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扩容不止
(2012-08-27 11:20:16)
股指已经有效跌破2131点所谓的钻石底,有破了2011点整数关口,直奔新低,在市场一再呼唤暂停新股救市下,证监会丝毫不为所动,又一次恢复了快速扩容,下周在周一周二就按排的了三只新股申购,给投资者的信心造成极大的打击,黑周一如期来临,究竟证监会是怎么想的?
目前受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的影响,7月份经济数据很不理想,进出口近录得1%的增长,汇丰发布8月制造业PMI初值为47.8,较上月终值49.3回落1.5点,创下9个月新低,且为连续第10个月处在荣枯分水岭下方,显示经济继续探底,7月份银行贷款也大幅低于市场预期近3000亿元,尤其是中长期贷款占比进一步下降,显示企业投资者意愿不足,温总理在调研时也说经济面临诸多困难,保增长是重中之重。
央行证监会银监会都强调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减小银行业的风险,受冲击最大的救市中小企业,而促增长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保增长和保就业这个重任无疑就落在了资本市场身上,因此自2010年以来,尽管股市屡创新低,但扩容的节奏未见丝毫缓解,从上市公司的结构看,以中小企业为多,就可以得到佐证,只要金融经济形势不出现变化,扩容的节奏就很难放缓,而郭主席的改革思路就是市场化,以市场的约束来调控新股的发行节奏,笔者多次强调中国没有市场约束力,游资又爱炒新,这给证监会提供了大扩容的口实。而且证监会把股市的暴跌归结于欧债和经济下滑,而不是大扩容,扩容与股市指数涨跌没有关系,显示要证监会暂停新股来救市无异于缘木求鱼。
保增长保就业和投资者利益比较,证监会无可怀疑的站在前者上面,一者是政绩观使然,只要做大市值,在世界排在前列,就是一政绩,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和家国血缘一体化的宗法制度和大一统的社会政治结构,决定了中国传统的经济形态的价值观就是崇官权,贬个体,轻私利。所谓个人的利益要服从于组织的利益。因此“国富民强”或者“国强民富”,“国”总是在“民”之先。其结果是国家以国家利益或集体利益为名可以言正言顺的向民间收刮财富,基于“国”为“民”先。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就是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任何的工作都围绕更好更快更多的融资服务。投资者的利益在国家面前看来显得微不足道,牺牲投资者利益换来国家经济的繁荣是天经地义的。
市场化新股发行,你说郭主席是”装死背书“也好,是不懂中国股市实情也好,还是不顾投资者死活也好,反正新股的快速发行是不可能停止的。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