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把住院的日子过成段子?

(2016-11-27 05:16:37)
标签:

杂谈

文/思小妞


01

一个人只有在双足悬空多时后,才能真切体会到脚踏实地的踩在地面上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好多稀疏平常的小事在突然失去时才会觉得尤为珍贵,比怀念大风大浪还让人回味。

十月初,我体验了在病床上连续24小时不间断地滴着六七种点滴、不能进食和喝水的经历。在病床上最怀念的就是大地支撑我双足时那种顶天立地的感觉,以及水从口腔流进食道时那种细腻润无声清凉丝滑的感觉。我从来没想过,天天都在做的两件事,也会让我有着数着秒针度日如年心心盼念的时候。

小事的力量就在于我们对它不以为然,却忽略了正是它们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那些结点。因为平凡的它们,我们的人生才能不轻易脱轨向前运行着。

好了,感悟就此打住,因为我并不想让你去读一个病人写得碎碎念或病中感悟。

我未经历生死浩劫,那种透入骨髓的深刻感悟比不上于娟的《此生未完成》,更不及史铁生经典的《我与地坛》。作为一名没啥文化、又特别喜欢琢磨”歪理邪说”的小妞,我只想和你分享一些如何愉快(我知道用这个词很扯)地度过hospital vacation的心得。但愿你永远用不上。


02

首先,如果生病了别太责怪或后悔自己没有好好照顾身体。因为,并没有什么卵用。

人是种很贱的生物,我们都明白健康兹事体大这个道理,但能真正当回事的人很少。等真轮到了自己,生出点人生苦短的感叹,悔悟之心才渐渐升起。

可是,当躺在病床上时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所以,不妨放宽心思好好在病床上挺着、睡着、做梦或是想一些愉快的事,都比揣着一颗苦哈哈的心好太多。至于病愈后要用什么态度对待接下来的生活就看自己的任性指数了,但愿我们都能长点儿心吧。

然后,平常尽量多扩展自己的脑容量,储存一些”没意义”的小事。

比如,用力记住你喜爱的食物的味道,好好感受一下微风拂面的感觉,见证一次秋叶落入尘土的全过程,站在马路边上聆听一次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嘈杂声……

记住这些事情有意义么?在你生活能自理时它们当然不足挂齿。可是,当你仓皇失去它们时,就会明白平时储存好这些片段对躺倒时的自己有多重要。对我这种当时虚弱到一只手拿起kindle都费劲的弱瓜来说压根不要妄想爬起来看视频、上网,全凭大脑YY才得以打发漫漫长夜。

这就好比当你准备经历一次长途旅行时,无论搭乘哪种交通工具,带着一本书、一个装满电影的ipad才会让自己不那么无聊。

而且,感受生活不一定非要追随诗和远方,能感受好周边的点点滴滴也是另一种不枉度此生的做法。


03

其次,如果你平时能有点不需要耗费体力的小爱好或特长就太好了。

比如,你特别能睡觉,这在生病时简直就是巨大无比的优势,整天没心没肺地睡过去既能很好的恢复体力、又能连带着打发走病怏怏的时间,一举两得。

可是,如果很不幸你和我一样恰好是个少眠又静不了、闲不住的人,那只能做些脑力活动去对抗踉跄的时光了。

因为喜欢码字,挺在床上不能动弹时,我就会想想当下这一刻让我爬格子,我想写些什么?然后,大脑里的那台电脑就自动power up敲起字来。

又或者没什么想说时我就默背一些有印象的句子。比如,王尔德说“我喜欢有未来的男人和有过去的女人。”、“心是用来碎的。”史铁生说“我什么都没有忘,但有些事只适合收藏。”、“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 如此,漫漫长夜和白昼才能被打发的好过些。

自己和自己玩玩成语接龙,在脑海里和喜欢的明星意淫一场戏,或者你长了一颗理工脑,病着的时候躺在床上用大脑撸一串代码、玩一把上次没解开的数独……躯体挂了,总不能大脑也跟着down机吧。


04

最后,我想说在生病的时候能离开手机、电脑和网络是一件太幸福的事。

一方面,这让你意识到原来平日里那些行色匆匆的自己全都是泡沫。那个做张做势、面对庞大世界非我不行的自己除了对亲人而言珍贵外,那些贴在外面的标签和身份脆弱得不堪一击。

能意识到这点是好事,如此我们才能在康复后用少一些自以为是的态度去重新面对他人它物。

另一方面,少了电脑、手机和网络的日子,才会知道自己的生活其实有多贫乏。原来那些天天排山倒海般涌向你的邮件、消息、热点、新闻其实空空如也,没多少真正值得你花费时间消耗在上面。一种”与我何干?”的质疑当头升起。真正值得自省的应该是当这些泡沫为生命腾出空间后,空白如何填补、意义如何发酵。

我的hospital vacation就是这么一点点度过的。还有两三周的余额,之后会陆续发文和大家分享一下在美国住院的一些见闻,我只能说美帝的医护人员是在用服务业的态度去救死扶伤,和国内就医感受太不一样了。

咱们回头再聊!

END.

思小妞 坐标美帝大农村 LinkedIn专栏作者 新浪微博读书签约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