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砾漠先生
砾漠先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792
  • 关注人气:1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切怀念程乃珊老师

(2013-05-14 18:23:11)
标签:

文化

分类: 原创散文

深切怀念程乃珊老师

洪砾漠

今年425日《文学报》第5版《人物》栏目刊载记者金莹的文章《上海Lady,一路走好》:

422凌晨219分,上海女作家程乃珊在华山医院病逝,享年67岁。作家王周生首先在微博上发布程乃珊去世的信息,沪上文学界一片惋惜之声。短短一月之内,上海失去了两位优秀的作家(指赵长天、程乃珊——砾漠注)。不久,程乃珊的女儿也在微博上贴出简短文字回应读者的关心,“感谢各界的关心,母亲在天也一定宽慰。作为女儿在此代为感谢,再叩首。”据悉,程乃珊遗体告别仪式将于428(星期日)下午三时在龙华殡仪馆银河厅举行。

程乃珊1946年出生于上海,两岁时随全家移居香港,在那里度过八年的童年时光。小学四年级后举家回到上海;大学毕业后在中学教书。1979年,她在《上海文学》发表第一篇小说《妈妈教唱的歌》,从此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看了上述文字,我马上想起15年前的事:1998107915分,茹志娟在上海华山医院逝世,享年73岁。如今,又是华山医院,程乃珊在此医院逝世,享年仅有67岁……

程乃珊老师!您这一走,令我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往事纷至沓来:

1980年——1985年,我的少年伙伴江维川和江辉平兄弟家里常常有《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收获》等杂志(多半是他们的在罗田县城里的亲戚金去戈先生家里转过来的)。我们从这些杂志上读过您的中篇小说《蓝屋》。有一段时间,每天中午午后,我们利用晶体管收音机收听广播剧《夜幕下的哈尔滨》《蓝屋》……《蓝屋》是根据您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的……

再后来,我从福建福州出版的《中篇小说选刊》上读到您的中篇小说《女儿经》。小说中的三个姐妹原来都是未婚少女,只有妹妹敢作敢为,终于嫁给了如意郎君,大姐、二姐成了嫁不出去的“大龄姑娘”……

1988年春节期间,我在武汉重型机床厂的职工和家属生活区过春节,帮助贺永利师傅照看房子(师傅全家回黄冈溢流河乡下过年去了),阅读我自己订阅的《花城》杂志同年的第一期上刊载的您的中篇小说《秋天的盼望》。小说中的女主人公60岁左右,在香港生活,患了癌症,不忍心多花钱治疗,忍耐着疾病的折磨,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为女儿留下点遗产(存款之类)……那个女主人生病的时候正好是秋天,自然盼望在秋天有个好的生活境遇,然而疾病夺去了一切盼望……我读了您的这篇小说,联想到自己的一段经历,写了一篇中篇小说《远安探亲记》;这篇小说原来写了《题记》(写到因阅读《秋天的盼望》而始思自己写《远安探亲记》的事情),后来,我将《题记》删掉了。

再后来,我从报刊上读到有关您的文章,得知您从上海移民到香港去了,成了沪、港两栖作家;您正在创作一部多部头的反映几代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

光阴荏苒。我绝对料想不到我终于有朝一日会见到您,听您谈《蓝屋》。蓝屋的原型原来是一栋绿色楼房,您将您存储在U盘的现实生活中的那栋绿色外表的楼房的照片通过电脑播映在屏幕上,让我们听众亲眼目睹了“蓝屋”的原型楼房的模样……

您这次应太仓图书馆邀请到太仓图博中心(原城厢镇新华东路上)四楼的娄东大讲堂讲演,和读者作交流。我有幸听了您的讲演。

您除了介绍《蓝屋》等小说作品的写作情况,您还介绍了您的艺术思想观点。您崇尚朴素的生活观,坚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您说:“能够一家四代人都生活在上海的家庭不太多……”您将您储存在U盘里的您的长辈的照片播映给我们看,并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您提醒手中有照相机的人不要将您收藏的长辈的照片拍照;对方尊重您,从而没有拍照。

您向我们介绍了安徒生的一篇童话《老头子说的总是对的》。童话里的一对农村老夫妇感情十分好,不因贫穷而悲观失望,反而相濡以沫,互相勉励,互相支持。老头子将家里的一匹马牵去城里,想卖掉或和别人交换得来一些家里需要的东西。在路上,老头子见到有人牵着一头奶牛,想着家里正需要牛奶,就和对方交换,用马换来价值比马还差的奶牛。这桩生意做成了,老头很可以回家了,但他想今天既然计划去赶集就决定去城里看看。他往前走,在路上又遇见一个赶羊人的,想到家里有一头羊多好,就和对方交换,用奶牛换来了价值比奶牛还差的一头羊。再往前走,在一个横栅栏旁边看到有人臂下夹着一只大鹅,想起家里的老伴曾经希望家里有一只鹅,又用羊来和对方交换得来一只价值不如羊的大鹅。后来,老头又用大鹅和一个收税人作交易,得来一只母鸡。到了一个酒店,又和店伙计作交易,将一只母鸡换成一袋烂苹果……老头子得来的东西一件比一件差,可是他每次交换都是为家里的老伴着想,估计老伴会高兴的,就在他在酒店喝杯烧酒的时候,在店里还有喝酒的贩马者、贩牲口的人和两个英国人……两个英国人按常理推测老头回家去肯定要挨老伴的一顿打;老头说:“我回家会得到老太婆的一个吻……”两个英国人和老头就打了一个赌……结果,两个英国人输了,付给种田的老头112镑金子。两个英国人认为一个人“老是走下坡路,而却老是快乐,这件事本身就值钱。”

程乃珊老师这次来太仓带来了大约2纸箱的书——程乃珊著、贺友直作画的《上海FASHION》(又作《上海时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31版、200644次印)。这本书定价20元。印数10701——13000册。就是说,这书第四次印刷数为2300册。我不仅为自己买了一册书,还为远在北京打工的侄子余振权买了一册书,当即请乃珊老师签名留念。

您这次在太仓市图博中心讲演的时间是2007527日下午。

200762,我特意购买一册书——叶君健译《安徒生童话选集》(译林出版社19948月南京1版,2006115次印)。程乃珊老师讲的安徒生的那篇童话的题目被叶君键译作《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程乃珊老师,你一路走好

2013430日——55日,起草于江苏苏州及太仓。

 

  深切怀念程乃珊老师

深切怀念程乃珊老师

深切怀念程乃珊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