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牛市论有失偏颇

(2013-12-01 15:57:31)
标签:

股票

           11月30日,经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证监会制定并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这是逐步推进股票发行从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的重要步骤。以李大霄为代表的人士认为新股意见稿代表了市场化的方向,对投资者利益高度重视,开启了中国股市的牛市之旅,无可否认的是改革意见对三高造假和投资者利益保护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但笔者仅凭一个意见稿就预计牛市来临未免太过乐观。专家有专家的立场和角度予以解读,并不一定代表其真实的想法,含有某种政治取向也很正常,即使思想纯粹,也不一定就放之四海而皆准。投资者有投资者的解读角度,由于角度不同,结果也会有所不同,甚至大相径庭,要不然李大霄同志喊了无数次天大利好降临,无数次大牛市开启,中国股市怎么还会垫底全球。
     中国股市之所以跌跌不休就在于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导致资金增量远远跟不上市值扩容,据中国证监会发言人邓舸今天表示,意见发布后,需要一个月左右时间进行相关准备,预计2014年1月底,将有50家企业完成程序并陆续上市。笔者无从得知这50家公司的具体标的,也就无从得知具体融资数据,但按照每家10亿元计算,融资总额大约是500亿元,目前还有770多家公司排队等候上市,这一次改革的宗旨非常明确那就是市场化,证监会更不在干预市场的发行节奏,发行节奏由市场主体博弈,长期被压抑的融资热情一旦开闸,会迅猛释放,在批量发行下,导致短期内融资量大增,虽然有一些债基基金等新增资金入市申购新股,但也不排除市场存量资金卖出股票去一级市场申购股票,不管以何种方式收购新股,最后买单者都是二级市场投资者,而目前市场存量资金严重不足,大概在6000元上下,基数实在太小,哪怕只是抽离1000个亿,也将产生明显负面作用,给市场运行带来巨大变化,过快的融资节奏将对市场资金产生明显的抽离作用,压抑股指的表现。
      
     回顾今年走势,市场的人气主要依靠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盘个股来维持,如果没有创业板的强势整个市场依然没有多大活力也就没有多少赚钱效应。而这得益于IPO长期停发,市场形成一个资源紧缺的假象,加上国家经济转型和热潮高送转题材的需要,创业板得到爆炒,市盈率达到惊人的60倍,市场对其估值分歧极其严重,有的认为是一个巨大的泡沫,一旦IPO重启,市场新股小盘股的面临一波快速扩容期,高估值的创业板面临极大压力,价值回归之路将不可避免,至于是以暴跌的方式实现快速价值回归还是以慢跌的方式实现钝刀割肉的方式回归,这不好判断也无关重要,反正下跌是主旋律,市场赚钱效应也越来越小,对人气打击不可小看,权重搭台题材唱戏的格局一旦丧失,市场人气也会陷入低迷不振,又会导致市场存量资金不断流失,形成恶性循环,反复打压股市。
     一旦IPO重启成为现实,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盘个股估值将会拉低这已经成为了市场的共识,产业资本本身逢高离场的欲望就非常强烈,今年通过市场减持已经高达1300亿元,为了能在较高的位置成功套现,成业资本也有可能迎来一波快速减持潮,而产业资本减持将对股价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前不久华平股份发布减持公告以后,股价被打到跌停位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创业板是公募基金抱团取暖的结果,由于流动性较差,公募基金出来非常不易,一旦遭遇IPO利空打压,公募基金联盟被打碎,大家竞相出逃,加上中小投资者跟风逃命,产业资本又出来凑热闹减持,羊群效应下,踩踏式出货如果成为现实,不排除某些个股出现大跌的风险。
    有人认为,新股实施注册制,将导致市场投资向价值投资回归,进入一个良性投资环境,这值得商榷,大盘蓝筹股得不到市场关注,一直走势低迷,固然与大盘股没有动听故事可讲有关,但也与整个市场存量资金不足有关,在股改以后,大盘蓝筹股也是得到市场大幅炒作的,中国神话股价一度达到百元,当时市场资金充沛,存量资金高达3万余亿元,而对应的流通市值只有8万余亿元,大有炒大盘股如同炒小盘股之势,现在流通市值高达20万余亿元,而存量资金只有6000余亿元,流通市值扩大2.5倍,而存量资金却大幅缩减5倍,在一个资金推动型股市,怎么可能有大盘股行情,只能是炒一炒小盘概念股,正如某位基金经理说的那样,大盘股几个亿砸进去都不见动静,怎么敢去买入投资。
     虽然证监会不遗余力的为市场寻找增量资金,希冀减少IPO重启对市场的冲击,但目前来看效果依然不是太理想,媒体报道将放开保险资金入市比例,有望带来1.8万亿元资金活水,但目前政策未定,即使放开,如果市场本身问题没有解决,资金绕着股市走怎么办?总不能强按牛头强喝水吧,401K计划听起来非常美妙,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提了几年依然是望穿秋水而不知水在哪儿,从央行来说,苦于银行业高杠杆和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带来的高房价,要想放开货币政策,难度依然较大,目前市场利率依然处于高位,国债收益率升到历史高位,但央行依然没有放松中长期货币的打算,只是通过公开操作的方式安抚市场情况,并熨平短期利率波动。
    因此笔者认为虽然意见稿在某些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仅仅凭借意见稿就判断牛市来临未免天真,还需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股市才可能走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