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鲁迅先生学写人——《朝花夕拾》写作型设计

(2020-09-03 14:56:49)

跟鲁迅先生学写人——《朝花夕拾》写作型设计

教学目标:

1.赏鉴原著中运用的多种写作手法,明确写人物的几种方法。

2.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并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写作练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七上第三单元写作指导是《写人要抓住特点》,今天我们就走进《朝花夕拾》这本书,跟鲁迅先生学学怎样写人能抓住人物特点,怎样写人能既描摹人物外形特点又能刻画人物精神特征。


设计说明: 名著教学也应该服从教材的单元整体安排,《朝花夕拾》位于七上第三单元之后,这单元写作训练点恰好是《写人要抓住特点》,所以,在这样的基础上安排这样一节跟名著学写作的课,是对本单元写作训练点的进一步落实和深化。


二、白描手法绘其形

1.观察:下面有一组句子,看看有什么不同。

(1)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带着大眼镜。

(2)他是一个又高又瘦的老人,像百草园角门旁那株清瘦的竹子;须发都花白了,比雪后在百草园捕到的白头翁的羽毛还要白;还带着一个圆框的大眼镜,显出很有学问的样子。


预设:第一个句子简洁没有修饰,第二个句子有修饰有点啰嗦。


师归纳:两组中的第一个句子用白描手法分别写了寿敬吾老先生和范爱农的外貌特点。“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就是白描的特点。


2.探究:到原著中再找一找,作者描写谁的外貌也用了白描手法。

预设:

(1)描写藤野先生的外貌,原句: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狭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2)描写范爱农的外貌,原句: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

 

3.运用:运用白描手法口头描绘一位老师,请大家猜猜你描绘的是谁。

预设:铃声响过,进来一位矮个子老师,短发中夹杂些许白发,长旗袍,脚上却是一双运动鞋。


设计说明:首先用比较阅读法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知道白描手法的特征,就是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法的好处就是简笔勾勒人物形象。接着为巩固对白描的印象,到原著中再次寻找白描的句子。当学生对白描手法有了清晰地认识后,马上来一个口头练笔:写自己的一个老师让大家猜。这样由浅入深,层层深入,铺设台阶,让学生拾阶而上,不知不觉完成写作任务。最后口头练笔让大家猜其实是一种评价环节,大家猜的准说明学生写的好,这样的交流和碰撞是一种别样的促进和激励。


 

三、典型细节刻其神

任务:模仿示例,用赏析式批注法对书中的典型细节做一点批注。思考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精神的作用。


示例: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批注:这是对寿敬吾老师读书时的细节描写,“微笑”“仰起”“摇着”“拗过去”“拗过去”等一系列动作细节描写,让读书入神、享受学问、正直博学的寿敬吾老师的形象跃然纸上。此处细节描写刻画了寿敬吾老师专注认真、享受读书的精神。


预设:“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批注:这句话是对藤野先生语言的细节描写,从“你看”,可以看出藤野先生的亲切,从“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怕我难为情,先对我肯定,从“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可以看出藤野先生对我及其负责,不因为我是外国学生就敷衍过去,然后再提出对我以后画图的要求。此处语言细节描写刻画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认真负责的精神。


师小结:以上例句让我们知道,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可以展现人物的内在精神,彰显人物的精神风貌。


设计说明:赏析式批注法是批注式阅读法的其中之一,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一种好读书习惯。赏析式批注法可以对文本的遣词造句、结构立意等进行赏析。我们这个环节聚焦文本中的细节描写,旨在引导学生感悟细节描写对人物精神刻画的作用。我们知道,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鲁迅先生又是细节描写的高手,所以,借助这本名著,让学生好好感受这种写法的魅力和方法。如果学情允许,在这里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个片段练习,运用细节描写写写自己的同学,让同学们说说通过你的描写这位同学的性格如何。

 

四、写作手法衬其品

任务一:

1.男女生对读下面两则材料

女: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


男: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2.合作探究:上面两段文字用了什么写法,表现阿长怎样的品格?

预设: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表现阿长虽然没文化很粗俗但心地善良、慈爱无私的品格。


任务二:

1.演读下面文字

生甲(发笑状):周同学,你不知道吧。这藤野先生,穿衣服一向太模糊,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生乙(惊异状):真的吗?


2.结合原著中对藤野先生的正面描写,体会上面文字中对藤野先生进行侧面描写的作用

预设:通过对藤野先生进行侧面描写,突出了藤野先生不修边幅、专心学术的品格。

师小结:借助欲扬先抑、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写作手法,可以起到揭示和突显人物品格的作用。


设计说明:俗话说,无朗读,不语文。朗读最能提高学生理解能力,而安排男女生对比读是想让学生比较容易地看出作者情感态度的对比来,从而联想到这样先贬后褒的对比,就是欲扬先抑的写法。朗读、讨论、演读、聊写法,这些都是教师为孩子们搭设的写作支架,在写作之前,用问题点燃学生头脑风暴,为后面的写作做好技术支撑。通过这样环节的带动和熏染,那些不会写作的同学可以就会在大脑中形成我要写谁,我要怎样写的概念,实实在在地解决他们在写作上的困惑。


五、议论抒情来点睛

1.朗读

(深情缓慢地读)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饱满高亢地读)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2.仿写:选择上面两段中任意一段进行仿写。

预设:有时我常常想:老师对我细心的教导,真诚的鼓励,小而言之,是为了我个人,就是希望我能有一个好的前程;大而言之,是为社会,就是能为社会培养一个人才。他的人品,在我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广袤无垠的大地啊,愿在你的身上永留他的足迹。


3.体会:文章结尾这样的句子起什么作用。

预设:表达对人物的赞美,抒情对人物的敬佩。

4.师小结:这样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作者情感得到渲染,文章主题得到升华。


师归纳:今天我们走进《朝花夕拾》,跟鲁迅先生学习了写人技巧,归纳起来不外四句话:

                                                     白描手法绘形象

 

典型细节刻精神

写作手法衬品格

议论抒情来点睛


设计说明:用一首小诗来归纳课堂所学内容,不仅简单容易记忆,而且让语文课充满诗意和语文味。这是王君老师常用的方法,这样的小诗每每让她的课堂摇曳生姿,让听课的人齿颊留香。我是她的徒弟,我自然想学习我的师傅,然功力不够,只好走一步再走一步。我相信,溪流再走一步是江河/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走一步/再走一步/天地就将不一样

 

六、牛刀小试来练兵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5c1HciasJcN35jZk83qQOrDBKfhFaiaZmMtRKcLlhz5RWiaHCbatFQkwZmaywBXPwk0umkj5sk9tKDv5ScmdYX5n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观察上面的图片,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为这位白衣天使写一段文字。

预设:那位白衣天使正在专注地工作。


他,也许是她,正穿着雪白的防护服,带着大口罩和护目镜,手上戴着橡胶手套,拿着试纸给病人测试。(白描绘形象)


他的腰弯着,眼神专注地看着病人,两只手轻柔地配合着把试纸伸到病人嘴里去。好像在说:别紧张,张大嘴巴,一会儿就好。这样的姿势,他一天不知道要保持多久;这样的话语,他一天不知道要说多少遍。(细节刻精神)


病人在她的鼓励下,没有躲闪,连一点紧张的样子也没有,乖乖地听话;两旁的人有的举起手机,想拍下这温馨的一幕,有的默默注视着,表达对医生的敬意。(侧描衬品格)


我想: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当新冠病毒来势汹汹,是无数他这样不知名的医护人员为我们撑起一片晴空。(议论抒情来点睛)


设计说明在第一讲里我说过,202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成为一个旁观者。所以,我最后设计的这个写作练笔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学会思考,学会感恩,学会战斗。这就让这次疫情也成为我们写作和成长的最佳教材。

在此,我先给孩子们写了一篇“下水文”。我觉得,老师写“下水文”,是对孩子们最好的激励,最好的示范,最好的引领。

 

另附:山东李亚平学习学习我的课程之后,用别样顺口溜写成的听课感悟。

第一讲《名著阅读四有原则和课型意识》学后记

 

课时规划先行

任务驱动启程

活动推进步伐

评价扬帆激情

课型灵活调动

讲究“空”“序”“趣”“得”

理念领航风正

恒心掌舵笃行

 

第二讲《跟鲁迅学做人》学后记

 

单元目标来整合

开掘写作资源课

白描手法绘形貌

改写比较悟其特

同类搜寻写中得

 

典型细节刻精神

赏析批注解性格

 

巧用手法呈品格

合作探究抑扬说

对比诵读给台阶

 

角色演读活课堂

开心一笑悟正侧

 

议论抒情点睛笔

情读仿写体会说

课堂及时作小结

 

牛刀小试练兵戈

教师勤于下水作

观察思考写情怀

现实勇作担当者

 

第三讲《民俗,“朝花”中最矛盾的一朵》学后记

 

矛盾文本练思辨

语用训练促思辨

思辨林中学语言

批判阅读悟承传

 

风俗激趣入明著

同类信息整合读

表格梳理兼导图

内容分类读清楚

明著森林不迷路

鼓励表演形式美

阅读价值结果蔬

 

内容归类用情读

举旗矛盾开思路

点燃批判思维烛

恶不专隐美不虚

穿过文本看本质

共鸣分享见闻殊

 

巧问打通生活路

辩论交锋成长速

演讲示范促深化

价值引领旗高举

小结点题赞作者

思辨感恩别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