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收盘报2272.42点,下跌-26.84点,跌幅-1.17%,总成交额923.7亿元。深证成指收盘报9124.27点,下跌-126.97点,跌幅-1.37%,总成交额1046.5亿元。创业板更是一度暴跌近4%,最后大跌2.8%,中小板大跌2.18%,A股市场在美市走好下,经历了悲惨的一天。
收盘以后媒体网站罗列了众多利空,有汇丰PMI与统计局PMI矛盾,大小非减持猛增,人民日报和机构看空创业板个股,期指空头窗创记录达到2万手等等。皮海洲甚至专门撰文汇丰PMI下跌要警惕中小盘股的风险。果然这些都是股市实实在在的利空,都能导致股市出现大跌。但今天证券时报的一则文章六月份资金前松后紧让笔者更引起警觉。
股市的走势与资金的宽松度息息相关,股价的上扬是靠资金堆积的结果,美股的走强与美联署的极度宽松有关,日经指数的猛涨更是安倍经济学的结果。
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最早可能在今年9月份开始缩减每月购债计划规模。随着有关美联储是否会提前开始缩减每月购买850亿美元资产计划规模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大,最近美股的波动性也在提高,周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76.87点,收于15,177.16点,跌幅为0.50%;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0.11点,收于3,445.26点,跌幅为0.58%;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9.05点,收于1,631.37点,跌幅为0.55%。
过去的一周多时间,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一直居高不下,所有期限资金价格均攀至4.0%以上高位。与5月20日相比,隔夜、7天等主要利率已分别由3.04%、4.38%左右上涨至昨日的4.54%、4.74%高位。数位券商、基金交易员向记者表示,隔夜资金需求爆棚,经过近几天的演变,已经与1个月以上期限资金形成了倒挂。 6月份上半月的资金面依旧会保持平稳,虽然资金价格偏高,但借钱问题不会太大。而6月下旬开始,随着半年末存贷比考核等跨季资金需求旺盛,上述不利影响将可能发酵。同样笔者在昨天多次提及5月份国债到期收益攀升,银行间国债和债券收益率都出现稳步升高,说明市场资金已经明显趋紧。
央行行长再次重申,中国不会采用竞争性贬值人民币的方式提高国内竞争力,但会严格监控热钱的流向,不会阻止人民币升值的步伐,意味着人民币升值预期将不会降低,意味着后市将继续采用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式对冲热钱的流入,也不会采用印发人民币的方式进行货币宽松,也不会降息降准。一句话意味着后市的货币政策将继续从紧。这与证券时报的文章得到互相佐证。
Wind资讯统计显示,5月22日至今,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2.0%至2.16%区间,突破今年2月高位后已盘桓多日。同时,美元指数自5月初加速上升以来,已由82之下涨至最高的84.49,最近一周略有回调
。这与中国有点类似,仅仅是资金趋紧所致,还是资金避险情绪所致,撤离高风险的股票市场,转投债券市场。Earnings
Scout公司CEO尼克-雷奇(Nick
Raich)指出,受到有关美联储退出概念的影响,过去一个月内芝加哥选择权交易所波动指数(VIX)攀升了27%,而过去一周上涨了12.5%。
在本周五美国将公布非农就业指数,这个指数一直是美联署退出刺激政策的主要依据,而一连四个月非农就业呈逐渐好转之势,一旦数据好于预期。美联署将会加快退出刺激政策,美元将面临升值。这对中国将产生较大影响。目前中国为了对冲热钱的流入一直采用公开操作的方式对冲热钱流入,导致人民币不断升值,而一旦美退出刺激政策的,美元指数将升高,资本回流美国将是大势所趋,而人民币价格已经严重高估,超过购买力,是热钱流入套利被逼的结果,可能到时会导致资本异常流动,给做空者提供机会,所谓爬得高摔得惨,给中国金融稳定带来巨大隐患,严重影响市场流动性。是不是会重创资本市场,笔者只是一个小散,不敢妄加猜测。
下半年IPO重启是势在必然,面对近700家待发公司,有人提议采用打包发行,更有人建议每周打包一次每次15家的方式批量扩容,而储著胜更是建议成倍增加发行的方式化解堰塞湖,因此扩容压力在下半年不可等闲视之,更会导致市场资金进一步趋紧,而原始股东的大规模减持同样也让市场资金会快速枯竭,再融资也将造成明显的失血效应。如果市场转向低迷,存量资金也会另找出路,流出市场,在整个货币市场资金趣紧,流动性趣紧,市场本身抽血,新增资金渺茫下,未来股市走势存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