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2022-05-07 22:00:18)
标签:

长城·漫话

平型关

分类: 旅行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说起平型关恐怕多数国人是通过平型关大捷知晓的。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灵丘县与繁峙县交界的关岭上。因其地形如瓶,故宋称瓶形塞,元称瓶形寨,明改称平型岭关,清代后期始称平型关,这是对平型关的通说。但还另有一说法,据《繁峙县志》记载,明、清时称“平刑关”。有人推测此名源于明代刑徒发配充军的制度,刑徒发配戍边古已有之。秦代徙居庸徒,形成了居庸关,平刑关与此类似。后人雅化则改称平型关。历史名称问题一时也弄不清楚。据记载,早在北齐、北周时期,这里就已设置了关隘。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重修内长城时始建关城。关门城台之上原有一座三开间的单层硬山门楼,关楼和关门皆于1939年被洪水冲毁。

    平型关东连紫荆关,西接雁门关,处于明代内长城内三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与外三关(雁门关、宁武关、偏关)之间的枢纽位置,有“东控紫荆、西辖雁门”之说。平型关与内外三关连结成一条严固的防线,成为北京西侧的重要藩屏。

    平型关北有恒山如屏高耸,南有五台山巍然矗立,海拔都在1500米以上。这里是将恒山山脉与五台山脉连接起来的一道山梁。山梁西面是忻定盆地,越过山梁的东面就是灵丘盆地。春秋战国时白狄东迁就是越过这道山梁进入灵丘盆地,然后通过唐河道进入华北平原的。依托这条山谷地形的道路,构筑一道城关,成为由忻定平原进入华北平原的最后一道屏障。这里处于断裂带,两山之间是一条地堑式低地。平型关所在的平型岭是这条带状低地中隆起的部分,所以形势险要。由于恒山和五台山十分陡峻,成为晋北巨大的交通屏障,所以这条带状低地便成为河北平原北部与山西高原相通的最为便捷的孔道,也因此成为战事频仍的地方。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平型关位置图(源于网上)


    明代,蒙古骑兵频繁侵边,抢掠财物,尤其嘉靖年间为烈。最严重的一次是嘉靖三十二年(1553),蒙古鞑靼部俺答又率兵大举南侵,从大同深入浑源攻陷平型关。接着由此直驱灵丘、广昌(今涞源),进逼紫荆关,直扣北京大门。后途中遇明将陈凤率军阻击未能得逞。

    抗日战争初期平型关因发生的平型关大捷而举世闻名。19379月,日军占领大同后进攻雁门关一带。925日,日本坂垣师团第五师第二十一旅由灵丘向雁门关进犯,企图从平型关越过长城南下太原。是日,在平型关遭到了林彪率领的八路军115师的伏击。设伏地点选在十多里长的乔沟。乔沟东北西南走向,地势险要,沟深10米到一百多米。峡谷古道宽不过三五米,仅容一辆卡车单行,古道两侧是危岩绝壁,再上面是比较平缓的沟岸,自秦汉以来就是京冀通往太原的交通要道。经过激战3个小时,八路军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八路军出师首战大捷,粉碎了当时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使抗日军民士气大振,大大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热情,增强了抗战必胜信念,历史意义深远。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平型关大捷参战主要将领塑像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平型关大捷主战场——乔沟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平型关关口建有城楼,与长城相连。古代驻守关口的是值班部队,定时由距关口南七里的平型关城堡内的驻军轮换。平型关城堡始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万历九年(1581年)增修,明清两代均有维修。城堡城墙为夯土外包青砖,并有东西南北四座门,南北城门外皆有瓮城。城南门左右各设城阙一座。城内正中有过街楼。

    平型关城堡现称平型关村,属繁峙县。如今关城大模样完整。城砖被村民用作建筑材料扒掉裸露出夯土墙,土墙依然挺拔,但有许多地方坍塌显得参差不齐很残破。有的村民挖城墙做土窑而居的痕迹犹在。进村前南门两侧的城阙还依稀可辨。城堡北门与瓮城的两座城门依然保留初建时的模样。北门与瓮城门没有开在同一条轴线上,而是相交成90度角,即北门向北,瓮城门向东。瓮城几百年前的老木门依墙而立,已锈蚀的包门铁皮还有残留。北门上复建了玄武庙。站在北门上向东北远眺,可见重新复建的平型关城楼和相衔接的城墙。村内中央复建了过街楼,村民们三三两两坐在这里闲聊,过街楼已成为他们的信息交流中心。据说现在平型关村内的村民大多都是当年守关人的后代。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南门,东西两个城阙还依稀可见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村中小路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过街楼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北门(城内)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城墙上镶嵌的文保碑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天启七年分议修”碑。内容好像是分段承包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城门内的门闩孔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北门(瓮城内)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瓮城东门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瓮城东门内的铁包门依然存在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瓮城外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残垣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瓮城外的地貌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远处复建后的关楼和城墙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北门内的贞洁碑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北城门的上城马道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城墙上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北门上复建的玄武庙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俯瞰瓮城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墁砖的城墙顶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平型关村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复建的玄天庙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复建的部分城墙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城堡内的主要街道,前面就是过街楼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曾经在城墙上打的窑洞,如今已经坍塌了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城墙的砖早已被村民们剥去,只剩下残破的夯土墙


漫话长城(八)——东控西辖平型关

    平型关作为晋东北交通要冲,如今G18荣乌高速、G239灵河高速、G108京昆公路、G336天神公路等国家干线从附近通过,而那条经过平型关关城的古路则成为蜿蜒顺畅的X361柏油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