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等待有好的方式吗?
删除
中国股市特立独行,周四依然不顾外围走好而下跌,而且跌的多头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沪指报2804.73点,跌57.83点,跌2.02%;深指报9390.35点,跌132.80点,跌1.39%;创业板报1936.97点,跌33.85点,跌1.72%。成交量方面,沪市成交1418.12亿元,深市成交2132.30亿元,两市共成交3550.42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再缩量近700亿。
昨天有人认为CPI和PPI数据利好股市,让我们看到希望的曙光,笔者真是有点不明白,升高的数据怎么成为了利好,通胀高企滞胀不改,央行左右为难,股市怎么就成了利好,按照美林时钟观点也不是投资佳机。后市应该高度关注央行货币宽松延后。
两市成交再次萎缩,说明投资者包括机构资金也是看不懂行情,看不明白未来演变趋势,机构也是在瞎折腾,笔者曾经写过引述证券时报的资料,机构砸出中小创,追进煤炭有色强周期股,结果如何,大家有目共睹,中小创继续折腾,而强周期股则是连续下挫,让机构资金得不到任何好处。大资金在周期股成长股中也就是折腾,但没有折腾到好处,折腾来折腾去,没有好处,那就不干了,看着总可以吧。
再说银行股,前几个交易日尾盘都会拉一波,但昨天却是没有任何起色,多头已经没有任何的起色,尽让空方肆虐,如果有机构资金介入,那么也是没能捞到好处,搞不好还是被浅套了。
机构都是如此折腾不到任何好处,何况我等信息不灵资金不多的小散们呢?能够折腾到好处吗,所以笔者继续维持一种观望的观点,以不变应万变不要轻易相信标题党的诱惑。
为什么大家都很谨慎,因为现在消息多变,尽管两会议案提议很多,但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太多实质性意义,后市关键在于提议议案的落实,这个存在较多不确定性,以股市为例,注册制和战略新兴板如何演变,谁也无法说清楚,恐怕只有等到12日了。
两市成交缩量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信心不足,因此股指要想上涨,只有一个一个指标,那就是放量,而且是连续放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