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重启时机不合适
(2013-06-19 15:04:49)
标签:
股票 |
股市具有经济晴雨表功能之说,尽管中国股市被人指责已经丧失了此功能,但中国股市并没有完全失去此功能,只不过是在大约进式扩容下,对利好数据麻木,而对利空数据放大,导致股市牛短熊长,走势与经济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从公布的5跃进经济数据看,经济复苏力度进一步趋弱,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全部熄火,出口从4月份增长14.7%大降到1%,投资从20.6%降到20.4%,消费则是12.9%与4月份基本持平。其他数据也很不理想,CPI为2.1%比四月份下降0.3个百分点,PPI是-2.99%,是2012年10月以来8个月新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只有9.2%,比上个月回落0.1个百分点。5月社会用电量增加5%,比4月份6.8%回落1.8个百分点。而汇丰公布的PMI值只有49.2,也从侧面佐证了经济复苏动能趋弱,在汇丰公布PMI初值以后,股市也作出明显回应,出现较大幅的下跌。因此中国股市面对着经济复苏趋弱的打击,走势已经非常疲弱,而中央政府有多次重申不会采取新的刺激政策,股市走强面临宏观经济的压力,因此此时重启IPO的时点是不太适宜的,让原本已经疲弱不堪的股市将面对扩容和经济疲弱的戴维斯双杀的压力,走势将更趋疲弱。股市将成为财富的绞杀机,严重影响投资者的参财产性收入,更不利于消费的增加,不利于经济转型。
自从春节以后,股指就进入了一轮新的调整,红五月成为了泡影,端午节以后更是陷入暴跌,目前股指已经到了2120余点,下方找不到任何可以有力支撑的点位,成交量持续萎缩,显示投资者信心进一步受挫,丝毫没有交投的热情,中国股市又到了危急的时刻,虽然在中国总有一种不和谐之音,认为股市涨跌与IPO无关,但股市的供求关系总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在存量资金不能增加甚至有可能大幅流出的情况下,重启IPO就意味着供给增加,就意味着供过于求,就意味着价格下跌,也就意味着股市下跌,拖累整个股市的指数下跌。因此此时重启IPO是不适宜的,只会浇灭投资者仅存的一点信心,只能增加调整的幅度和调整的时间,让投资者遭受更多的磨难和更多的损失。
6月份, 新兴经济体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资本大规模流出和本币贬值压力,资本市场遭遇重创,泰国股市周二暴跌4.97%,创2011年10以来最大跌幅,菲律宾股市暴跌4.64%,创2011年9月以来最大跌幅,印度尼西亚股市指数同期大跌3.5%,与之伴随的是资金大幅流出股市,美国新兴市场基金研究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今年6月5日当周,新兴市场股市基金的资金净流出规模达到了50亿美元,金砖四国,即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股市基金净流出规模最大,中国股市资金净流出的规模为14.8亿美元,巴西和俄罗斯分别为5.3亿美元和3.6亿。而且资金流出中国股市的脚步并没有停止,在香港上市的RQFII-ETF资金继续呈现大规模赎回,截至6月18日的6月就流出超过50亿元。而股市又出现连续大跌,证监会此时要做的是增加股市吸引力,吸引外资进入市场缓解资金紧张的局面,阻止股市进一步下跌,提振投资者信心,而不是雪上加霜,重启IPO,彻底摧毁投资者仅存的一点信心,让股市出现暴跌。
从国内资金来说,进入5月份以后,尤其是6月份以后,市场资金极度紧张,各大利率全面攀升,昨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中,短期品种虽然有所回落,但仍位于5%以上高位,隔夜品种则重拾升势:隔夜利率上涨78.3个基点,报5.596%.由于资金极度紧张,导致国债流拍,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市场资金紧张也是导致股市出现大幅回落的重要原因,因此此时重启IPO是不理智的,如果股市处于高位,抑制泡沫还情有可原,而目前股指处于绝对低位,此时重启IPO显然是不理智的不适宜的。
从股市本身来说,中国股市熊冠三年的原因是造假三高发行,退市制度,投资者保护,原始股东减持问题和没有节制的IPO,而从股改新政来说都没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针对造假普遍,并没有提高惩治处罚的力度,只是让予披露提前,而没有提及造假退市问题。万福生科一案尚没有终结,华锐风电和香雪制药等已经次第登场,是调查惩治造假还投资者一个健康市场重要还是冒失重启IPO重要,如果是前者,那么如何严格审查IPO企业,如何把好上市关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对三高也只是让减持价与发行价挂钩而没有切断三高利益链如券商加直投模式及保荐费与募集资金挂钩,投资者利益受损也没有从法律上予以明确,索赔无门仍将持续,至于退市制度更是没有论及,没有退市制度的市场就像一个人一样,天天给你吃鲍鱼米饭稻草而把你排泄系统给堵死,我想不用多久人就会膨胀饿死。对减持不仅没有从量上予以规范,更没有提到违规减持的惩处,虚假陈述虚假记载高管禁止减持问题。因此从股市制度来说,重启IPO的条件也不具备,贸然重启,以前的弊端一样会不断涌现,圈钱的本性也不会改变。与其贸然重启不如等到制度建设完善。
在美国,虽然实行注册制,但政府也不是任由发行人肆意圈钱,在金融危机以后,美国股市也迎来了一段没有IPO的岁月,这不代表企业没有融资的需求,而是管理层有意为之,是对市场的一种呵护。目前我国股市低迷一是人所共知,就不能学学美国人保护投资者就是保护华尔街的做法吗?就不能学学美国人对投资者最好的保护就是减少股份进入市场吗?
笔者认为在投资者信心极度匮乏之际,在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不利于股市之际,在股市制度不完善下,记者重启IPO是得不偿失的,后果就是股市的暴跌,钻石底必破那是没有悬念的,2000点能否保住也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