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贺新年-再访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国瓷器馆(上)

标签: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国瓷器记录生活艺术 |
分类: 美国人文 |
http://s11/mw690/9f2ed876gd3d5b2a95cfa&690
http://s3/mw690/9f2ed876gd3d5b4019922&690
http://s16/mw690/9f2ed876gd3d5b4f2bc1f&690
元旦时开车又北上纽约,计划重温十多年前家在纽约时庆祝圣诞节和元旦新年经常的过年活动,去无线电城(Radio City)看个贺岁演出,那里的火箭女郎经典芭蕾踢腿舞步和年年翻新的服装,舞台布景吸引了我们。百老汇老戏新戏,永远有看不完的剧目,白天逛街晚间去那里看一场戏也是一个年庆节目。除了这些永远吸引我们回归的纽约魁宝,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也是必看的,今年最希望和孩子一起去访看的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以前在纽约时常常去那儿,在哥大读书时有一门课的作业就是看指定的展览写体会。二百多万平方英尺的雅馆里收藏了来自世界各个角落,来自人世间各个时期的艺术和古董精品,看不尽的世界艺术珍宝,去一次走一整天也只能走马观花。馆中有十七个分藏馆,其中亚洲艺术馆收藏有约三万五千多件作品,最早的是公元前四千年的人类遗物,藏品之多样花堪称西方国家之最。前些时候,有机会读了几本关于中国瓷器艺术的书,深深被书中的中国瓷器照片所吸引,希望能亲眼去看一看中国瓷器实物。2011年在伦敦游大英博物馆时,看到了很多中国精美瓷器,一个个过目而去,即兴感叹之余也就忘了,再读书时突然发现书中的实物照片有很多在那里似曾看到过,其中不乏是我们中国现存世界的最珍贵遗物名瓷,书中介绍的有趣细节和故事让人追悔,当初游馆时居然不清楚那些静静坐在陈列架上玻璃后的件件瓷器花瓶盘碟的身上印照着几千,几百年的独特故事。假如这些瓷器的瓷壁能储存历史,假如他们能说话,我们会听到,看到他们经历过的什么样的年代,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城市,什么样的主人家,皇家?平民?中国人?外国人?她们的主人如何把玩?他们身上的裂缝和破缺是怎么造成的?这一次在纽约带着探索者的好奇心走进了似乎永远不变的大都会,馆未变,人却比十年前多了很多很多,特别是入馆的大厅内,以前是稀稀落落的参观人,可这一天却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不过一旦进入馆中,人们按着自己的爱好,可观的人流顿时就散失开去,我直奔楼上亚洲艺术馆。
中国馆在亚洲艺术馆中占了很大部分,今天的目标是中国瓷器,瓷器的绝大部分陈列在亚洲馆最开始部分的环楼大厅里,大厅四壁整整齐齐摆放着各时期各色的中国瓷器,真可谓聆郎满目!一个个挨个看了个遍,觉得不过瘾,于是再逗一圈,一个个挨个拍了个遍,一个个挨个的解说读了个遍,贪婪地想着将这些古人留下的精美之物留在相机里带回家,永远留在自己的手边好把玩!可惜,照相机电池顶不住折腾,未拍尽就断也就扫断了我拍尽的愿,不过,上百个灵巧的瓶瓶罐罐都生动地永久留存在我的记忆中,心满意足,何况我将很快再回纽约!回家理了照片,重温这些讨人喜欢的玩意儿,尽兴将她们陈列在此,希望与大家分享,如果大家也象本人一样被我们千古流芳的中华瓷器迷住,欢迎你来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亲视她们的魅力,如果暂且来不了美国,那么北京故宫里深藏着更多的宝贝,瓷器更为艳丽!
http://s4/mw690/9f2ed876gd3d623d0d7b3&690
博物馆环楼大厅周末增设咖啡供游客稍息片刻,上好去处!(MET 照片)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关于中国瓷器展览的引言部分大约是这样介绍的:中国瓷器的发展和变化对世界文化传统的演变引起了不断的,复杂的影响。从6世纪开始到9世纪,中国陶瓷制造业因为发现了“瓷”而发生了爆炸性的发展,许许多多烧造瓷窑即兴而起,高温烧制成了涂上了厚厚的褚色,黑色和绿色的陶器,与此同时跨洋世界贸易将中国和其他亚洲地区,中东,甚至东非都连接在一起,陶瓷成了贸易明星货。别处的陶瓷坚硬,细密,耐用,但是中国瓷器更为美观,卫生,强劲促成了当地,特别是伊斯兰国家的瓷器烧制变革。14世纪后,青花瓷,以及青花瓷世界独一无二的烧制中心的景德镇在制瓷业称霸世界。从16世纪开始到19世纪早期,景德镇是世界上最大的制瓷中心也是最大的瓷器输出中心,无数的产品器物销往海外,16世纪后进入欧洲,18世纪后期进入美国,中国瓷器,绘上青花或绘上五颜六色的瓷彩或艳抹丰满的釉彩,得到了全世界的追捧!
http://s10/mw690/9f2ed876gd3d64aff1b99&690
磁州窑剔划花纹梅瓶
辽代(907-1125)
Vase with Abstract Scroll Decoration
磁州窑是指辽代位于今河北省的著名窑系,代表产品是白釉釉下黑花器,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为当时北方民用瓷器主流产品。
http://s16/mw690/9f2ed876gd3d64ef8425f&690
磁州窑剔划牡丹梅瓶
北宋(960-1127)
Vase with Peony Scroll
http://s5/mw690/9f2ed876gd3d6536ff784&690
磁州窑黑釉剔花梅瓶
西夏(1038-1227)
Vase with Abstract Decoration
http://s2/mw690/9f2ed876gd3d6571036d1&690
这些茶壶粗看上去都差不多,细看看就有很多的不同,不仅他们的设计不同,就连他们的国籍都不同。
http://s14/mw690/9f2ed876g7b956f7a1c1d&690
莲形茶壶
清 康熙(1662-1722)
Teapot in shape of lotus plant
http://s2/mw690/9f2ed876gd3d65be77001&690
英国制日式花卉茶壶 (左)
1770
Teapot with Japanese-style flowers
英国制的瓷器在美国看到不少,他们的瓷质很精致,非常细腻,很多看上去就象中国景德镇的骨瓷制品,这茶壶料看上去似中国瓷器,花样却是日式的。
法国制鹳茶壶 (右)
1735-1740
Teapot with storks
法国制的这一款茶壶感觉很有艺术的成分,造型,花样都别具一格,晶莹剔透的质地也不亚于中国早已驰名欧洲的景德镇瓷。
http://s16/mw690/9f2ed876gd3d66e9adcef&690
青瓷虎子(盛水器)
北齐(550-577)或隋朝(581-618)
Vessel in shape of crouching tiger
青瓷是中国最早期的瓷器,从东汉晚期烧制成功,盛行浙江一带,历经几百年风流直到隋代才渐渐有了白瓷。这个活灵活现的虎仔,让人们盛水时平添了几分乐趣,几千年前人们生活的情趣也不凡。
http://s14/mw690/9f2ed876g7b9571bc719d&690
钧窑“枕”字枕
金代(1115-1234)或元代(1271-1368)
Pillow with character reading zhen (pillow)
钧窑是中国又一名窑系,盛行于金代,红透元代,这样的天蓝色泽点缀上这样的紫斑,很经典,古老的时代就能制造出如此动人色彩的变幻,一款一样,款款有变,素美感人。
http://s5/mw690/9f2ed876gd3d67420bf94&690
钧窑花盆
元代(1271-1368)或明代(1368-1644)
Flowerport
花盆底刻有“六”字铭记(也许是标示尺寸大小),在我看来,这个花盆处处透着现代的气息,我们今天的居室里有它一定也会蓬荜生辉。
http://s8/mw690/9f2ed876gd3d678122dd7&690
耀州窑青釉印花儿童和藤蔓小碗
北宋(960-1127)
Bowl with children among vines
耀州窑是宋时北方名窑,古老的艺术家们(我不得不用这样的称号来泛指古时的工匠们)用纹模印制,或用刀剔划,或用手雕塑,为我们留下了一款款花样独特,造型精巧的瓷器。
http://s9/mw690/9f2ed876gd3d7bbf0ddd8&690
耀州窑刻花凤凰水壶
北宋(960-1127)
Ewer with phoenixes
提手,壶口,壶脚装饰奇妙,虽无官款印但以其精致度看似为皇家器物,这是一个令人心醉的凤凰!
http://s13/mw690/9f2ed876gd3d68305274c&690
http://s6/mw690/9f2ed876gd3d683a7a535&690
http://s8/mw690/9f2ed876g7b95746ef147&690
越窑青瓷刻花云龙碗
五代(907-960)
Bowl with dragons among clouds
碗中云间翻腾三龙,其中一龙尾巴夹于双腿,为当初位于浙江省的越窑烧制的龙的特征。
珐华莲花梅瓶
明代(1368-1644)
Bottle with lotuses (Fahua ware)
珐华器因为制法特别,看上去也很特别。最早开始于元代,是陶器,到明代时景德镇开始制瓷胎器,工匠们先制好器型的瓷胎,再用白色的瓷泥堆雕各种纹样在瓷胎上,烧制成型,然后再在花纹外的地子上涂上低温烧制的釉彩,再入火烧制最后成品。
http://s5/mw690/9f2ed876gd3d6925b5504&690
珐华莲池大缸 (MET 照片)
明代(1368-1644)
Basin with Lotus Pond
http://s15/mw690/9f2ed876gd3d6981f263e&690
青白瓷雕刻半卧妇人像枕
南宋(1127-1279)
Pillow in shape of reclining woman
据说此种枕头是宋代妇人们用来睡时保护盘发的。
青白瓷雕刻云纹梅瓶(景德镇)(MET 照片)
南宋(1127-1279)
Vase in Meiping Shape
http://s8/mw690/9f2ed876gd3d69e84a507&690
青花山石花果盘
元代(1271-1368)
Plate with rocks,fruits,and flowers
正如前面开篇所述,中国的青花瓷,世界独一无二的青花瓷烧制中心景德镇称霸世界,这些元代在景德镇烧制成功的青花瓷器将中国的名声带到了欧洲,带到了全世界,也给中国留下了一个神话英文名字:China!据说现在留存在全世界的元清花瓷器也就只有300多件,100多在中国,200多在世界各地。当看见这些素雅美观,纹饰漂逸的元清花时,心中还真的有些激动,不免驻足久留多看了几眼!这一款盘上随意点缀的花饰是中亚纺织品风格元代时带给中国的影响。
http://s12/mw690/9f2ed876gd3d6a31b8c8b&690
青花鲤鱼大盘
元代(1271-1368)
Plate with carp
元青花全世界存量稀少,于是件件是珍宝,破损点滴已无损它珍贵价值。
http://s13/mw690/9f2ed876gd3d6a81c690c&690
http://s3/mw690/9f2ed876gd3d6a90f88d2&690
http://s8/mw690/9f2ed876gd3d6acbc4707&690
青花花卉缠枝牡丹纹大梅瓶(连盖)
元代(1271-1368)14世纪中期
Bottle with peony scroll
这款梅瓶总体有序布局的花纹设计反映了西亚伊斯兰文化,瓶颈上云花纹领设计来自于中国和伊斯兰纺织品设计,缠枝牡丹纹来自于传统的中国纹样设计,底座的莲叶来自于印度喜马拉雅地区典型的设计。
http://s7/mw690/9f2ed876gd3d6b5fb4c76&690
越南制青花花鸟牡丹陶瓶
15世纪
Bottle with birds and peonies
这一牡丹大瓶一看便知是深受中国元青花影响,特别是底座花纹和中部牡丹纹,唯有底座云纹和瓶肩小鸟的处理是越南风格。
越南制牡丹花盘
15世纪
Plate with peonies
http://s16/mw690/9f2ed876gd3d6c0f6a81f&690
僧帽壶(景德镇)
明代(1368-1644)
Ewer in the Shape of a Tibetan Monk's Cap
僧侣的帽子各派都不同,此壶类似的是藏传佛教的僧侣帽,从14世纪起被引进瓷器设计,今天能看见的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都是这样很精致很奇巧的品相。
http://s1/mw690/9f2ed876gd3d6c3df3500&690
釉里红僧帽壶乾隆款(景德镇)(MET照片)
清乾隆(1736-95)
Ewer in the Shape of a Tibetan Monk's Cap
http://s2/mw690/9f2ed876gd3e1ce29d0d1&690
http://s15/mw690/9f2ed876gd3d6c77218de&690
釉里红缠枝菊花大碗
明代(1368-1644)
Bowl with chrysanthemums
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烧制成的又一朵奇葩,这里两件虽都不是元代的,但是我们略见他们的花容,感觉一如清花般素雅,清秀,端庄,美丽。
http://s8/mw690/9f2ed876gd3d6cccffc47&690
缠枝牡丹花洗
明宣德(1426-1435)
Tankard with peony scroll
这是一款花洗,其原形设计来源于伊斯兰文化的金属大杯,专供出口。看宣德的时代也只十来年,但是从关于瓷器的许多本书中都能隐约感觉到专家们对于宣德清花独特的亲睐,在他们的眼里,宣德是清花的黄金时代,宣德的清花受追捧的成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后世模仿者多多,就连清代康熙,雍正和乾隆的官室都穷其工匠而极力仿制。
http://s12/mw690/9f2ed876gd3d6cf823acb&690
http://s7/mw690/9f2ed876gd3d6d27a85a6&690
青花轮花扁腹绶带葫芦瓶
明代(1368-1644)
Flask with medallion
15世纪早期中国同西亚交流密切,这一款景德镇葫芦瓶的形状和瓶双面腹部花样设计都带着强烈的伊斯兰文化风格。外国的瓶式和外国的花纹,但是明显的中国的料和中国的手艺,一看还是中国的物,讨人喜欢!就想起一句老话,巧妇手中有米,三下二下,盘盘皆美食。现如今世界上充满了中国制造,但是怎么就没了这种一看就是中国的宝物的感觉了?
http://s3/mw690/9f2ed876g7b957be49c62&690
青花葡萄纹大盘(景德镇)
明代(1368-1644)15世纪初
Plate with grapes
葡萄据说是6世纪时传入中国,约在14世纪时开始与其他设计原素一起出现在中国青花瓷上,15世纪时开始成独立主题出现,周围辅与其他花卉,再以第三种原素围边如盘上所绘江牙海水纹。
http://s14/mw690/9f2ed876gd3d6dc7098dd&690
土耳其伊兹尼克青花莲花瓷碗
土耳其鄂图曼帝国时代(1299-1923)本器约制于15世纪前半页
Footed bowl with lotuses
伊兹尼克青花受中国元,明青花瓷影响很深,盘中莲花类似中国瓷器花卉,但是花卉盛开样和布局如碗边装饰却是土耳其特色。站在大都会博物馆里看中国的文物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当看到“外国”将中国的国宝比肩同世界各国的宝贝放在一起,你会有机会更清楚地比较出“咱中国”和别人家的不同。这样一种软实力呈现在世人的面前,比自己站在门口狂呼“我是好样的”有力的多,所以常常不明白,专家和许多普通人都极力叫喊“我们要让中国的文物古懂回流回归。”大都会博物馆将全世界值得人类骄傲的艺术以最崇高最儒雅的姿态将他们呈现在她来自全世界的游客面前,这些历尽几千年磨难的宝贝陈列在这里是幸运的。
(MET 照片)
http://s9/mw690/9f2ed876gd3d6e14598a8&690
青花龙纹罐宣德款(景德镇)
明宣德(1426-35)
Jar with dragon
供皇室使用的大罐肩顶帝款,巨龙威武,穿行云雾中,罐口下四面均有饕餮龙子护驾,莫非当年皇室用餐都是用此器摆开盛食,享受饕餮大餐。
http://s15/mw690/9f2ed876gd3d6eaadaa5e&690
青花云龙碗宣德款(景德镇)
明宣德(1426-35)
Dish with dragon and clouds
插翼奔马海水大罐(景德镇)
明代(1368-1644)
Jar with winged animals over waves
http://s10/mw690/9f2ed876gd3d704c8db99&690
青花缠枝花卉纹大碗宣德款(景德镇)
明宣德(1426-35)
Bowl with peonies,narcissus,and pomegranates
http://s2/mw690/9f2ed876gd3d7068f6581&690http://s8/mw690/9f2ed876g7b958118db87&690
元枢府釉菊花高足碗(景德镇枢府款)
元代(1271-1368)
Stem cup with chrysanthemum scroll
这种在景德镇盛行青花之前短暂流行的白瓷小器常内刻“枢”“府”两字铭文以示为当初元朝军事机构枢密院定制官品,非常精致。
釉里红鱼高足碗宣德款(景德镇)
明宣德(1426-35)
Altar bowl with fish
高足碗一般用于宗教礼仪中,西藏常见,用于圣坛盛装供物如鲜奶,酥油,清水。这一抹红色的鱼儿叫人看了感慨,想问此刻是远古还是今天?
(2款)青花红彩海兽纹高足碗(景德镇)
明成化(1465-87)
Altar bowl with winged animals among waves
http://s10/mw690/9f2ed876gd3d70d3043a9&690http://s7/mw690/9f2ed876gd3d71c6caf26&690
青化半月梅花松石碟(景德镇)
明成化(1465-87)
Dish with blossoming plum and crescent moon
青花岁寒三友碟嘉靖款(景德镇)
明嘉靖(1522-66)
Dish with Three Friends of Winter
青花花园婴戏碟嘉靖款(景德镇)
明嘉靖(1522-66)
Dish with children in garden
青花牡丹缠枝纹碟万历款(景德镇)
明万历(1573-1620)
Dish with peony scroll
青花龙穿花碟正德款(景德镇)
明正德(1506-21)
Dish with dragons and lotuses
http://s1/mw690/9f2ed876g7b95844c2110&690
青花莲枝烛台正德款(景德镇)
明正德(1506-21)
Incense burner with lotuses
青花阿拉伯文五峰笔山正德款(景德镇)
明正德(1506-21)
Brush rest with Arabic inscription
笔山上缠枝花纹,中间有菱形开光,绘书阿拉伯文“笔”一边,“架”另一边为饰,也被称作“回回花”饰纹。
http://s11/mw690/9f2ed876gd3d742b8e65a&690
釉上绿彩龙碗嘉靖款(景德镇)
明嘉靖(1522-66)
Bowl with dragon
龙上五爪表示皇室用品,而绿彩通常表示其物为皇室低位皇妾用品。人类生活都会有各色各样的需要,艺术家的创新欲望可能也是无法遏制,光一色清花好看,但是中国的古老的陶瓷艺术中单色的胎和单色的彩都如青瓷,白瓷,钧窑和耀州窑等等作品中尽显辉煌了,明代时青花的技术游刃有余,于是我们从下面这几款瓷器中看到瓷艺还在演变,情调更是奔放。
http://s2/mw690/9f2ed876gd3d7465c1e51&690
http://s9/mw690/9f2ed876gd3d7496657f8&690
黄釉绿彩云龙纹碗正德款(景德镇)
明正德(1506-21)
Bowl with dragons
黄地青花栀子花纹碟弘治款(景德镇)
明弘治(1488-1505)
Dish with gardenia
此碟洋溢着吉祥,碟中栀子花,碟边沿石榴,柿子,葡萄和莲花均为吉祥花卉。
红地黄彩花卉纹方盘嘉靖款(景德镇)
明嘉靖(1522-66)
Dish with rock,peonies,chrysanthemums,and fungus
盘地中饰太湖石,牡丹花,菊花和灵芝,寓意吉祥。
http://s8/mw690/9f2ed876gd3d75f36e387&690
青花道仙钟离权梅瓶(景德镇)
明代(1368-1644)
Vase in Meiping shape with Daoist Immortal Zhongli Quan
钟离权为道教八仙之一,手中莆扇,腰间葫芦瓶正是他的特征,原形据说为东汉大将,全真道尊他为“正阳祖师。”
http://s15/mw690/9f2ed876gd3d763183fbe&690
青花莲池鸳鸯罐(景德镇)
明代(1368-1644)
Jar with ducks in lotus pond
http://s13/mw690/9f2ed876gd3d7662e2f4c&690http://s8/mw690/9f2ed876gd3d76c04b537&690
青花万寿长春梅瓶(景德镇)
明万历(1573-1620)
Bottle with Daoist Immortals
http://s7/mw690/9f2ed876gd3d77692cce6&690
http://s5/mw690/9f2ed876gd3d77abd9134&690
青花婴戏图碗嘉靖款(景德镇)
明嘉靖(1522-66)
Bowl with children in garden
婴戏图通常描绘小童嬉戏玩乐,寓意“多子多孙,子孙万代。”
http://s1/mw690/9f2ed876g0466c27d8340&690
http://s9/mw690/9f2ed876gd3d7a083d6e8&690
青花八仙祝寿盒嘉靖款(景德镇)
明嘉靖(1522-66)
Box with Daoist Immortals
此种形状的瓷盒罕见,疑似用作储存串珠,盒上环列的是道教八仙和他们的随从走向寿星:铁拐李,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http://s10/mw690/9f2ed876gd3d7a55d4929&690
http://s9/mw690/9f2ed876gd3d7c3c51708&690
青花花鸟盒嘉靖款(景德镇)
明嘉靖(1522-66)
Box with flowers and birds
http://s15/mw690/9f2ed876gd3d7c46e9b4e&690http://s13/mw690/9f2ed876gd3d7ce67643c&690
青花婴戏图盒万历款(景德镇)
明万历(1573-1620)
Box with boys playing in garden
http://s13/mw690/9f2ed876g7b96ccc5245c&690
五彩鱼藻纹罐嘉靖款(景德镇)
明嘉靖(1522-66)
Jar with carp in pond
五彩是景德镇的瓷艺人在明代时创烧的一种釉上彩瓷器,不同于青花,青花瓷是釉下彩绘瓷器。所谓釉下彩绘是先将素坯制成胎,再用各种特殊画料在制成的胎器上画上各种花纹,然后外涂一层釉料,放入高温窑炉焙烧,青花就是这样烧成的。而五彩或其他彩绘瓷器则是在前面所述的涂了白釉后烧制成品的白釉瓷器的釉面上再用彩色画料绘上彩色纹样,然后再入700-800度的低温窑炉烧制而成。多加了一道工序,却为瓷器增加了无限变幻的可能性,有些只有彩色无青花作底,有些有青花作底陪衬釉上争奇斗艳的亮丽色彩,使艺术的画面更贴近生活,生活的画面表现得更加淋沥酣畅。
http://s15/mw690/9f2ed876gd3d7d28d514e&690
五彩龙凤碟万历款(景德镇)
明万历(1573-1620)
Dish with dragon and phoenix
http://s10/mw690/9f2ed876gd3d7d3fd3779&690五彩天下太平人物风景盒万历款(景德镇)
明万历(1573-1620)
Box with figures in landscape
“天下太平”吉祥语据说盛行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
青花诗人周敦颐大罐万历款(景德镇)
明万历(1573-1620)
Jar with poet Zhou Dunyi
莲池旁端坐的是北宋著名哲学家诗人周敦颐,他的散文“爱莲说”家喻户晓。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http://s3/mw690/9f2ed876gd3d7d8333742&690
http://s15/mw690/9f2ed876gd3d7df133e6e&690
青花龙穿花纹大罐(景德镇)
青康熙(1662-1722)
罐高:40英寸(101.6厘米)
Jar with dragons and floral designs
http://s13/mw690/9f2ed876gd3d7e010588c&690http://s6/mw690/9f2ed876gd3d7e1311e75&690
http://s4/mw690/9f2ed876gd3d7e27aaae3&690
未完待续。
博文照片除特别说明之外均由博主陆玲拍摄,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