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鸭蛋
(2012-08-14 18:55:46)
标签:
杂谈 |
分类: 原创散文 |
散文
咸
洪砾漠
2000年11月27日,我从横沥村陆宅组2号迁到××村××组16号,住在该宅后院内的坐东向西的一排旧瓦房的中间一间房里。
初到这个住处,令我不悦的一件事是6只鸭子在院子内外很多地方随便拉屎。鸭屎多半呈稀薄的半透明的液态,杂有少量白色的糊状物。我看到鸭子新拉下的一泡屎就要愁眉苦脸,偶尔有恶心感觉。我立即用扫帚扫掉鸭屎,或者从后院西部的水井里打一桶或两桶井水将鸭屎冲洗掉。
6只鸭子都是房东张明瑞老头饲养的。鸭棚建在我居住的一排旧瓦房的东北角。厕所在鸭棚的北侧。我居的这排旧瓦房与同院的坐北朝南的一排新瓦房的东端之间有一条很短的走道。我为了阻拦鸭子们入后院来拉屎,就在走道的北端斜立着一块栅栏门(高约零点五米)。后院的北面有一条大致东西走向的河道。鸭子们沿着河道里的水游泳,很快在别人家的后院的北面登岸,绕道来到我居住的后院来。我曾经向房东老头说鸭屎弄脏了院子,是否将鸭子们圈养起来?老头指着水井旁边的地面上的米饭和生大米,说:“你看,鸭子们吃掉这些米饭和大米,省得我们打扫地面。”米饭和大米是居租房的人生活垃圾的一部分。我觉得老头说话有一些道理。
久而久之,我习惯了住处。鸭子们的叫声并不会引起我心情烦躁。鸭屎呢?我随见随扫,也不会产生恶心感。并且,事物总是有一弊就有一利。那就是我经常从房东老头手中买咸鸭蛋作菜。有时想喝点酒,发现没有下酒菜,就找房东老头买三两只咸鸭蛋,放入锅里用井水或自来水煮。十分钟左右,咸鸭蛋就熟了。用菜刀切开一只热乎乎的咸鸭蛋,就可以闻到一阵香喷喷的气味,很开胃口。咸鸭蛋的蛋白咸味重,蛋黄香而爽口,的确是吃米饭和喝酒的好菜。
房东老头卖咸鸭蛋给我,价钱为每只五角,比本镇市场价便宜。市场里的咸鸭蛋每只六角或七角。我天天见房东老头到鸭棚拾鸭蛋,从我房门前经过。有一次,亲眼看着老头制作咸鸭蛋。老头将几十只新鲜鸭蛋用生水洗净,逐层装入一只小坛子。坛子呈紫褐色,窑烧制成的泥土坯货,高约三十厘米,圆台形,上大下小。坛子底层可存放六只鸭蛋,第二层以上每层存放的鸭蛋比底层多。老头放一层鸭蛋,就撒一层火灰(稻草灰或麦秸杆灰),撒一层食盐(食盐撒得稀薄均匀);有的层面撒一点袋装的黄酒。鸭蛋逐层堆放到坛子口,再撒火灰食盐和少量黄酒,再存放在房屋一角落,半个月后就可以食用。
我有时在家里请客,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菜下酒,就向房东老头买几只或十几只咸鸭蛋,蒸熟或煮熟,切成块状。我的客人多半是我的麻城同乡。客人品尝了一块咸鸭蛋,称赞说:“你买的咸蛋比我们买的咸蛋好吃得多,哪里买的?”我就向客人介绍房东老头制作咸鸭蛋的方法。客人说:当地人制作的咸鸭蛋当然好吃啰。
周海婴在《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里,以亲历亲见者的身份,讲述了巴金和萧珊夫妇的一段生活情况,其中包括幼年时期的李小林吃咸鸭蛋的事,读来很感亲切。现摘录如下:
抗战胜利后,巴金夫妇回到霞飞坊,仍住在五十九号三楼。那时他俩已有女儿李小林。我记得她每天从后门出来,喜欢在弄堂里拉着一把小竹椅,又当车又当马,愉快地奔跑着。不多日子,椅脚磨歪几乎坐不得了,她母亲在旁监护着,不时惊呼,要她当心摔跤。夏天闷热,傍晚居家习惯在弄堂里一边纳凉一边喂小孩儿吃饭。萧珊总是很有耐心,一边看着小林吃饭,一边在旁唱儿歌。遇到卖咸鸭蛋的小贩经过,就买下几只,小林吃得越发顺当。沪上卖咸鸭蛋的小贩都手提一个竹篮,浮面有三四只外壳开口的淡青绿色的高邮咸蛋,去壳的地方漂出一汪红油,很是吊人胃口。在那个柴米油盐样样昂贵的年代,一只油汪汪的咸鸭蛋对于爬格子的文化人家庭,不啻是美味佳肴了。
巴金和我父亲的写作习惯相仿,晚上九、十点开始动笔,直写到清晨。吃住很简单,踏进他房间,里面并没有各种厚重书籍和大小字典满桌子堆放着,仅仅是临窗一张桌子,边上几把椅子和床,余下的空间,是一排排书架和书柜。室内光照不强,黑洞洞地令人有神秘感。有时听到客人的谈话声和爽朗的笑声,随着谈话声抑扬传来,门口飘逸出一种香气,那是陈西禾、黄佐临来访时专门烧煮的一种饮料,黑而且苦,我不明白大人为什么会喜欢喝它。
上述引文摘自周海婴著《鲁迅与我七十年》第122页至123页。该书有海南出版公司2001年9月1版1次印的初版本、文汇出版社2006年7月1版1次印的再版本。上述引文摘自再版本。
周海婴的讲述,使我产生了一点思考。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柴米油盐样样昂贵的年代,咸鸭蛋是爬格子的文化人巴金、许广平等等家庭的美味佳肴,足以证明那批文化人的日子过得比较艰难。反过来说,巴金、许广平在青年至中年的时期,生活简朴,淡泊名利,潜心于文化和社会进步事业,才能成全他们日后的名誉和地位。现在有些青年总喜欢谈论许广平在解放初期成为政务院(后来改为国务院)的红人,谈论巴金晚年有金钱有地位,却很少注意研究许广平和巴金在解放前的艰苦奋斗的经历,这是不能公正看待名人的错误态度。
我当初喜欢吃房东老头卖给我的咸鸭蛋绝对意想不到幼年时期李小林吃咸鸭蛋的社会背景。感谢周海婴以过来人的身份的追忆和讲述。我谨以此文纪念已经离开了我们人世的许广平同志、萧珊同志、巴金先生。
2008年9月27日(周海婴79周岁生日)、28日,写于枫泾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