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贺新年-再访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国瓷器(下)

标签: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国瓷器记录生活艺术 |
分类: 美国人文 |
http://s6/mw690/9f2ed876gd3fbff6b9755&690
(接上篇)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关于中国瓷器展览的引言部分对于中国瓷器制造业进入17世纪后期后的状况是这样介绍的:自17世纪起,明,清朝代交替,中国瓷器制造业亦随此政治,社会和经济的混乱和变化而变化,全国上下的混战削弱了皇室的财力,也因此削弱了他们对于景德镇官窑的控制,大大减少了瓷器烧造数量。17世纪的制瓷人不得不顺应国内的变迁,同时满足国外不断扩大的瓷器市场,他们灵活应变时代的磨难创烧了新器型,新花样的瓷器,比如他们创制了粗糙的克拉克瓷(kraak),瓷土没有细筛,绘花也不很精致,克拉克瓷专销欧洲,部分也流往中东地区。克拉克,据说是从 “carrack” 这个词演变过来的,carrack 是指15世纪至18世纪时葡萄牙发明,欧洲盛行的大帆船,军商两用。17世纪时一艘荷兰的商船Kraak(克拉克号)装满了来自中国的青花瓷器被捕获,当时欧洲的人们不知如何称呼这些奇异美观的货品,于是就用装载的船名来特指这一类器物,克拉克瓷器因此也还常常出现在当时荷兰的绘画画面中。
中国瓷器传往世界各地,日本和东南亚一带的国家也来景德镇定制很多的瓷器制品满足他们的市场。日本定制的常常是用于茶道的器具,茶道早在8世纪时随同一些佛教礼式从中国一并传入日本的,中国瓷器的器型和装饰设计给日本的瓷器造成了最深刻的影响。
http://s4/mw690/9f2ed876gd3ff9e19c343&690
彩瓷花瓶碟(景德镇)
明天启(1621-27)-崇祯(1628-44)
Plate with vase of flowers
16世纪晚期至17世纪初出口欧洲的瓷器大多为青花瓷,这件俗称克拉克瓷(kraak)的彩色花盘是当时极其希罕的,克拉克瓷产地景德镇,是中国首次外销到欧洲的青花瓷,其最明显特色是开光装饰,亦即盘上中心和盘边上的 “窗口”,类似古建筑墙上的开窗。所谓瓷器开光就是画上边框,在框中画山,画水,画人物,画花卉,画静物,画一个文化元素,用来表达某种意念,或突出某一形象,而开光的方式不同又反映了各种文化的影响,所展示的开光内容,布局和形式就会多姿多彩,尽显各地风尚和时代特征。
http://s1/mw690/9f2ed876gd3ffa3c2a890&690
青花鹅碟(景德镇)
明万历(1573-1620)
Plate with geese
这也是一件克拉克瓷器,青花。
http://s1/mw690/9f2ed876gd3ffad63e090&690
青花花鸟净瓶(景德镇)
明万历(1573-1620)
Pouring vessel (kendi)with flowers and birds
净瓶(kendi)也称作军持,君持,盛水器,特别是用于宗教仪式,净水盛于内,洒向人间净化人心,很多佛像手中所持即为净瓶,佛教盛行的东南亚特别多见,景德镇也有大量出口。
http://s16/mw690/9f2ed876gd3ffb7dfd79f&690
青花青蛙净瓶(景德镇)
明万历(1573-1620)
Frog-shaped pouring vessel (kendi)
景德镇当时出口东南亚的很多是动物状的瓷器,如大象,牛,青蛙,很可爱。
http://s14/mw690/9f2ed876gd3ffbdcf8b6d&690
蓝地描金叶小碗(景德镇)
明代(1368-1644)
Bowl with stylized leaves
碗内壁青花,外壁蓝釉地加金箔,此种描金术日语称“金镧手”(kinrande),黄金织锦风格,此种瓷器大多出口日本,约在1590-1610年代添加英式银托以示珍爱和富贵。
http://s12/mw690/9f2ed876g047fd81bc49b&690
http://s1/mw690/9f2ed876gd3ffd54d4220&690
青花人物风景碟(景德镇)
明万历(1573-1620)
Dish with figures in landscape
英式银托。类似这样的金属护托在美国见过很多次,很多平常人家里的普通瓷器陈列品都是类似这样的精致。瓷器是那么脆弱,金属又是那么坚硬,但是两者融合一体,完美无缺,你常常看不出工匠们从哪儿着手,看不出从哪儿收尾,工艺精湛,实是令人叹服!由此也看出,与伟大,辉煌的中国文化相得益彰的是外国人士崇拜敬仰中国文化精品的精神。
http://s12/mw690/9f2ed876gd3ffd9c495bb&690
http://s9/mw690/9f2ed876gd3ffdda46698&690
http://s12/mw690/9f2ed876gd3ffdf6e3d5b&690
http://s14/mw690/9f2ed876gd3ffe6bad2fd&690
青花花卉装饰碗(景德镇)
明万历(1573-1620)
Bowl with stylized floral decoration
英式银托。这两盏银托的时代可以追溯到1585年,由此也可以发现所托青花瓷器的制造年代,从这两款瓷器也可看出,明万历时中国出口瓷就已经精美无比了,人们不惜工本要张扬她的美,渲染她的富贵。
http://s11/mw690/9f2ed876gd3ffed326b7a&690
http://s9/mw690/9f2ed876g7b9997de02c8&690
http://s6/mw690/9f2ed876gd3fff534d045&690
青花鹿马富士山(景德镇)
明万历(1573-1620)-天启(1621-27)
Dish in shape of Mount Fuji with horses and deer
形似山,神似富士,上书诗文
http://s1/mw690/9f2ed876gd3fff95b12b0&690
http://s9/mw690/9f2ed876gd40001862b58&690
青花和尚诗人寒山碟(景德镇)
明崇祯(1628-44)
Dish with Buddhist monk-poet Hanshan
盘中蓬头赤足的疑是唐代和尚兼大诗人寒山,但是盘上他所提笔写的又疑似明代著名谏臣杨继盛所写的诗:丹凤来仪宇宙春,中天雨露四时新。北京世间好事惟忠孝,臣报君恩子报亲。北京都城隍庙中也留着他的这首诗。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因弹劾宦官严嵩而被整死,被后人奉为北京城的城隍。同样的诗文还出现在北京故宫收藏的一枚冠名为“秋江待渡”田黄石浅浮雕石章上。
http://s10/mw690/9f2ed876g7b999ac7bf29&690
http://s13/mw690/9f2ed876gd4000fa9eb6c&690
青花岁寒三友酒瓶(景德镇)
明崇祯(1628-44)
Wine bottle with Three Friends of Winter
http://s8/mw690/9f2ed876gd40019992a47&690
日本制青花山水酒瓶
日本江户时代(1615-1868)
Wine bottle with landscape scenes
这款酒瓶同前一款景德镇制酒瓶非常相象,显示了当时景德镇瓷器对日本的影响,此种风格的用器在日本仍然流行。
墨西哥制葫芦酒瓶
墨西哥殖民地时期(1521-1700)
Gourd-shaped bottle
这款墨西哥的酒瓶看似同前面两款差不多,但是它却是陶器,外表施上了锡釉。
日本制青花宝字酒瓶
日本江户时代(1615-1868)
Wine bottle with Chinese character reading treasure (Japanese,takara)
这款酒瓶上写着日语汉字“宝”,是日本德川时期在Hizen(今天近长崎)烧制的著名的伊万里风格瓷器(Imari),Imari 瓷器在美国也很常见,大多数喜欢在家里陈设东方饰品的美国人的家里都摆设了一些瓷器花瓶或盘子,特别是年长美国人的家庭,中式的占绝大多数,也有相当数量的家庭摆放的东方瓷器饰品是日式
http://s9/mw690/9f2ed876gd40025f481b8&690
青花洗象笔筒(景德镇)(MET 照片)
明崇祯(1628-44)
Brush pot with scene of washing an elephant
洗象(或扫象)古来寓意佛语,象是佛教圣物,白象是普贤菩萨的坐骑,意指贤德贤行,洗去尘障,黑象渐成白象,不羁的心也会被驯服而透彻感悟,显然,瓷艺人在此要表达一份虔诚向佛的心境。
(MET 照片)
http://s10/mw690/9f2ed876gd40039260119&690
青花人物山水尊(景德镇)
明崇祯(1628-44)
Vase with Figures in Landscape
瓷器上面说故事,是瓷艺人的乐趣,特别的器型配上特别的色彩再配上特别的画片,一片一个场面,一器一个故事,留存世上的古董也就这样为我们后人演绎了一个个不朽的故事。
http://s7/mw690/9f2ed876g7b999f87e1d6&690
五彩周文王寻贤姜太公方瓶(景德镇)
青顺治(1644-61)
Vase with King Wen visiting the scholar Jiang Taigong
方瓶四面用精美的色彩叙述了公元前11世纪时周文王寻贤姜太公的历史故事。
(MET 照片)
http://s13/mw690/9f2ed876gd4003dd7686c&690
青花周文王寻贤姜太公笔筒(景德镇)
明崇祯(1628-44)
Brush pot with King Wen visiting the scholar Jiang Taigong
同一个 “周文王寻贤姜太公” 的故事瓷艺人用五彩五色张扬,使其栩栩如生,瓷艺人亦用了青花素素雅雅地描述,使其隽永留芳。
http://s16/mw690/9f2ed876gd4004d1db80f&690
五彩石榴碟(景德镇)
明崇祯(1628-44)
Dish with pomegranates
五彩牡丹碟(景德镇)
明崇祯(1628-44)
Dish with peonies
五彩学士中举返乡图罐(景德镇)
明崇祯(1628-44)
Jar with scene of scholar and attendants
奔马撒蹄飞驰只见半马高,书生中举欢乐只见腰舞威!春色在枝头,前程在马前!清丽漂亮的瓷色,淡雅秀美的画面,三百年前欢乐的景象真真切切在眼前。
http://s10/mw690/9f2ed876gd40074dd04e9&690
五彩吕洞宾故事观音尊
清顺治(1644-61)
Vase with scene from The Story of the Blue Robe
五彩麒麟罐(景德镇)
清顺治(1644-61)
Jar with mythical qilin
五彩状元麒麟罐(景德镇)
清顺治(1644-61)
Jar with scholar riding the mythical qilin
麒麟是中国文化的神灵物,与龙,凤,龟共享吉祥,神兽麒麟龙身,鹿体,熊尾,带角,带蹄,带鳞片,是仁慈,吉祥,长寿,聪慧和多子多福的信物。
五彩麒鳞牡丹罐(景德镇)
清顺治(1644-61)
Jar with mythical qilin amidst tree peonies
麒麟加上牡丹,在我们华人的心里不知有多喜气,这青花地上蓝花花,绿葱葱,红牡丹朵朵开,唯有这麒麟倒是显得有些萎琐,恐怕是应了不顺的顺治年代哦,但是谁抱着这个罐不会感觉搂着幸运万万年!
http://s12/mw690/9f2ed876gd4007cb8422b&690
五彩松石牡丹花鸟罐(景德镇)
清顺治(1644-61)-康熙(1662-1722)
Jar with rock,peonies,and birds
五彩仕女休闲图罐(景德镇)
清顺治(1644-61)
Jar with women at leisure
http://s1/mw690/9f2ed876g7b99ab5d7f30&690
五彩八仙凤尾瓶(景德镇)
清康熙(1662-1722)
Vase with Daoist Immortals
五彩海水龙纹碟(景德镇)
清康熙(1662-1722)-雍正(1722-35)
Dish with dragon and waves
17世纪中期,中国明,清朝代交接混乱之间,欧洲开始从日本大量进口日式瓷器,中国瓷业当然不甘,一旦稳定后也继续制瓷,继续出口,有时仿制日式瓷器,如这一款彩碟,边缘上的装饰规正紧密,一幅日本相,其实真不如中式留白空间布局。怎么说呢,仿制是永远跳不出别人的框框的,也就永远没有原创的自由和潇洒。
http://s8/mw690/9f2ed876g7b99a91bedf7&690
三彩武服财神坐像(木制底座)(景德镇)
清康熙(1662-1722)
高 22 3/4 英寸 (57.8 cm)
Figure,possibly the God of Wealth in his military aspect
中国的神仙多之又多,因为我们中国自古出英雄,一个英雄一个神,救得了人类的上天成仙成神,救不了人类也救不了自己的当入地成魔成鬼,能为中国人“驱雷御电,呼风唤雨,除瘟剪疟,防病消灾”的赵公明元帅,是我们中国人幸运的武财神,为神话中玉皇亲授元帅,其面目常为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民间尊为武财神。
http://s8/mw690/9f2ed876gd400a7299f87&690
http://s3/mw690/9f2ed876g7b99a9af3ef2&690
三彩文服财神坐像(木制底座)(景德镇)
清康熙(1662-1722)
高 23 7/8 英寸 (60.6 cm)
Figure,possibly the God of Wealth in his civil aspect
文财神的原形常指春秋末著名的谋士和实业家范蠡或福禄寿三星中的禄星,其形象通常是锦衣玉带,冠冕朝靴,脸色白净,面带笑容,民间尊为文财神。
http://s8/mw690/9f2ed876gd40ea5401137&690
康熙时代的素三彩在制瓷业上享有盛名,色彩前后期都略有变化,但是看上去就是这般黄,绿,白,有时紫,有时是黄地,有时是黑地的样子,但是无论如何象这位文财神身上给缀上了红色的牡丹就更显珍贵了,瓷业有话说:三彩加红价值连城!可想这件宝贝是倾尽了工艺,材料的可能性。
这两尊文武财神并排端坐一起,半人高的形象着实震撼,想必当初的制瓷人或定制人是怀了非常的城意和无限的期望定做的,工艺的精细,形象的生动,色彩的纯朴和气势的庞大,使这两尊素三彩瓷成了世界名瓷,他们双双或单独出现在很多本关于中国,关于中国瓷器的书中,令世人崇敬我们中国的文化。相信每一个到过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国馆的游客会由衷地再次为中国的文化,为中国人的智慧而感动。
值此中国新年时节,就此拜托无上珍贵的文武财神老爷们恭祝各位读友新年好,新年吉祥如意!
全文完。博文照片除特别说明之外均由博主陆玲拍摄,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