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治市先治官,官员慎开口

(2012-09-07 13:23:29)
标签:

官员

慎开口

股市

股票

    在美国,投资者都把格林斯潘的讲话作为投资的风向标,美国道琼斯指数从95年2月到08年6月一日创下13692点新高,期间上扬了9600多点,面对涨势汹涌的股市,格林斯潘感到很不安,屡次发出非理性繁荣和有泡沫的警告,1998年7月格林斯潘发出干预市场的警告,尽管还没有采取任何干预的措施,但投资者感到一种调控的预期,股指在半个月内应声大跌2000余点。格林斯潘为了拯救股市,不得不采取降息和增发货币的政策。格林斯潘吸取教训,以后讲话就更加小心翼翼。

      美国市场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市场,尚且对政府高官的反应如此敏感,何况 我国资本市场更是一个被人称为政策市,自然对官员的讲话更加敏感。

      尚福林主席说,国际版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523,一个令人难忘的黑色星期一如期而至,上证指数大跌83点近463%,深综指大跌3.63%,创业板跌3.94%,中小板跌3.15%,上百家股票跌停。6月15日,股指震荡上升,此时又有官员传出国际版临近的声音,股指连跌四天,大跌近4%,直到证监会辟谣为止。1116,上交所一高官说国际版一切准备就绪,可随时推出,上证综指大跌63点近2.48%,一天市值损失高达6000亿。

      前段时间,证监会官员说正在协调有关部门取消红利税,股市应声上扬,但第二天,立即澄清,股市应声下跌,让听信官员的投资者遭受不白之冤。

       我国资本市场本来就是一个政策市,又是一个投机氛围较浓厚的市场,对政策异常敏感,现在又处于经济下滑,外围大跌,扩容阴影挥之不去的三重压力之下,投资者的信心极度低迷,往往放大各种利空效应。加上管理不严,各种别有用心的人常常散播各种谣言,搅乱市场,牟取不正当的利益。面对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市场,市场各方应多加呵护才是,更不应传播一些是是而非的消息,干扰市场,挫伤人气。

      官员的话代表着国家的政策方向,尤其是部委的文件,更是政策的代名词,岂能随意金口乱开,更不能以讲话试探市场反应,作为政策推出的依据,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如上交所高官的国际版讲话,导致市值损失6000亿元,对投资者而言是极不公平的,也是极不负责任的,也是有违《中国证监会新闻发布暂行管理办法》的,作为一项重大的决策,更要完善信息的披露制度,让信息准确无误,作为官员更不能信口开河,不能存有模糊不清的字眼,像“适时”,何谓“适时”,是不是官员说“适时”就是“适时”,还是一年后是“适时”,还是10年后才是”适时”,指数在2300点是“适时”,还是在4000点以上才“适时”。

           国际版事关资本市场的大计,对市场的影响是难以估计的,各路人马处于不同的目的更是尊口打开,大肆散播各种消息,啥各种条件都具备只欠东风啊,适时推出啊等等,造成市场剧烈动荡,人心惶惶。作为一项重大决策,事关资本市场的稳定,不成熟的预计和论证,尤其是试探,千万不能随便乱讲。根据相关规定,国际版理应有证监会通过正规渠道在正规媒体公布,而不应由某些个人和其他机构越俎代庖。

    现在有些专家喜爱“语出惊人”,有些官员为了政绩高升,也爱“自我炒作”,新闻记者更是爱听专家的小道消息,甚至捕风捉影,断章取义,制造各种噱头。笔者以为,在国际版和红利税印花税这样的大事上,专家也好,官员也罢,记者也好,都要慎之又慎,慎开尊口。

   现在专家和官员的话越来越被看重,但是有些官员和专家总是爱信口开河,在讲究科学和务实的今天,是不是在讲话前先三思而后行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