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股改革的核心就是建立诚信

(2012-10-25 16:14:17)
标签:

新股改革

核心

诚信制度

建设

股市

股票

    近日,新股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有人提出注册制才是拯救中国股市的根本,作为投资者而言,我不管你是核准制还是注册制,只要有利于投资者的就是好方法,不利于投资者就是一个坏方法,但作为目前市场而言,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新股发行良好的信托机制,才是中国股市新股发行的根本,一个没有信托责任的市场不管怎样改革,都是注定鱼肉投资者的市场,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09年新股恢复发行以来,次新股业绩“变脸”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据统计数据,截止10月16日,2012年以来上市的154家公司中,有127家公司发布三季报业绩预告;当中,40家业绩出现“变脸”,占比达31.5%。而“变脸”的公司占今年己上市公司的比重的25.97%。2012年上市的125家公司中出现业绩的也高达30家,占比近30%。    

            这么多新股出现业绩变化,就是诚信文化缺失的结果,就是信托责任丧失的后果,给投资者带来的就是痛苦,给市场带来的就是失败。是保荐制度的失败,是询价制度的失败,是审核制度的失败,是诚信制度建设的失败。    

           我们不是实行了询价制吗?郭主席不是极力倡导机构价值投资吗?但在一个完全没有信义可言,没有任何信托责任的市场,新股就是一个利益输送的载体,而不单纯是一个简单的新股,何况机构们不必为乱报价承担任何的风险,因此机构们的询价完全是利益与人情输送的结果,而不是价值投资的结果。作为询价主体的公募基金,大多就是券商的儿子,儿子为老子报价,怎能没有私心,怎能有诚信可言,不理顺儿子与老子的关系,奢谈诚信建设是不是一种奢侈,是不是一种多余。在一个没有诚信的市场,还取消了机构网下配售锁定期,明着说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暗地里又让机构取消锁定期,让机构跑得更快,做更多的利益输送,真是人有两张嘴上下一合都可以,在郭主席新股改革前笔者也无意涉及,即使在改革后,被郭主席倚重的机构们还是没有任何诚信可言,丝毫没有改变乱报价的恶习,所谓的市场化改革取得成功,要么是睁眼说瞎话,要么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为内部人之间利益输送寻找一块遮羞布,或是为自己的政绩披上一块美丽的遮尸布。          

              在保荐费用与发行价格挂钩的收费制度下, 券商为了多捞取保荐费用,本身就很难诚信,加上券商直投,自己保荐自己,就更有造假包装的动力,不是人家不想诚信,是监管者逼良为娼,在制度上逼迫券商不讲诚信,不讲信托责任,该惩治谁,第一个就是制度设计者,包装越好,发行价格越高,得到承销保荐费用越多,而包装发行几乎又不必承担任何风险。不造假那才叫怪。监管者为了骗一骗善良的投资者,敷衍一下愤怒的市场情绪,监管层还妙计一出,不是严惩造假者,而是延长券商的直投时间,此乃换汤不换药,以时间换空间,是给市场化和诚信建设抹黑。      

          审核制度就像是资本市场的大门,发审委员就是看门狗或是守护神,他们也无诚信可言,30%的公司变脸,委员们可是万里挑一的精英人才,不是水平不够,而是诚信不够,发行人为了成功上市每年花费数十亿元对政府官员进行公关,这都花在谁的身上,明眼人一瞧便知。   

            在中国资本市场,原始股东未到解禁期,辞职也抛售,要是一到解禁期,高也抛低造个概念也抛,引进存量发行正合他们意,还美其名曰与国际接轨,套现圈钱是接轨了,但惩治和诚信建设就不必接轨了,真是或天下之大稽,编个概念,再与机构沟通,暗中定好利益分割,把发行价搞的更高,上市即可抛售,你笑他笑,只有投资者哭着笑。  

        在一个诚信完全丧失的市场,新股改革的核心就是重塑资本市场的诚信体系,让投资者认可,让投资者信服。让诚信者得到溢价,让失信者受到严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