奉三保太监的事情……

指兰细爷的住宅(房屋)在山村的最前沿,宅门紧闭。再芹细爷的长子(志头)和次子(毛头)的住宅在山村中部的同一个屋场,宅门紧闭,上锁了。这个屋场在425日及其前后数天热闹了一阵子,毛头的女儿出嫁,毛头等人在这里宴请了宾客。如今,毛头一家人又外出打工去了。志头哥及其夫人带着他俩的孙子留守在山村,今天到哪里去了呢?

再芹细爷的住宅楼在山村的后半部,转弯抹角沿着老宅与新楼之间的小路(有的为小巷),我邻近细爷的住处时,听到有人在欣赏楚剧。楚剧的唱腔音调不低,也不十分震耳;声情并茂的戏剧唱腔令我有久违之感。过去,在我童年山居生活中,常常听到有线广播里播送湖北大鼓、相声、革命样板戏……1979年,被禁演约10年的地方剧种(楚剧)又复兴了。不过,有线广播、收音机现在已经大部分被农村人淘汰了,取而代之,电视机和手机成了中青年的娱乐工具,老年人时兴唱几句楚剧引不起晚生后辈的兴趣。

再芹姑母(细爷)敞开宅门,坐在门内侧的一只朱红色油漆过的中等木椅上,正在听收音机里播送的楚剧选段《孟姜女》(孟姜女在唱正月、二月、三月等月份的即景思念丈夫的戏词)。阳光照入宅门,细爷坐在半阴半阳的厨房的一角地面上的木椅上,愁眉苦脸。

细爷见到我,惊喜说:“哎呦喂!怡平,你么样舍得工夫来看我这个细爷?这是细爷真没有想到的事情……”

细爷起身,要为我泡茶水。她记忆已经很差,走路东倒西歪,离不开拄路棍(手杖),细爷说:“我的拄路棍哪里去了?哎呦喂!我没有拄路棍,看脚(方言,即刻、马上的意思)是倒下地去了……”

我见细爷的拄路棍在厨房内的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的楼梯下端的地方,就告诉细爷。细爷视力不太好,又经常头昏;不过,她还是比较熟悉地拿到了拄路棍……

细爷是我的父辈五人的胞妹,属(相)猪,比舒乙老师早出生约2个月。细爷是农历五月十二日过生日;现在79岁了。她非常怨恨长寿,因为身体多病,巴不得早点离开人世。这一点倒是类似巴金老人晚年时的思想。细爷目前生活状态:每天没有胃口,总想吃点米粥……由于病痛,她总没有精神,懒得动手做日常事。

细爷的厨房里有自来水龙头,水流很细。细爷总是利用塑料制品(水缸)储存着自来水。水龙头下面的水池里有两只盛过米粥的白瓷碗及竹筷子。我自己动手,利用洗洁精洗碗筷,又用自来水洗涤两次……

细爷想利用小饭罐(铝合金制品)煮新鲜猪肉。新鲜猪肉和豆腐都存放在冰箱里。冰箱存放在细爷的幺儿子(和头)的住宅楼一层的客厅里。两个住宅楼邻近,宅门相望。可是,身体不好的细爷拄杖、摇晃着身体,走向存放冰箱的客厅都显得为难,有些力不从心的样子……细爷的这些情况和我的养父最后的岁月的生活情况十分相似。对于细爷,我也只能爱不能助。我拿30元人民币送给她。她高兴地收下了。过了约二十分钟,她忽然问我:“怡平,你刚才把(方言:送给的意思)我的三十块钱,我放到哪里去了?”我提醒她说:“细爷刚才放入了裤子荷包里了……”细爷在身上的几个衣服荷包里摸了一会儿,终于找到了三张纸币(人民币)。

细爷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新鲜猪肉和豆腐都被冰冻而变硬了,搁在厨房的灶台上的砧板(木板)上约10分钟后,我才用菜刀切下一些。细爷叫我多切一些肉,补充说:“等一会儿,我或者你去叫志头来吃中饭,陪您喝点酒……”

志头及其夫人、孙子今天(51日)早晨至上午1150分许,一直没有到细爷的住处来和细爷打个照面。指兰细爷从山上(田野里)挽着一篮猪菜(猪草)回来了,招呼我到她家里坐一会儿,对我说:“志头可能清早骑摩托车去蔡店河或者凉亭河的街上去了。志头的媳妇手痛,风湿痛,要打针……”

指兰细爷现在记忆力不太好。她每次见到我,总要对我说:“怡平,你的相貌该是极(其)像你的大(方言,母称)。你的大(母)还在的么?”我总要告诉她:“我的大(母)死了十几年了。她是1998年过世的。”

论相貌,指兰细爷像她的母亲夏永荣(四奶)。桂宜细爷像她的父亲秧鸡(大爹),又像她的哥哥余佩明。我的嫡亲姑母再芹细爷的脸相像不像我的祖父(余淑臻)或祖母(熊三奶)?

志头近几年患了大病,医疗费花了二、三十万元;买了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了大部分医疗费。志头自身难保健康,没有心思顾及他的七十多岁的老母,似乎情有可原……事实上,志头及其两个兄弟都私心重,心想母亲有母亲的四个女儿接济,日子不苦……4月下旬,和平的媳妇细毛因为毛头嫁女的事情回家了,临走时拿200块钱(人民币)送给细爷了。细爷念念有词。老大(志头)和老二(毛头)这次没有拿钱给细爷……

中午12时许,桂宜细爷在家里擀面粉皮,预备做中餐,听说再芹细爷差我来找国炎姑爷(桂宜细爷的丈夫)去吃中饭,立即去田畈里叫回姑爷……

三个姑母:再芹细爷年纪最大,今年79岁;桂宜细爷属相羊,已有72岁;指兰细爷属(相)龙,农历四月十三日过生日就满62岁,将要进入63岁。桂宜细爷和指兰细爷现在身体健康,屋里屋外忙碌着,令再芹细爷羡慕极了……

再芹细爷对我说:“怡平啦!我这个细爷苦了一生,苦一辈子。原来,我和你姑爷(指朱宽洋)将7个细伢(方言:孩子)拉扯大不容易,我和姑爷在生产队挣工分,一年冇几多收入……”

说实话,再芹细爷当初嫁到姑爷家,家境不差。姑爷过继了,姑爷的继父和继母勤俭持家,对待我的再芹细爷也不错……好景不长,约10年后,家境变差了……

国炎姑爷、再芹细爷和我共进午餐。细爷用开水泡了半碗米饭,慢慢吃下肚子,叹息说:“哎呦!我一点胃口没有,么样不早点咽了这口气?……”

再芹细爷听了国炎姑爷和我的劝告,又转悲为喜,劝我俩多喝点白酒……

中午,志头一家人一直没有回来。

午餐后,我帮助再芹姑母洗好炊具、餐具。下午2点多钟,我告辞。姑母拄棍送我到山村后面(西面)的山脚,嘱咐我说:“怡平!你慢慢走!你下次回来要是细爷还在(世)的,你还是来看看细爷……”

这次来这个山村,三个姑母都见到了。下次呢?

出了山村,我猛然想起我今天中午忘记了一件事——我进村前就在心里计划这次要为三个姑母照一次合影照片。可是,我进村后,见再芹细爷那么孤苦的情景,心里的方寸都乱了。好在,我将希望寄托在下次来这个山村。当然,下次来,三个姑母会不会团聚在一起呢?

201461日中午1030分——1213分(雷鸣,小雨天气)起草于太仓毛宅

三个姑母

三个姑母

三个姑母

三个姑母

三个姑母

三个姑母

三个姑母



三个姑母

三个姑母

三个姑母

三个姑母

三个姑母

三个姑母

三个姑母

三个姑母
三个姑母

三个姑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