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投资快报,首批48只新股的平均发行价格为23.26元,平均发行市盈率为29倍,共计发行股份24.05亿股,其中发行新股20亿股,老股转让约4亿股,公司老股东合计套现金额111亿元,占上市公司募资223.88亿元的五成。更是出现了典型的奥赛康事件,公司拟发行股份共5546.6万股,其中老股转让数量为4360.35万股。如果成功上市,以奥赛康董事长陈庆财及其妻子张君茹为首的创始人团队可套现32亿元。首轮已发行的48只新股中,40家公司采取了一定比例的老股转让,占比超过八成。
老股转让非但没有发挥平衡供需并抑制高定价的作用,而且借“三高”来达到圈钱目的。投资者没有尝到老股转让的“甜头”,反倒先要为老股提前套现“买单”。
证 监会引入存量发行的本意是,“推动老股东转让股票,增加单只新股在上市首日的供应量。老股东转让股票的多少本身也反映其对公司价值的判断,老股东卖得多,买方自然不敢报高价”。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规定》将这一做法引入国内市场,有利于缓释上市公司资金超募问题,增加可流通股份数量,促进买、卖双方充分博弈,进一步理顺发行、定价、配售等环节的运行机制。另外,推出老股转让措施,还可以缓解股票上市后,老股集中解禁对二级市场的影响。
从实际运行来看,上述目的没有一个达到。从发行价来看,笔者认为并不算低,48只新股平均发行价格高达23.26元,海天味业获得最高发行价的荣誉,是51.25元,发行价冠军本来是奥赛康高达72.99元,平均市盈率是28.79倍。市盈率最高的是全通教育为68.18倍。市净率为4.22倍。奥赛康则是67倍。存量发行其实质还是资金超募,存量发行占总募资的50%,可见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的三高发行依旧,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观。证监会希冀通过老股转让抑制三高发行的愿望已经落空。
从抑制炒新角度来看,所有新股首日上涨均达到最高限制,成为了僵尸股。据证券时报数据部统计显示,截至2月19日,有21只新股最新收盘价较发行价溢价超过100%,占比接近50%,其中众信旅游最高,较发行价涨242.51%,陕西煤业最低,仅较发行价涨19.5%。可见证监会希望依靠存量发行抑制炒新的愿望也是落空。
存量发行之所以没有达到证监会预期的效果,在于证监会完全开错了药方。三高发行猖獗的主要原因是发行人和保荐商都有推高发行价的冲动,而存量发行非但没有降低这种冲动,反而有增加推高发行价的动力,是对三高发行的一种推波助澜。对发行人来说,发行价格越高,募投资金对应所要发行的股份越少,对自己股份的稀释程度也就越少,就能以最低的代价获得募投项目所需有的资金,同时发行价格越高,存量发行的股份就越多,自己就能通过存量发行获得更多的现金财富,原来获得超募资金控股股东只有支配权,没有所有权,现在倒好,超募资金完全归产业资本拥有了,成为了私人财富,而且不是账面财富,是实实在在的现金财富,是真金白银的财富,因此尽量推高发行价格就是发行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从保荐机构来说,存量发行计入超募资金,存量发行越多越多,意味着超募资金越多,获得承销保荐费用也越多,自然而然也愿意发行价格定的高一点。
证监会还有一个就是希冀老股集中解禁对二级市场的影响,但从招股书来看,有了存量发行并不能改变产业资本套现的冲动,很多股东均表示解禁期满以后将持续减持股份,甚至不少股东还表示要在短期内全部清仓。对于中国股市来说,上市的目的并不是做大做强主业,而是为了股份增值,为了日后套现。所以存量发行提前套现正中了产业资本的胃口。
从抑制炒新角度来看,所有新股首日上涨均达到最高限制,成为了僵尸股。据证券时报数据部统计显示,截至2月19日,有21只新股最新收盘价较发行价溢价超过100%,占比接近50%,其中众信旅游最高,较发行价涨242.51%,陕西煤业最低,仅较发行价涨19.5%。可见证监会希望依靠存量发行抑制炒新的愿望也是落空。炒新虽然有上市首日股票供应不足的因素,但更重要在于市场的投机因素和证监会对股价操纵过度纵容,面对每天30-50%的换手率置之不问。
从投资者角度来看,是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在实施存量发行以前,超募资金可以增高每股净资产,还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计提公积金,带来高净资产和高公积金,提高每股含金量。超募资金还可以实施新的募投项目有望给公司带来新的收益,也可以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改善财务结构减少财务成本,更可以通过理财方式带来非经常性损益,但实施存量发行以后,投资者付出同样的钱,但存量发行所得全部被产业资本拿走,与上市公司没有半毛钱关系,当然也与投资者没有任何关系,这对投资者是完全不公平的。
不仅存量发行与投资者扯不上任何关系,但上市公公司却要为老股转让支付存量发行的费用,这部分费用按照比例也将由投资者承担,投资者是白白花费了冤枉钱,是在为原始股东买单。楚天科技规定IPO发行费用3000万元以下部分由上市公司承担,超过3000万元部分则由参与老股转让的股东承担。由于结算的发行费用刚好为3000万元,最终公司两股东长沙楚天投资、海南汉森投资,在不用掏一分承销费用的情况下,通过老股转让1125万股套现4.5亿元。
由于存量发行是在公司上市伊始就实施的,投资者还没有从上市公司获得一分一毫的回报,就要为产业资本的减持和暴富买单,实在有失公平。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存量发行是有违《公司法》的,《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条 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从以上可以看出,存量发行对公众投资者而言,是没有一丝一毫的好处,而对原始股东和中介机构有莫大的好处,新的国九条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回顾历史,在中国股市之所以长期低迷,就在于总是偏向于融资,而忽略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那么资本市场的改革就要朝着有利于市场三公原则和投资者有利的方向进行,而不是打着为投资者利益着想,而实质是在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如果股市的改革总是与投资者的利益背道而驰,总是朝着有利于融资最大化,有利于产业资本方向进行,那么中国投资者逐渐逃离资本市场的局面是难以改变的,市场低迷不振也是难以改变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