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大盘蓝筹股上证监会是难以自圆其说的

(2012-06-15 13:25:12)
标签:

杂谈

 

证监会“N”次强调股市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指数的涨跌不是证监会监管的范围,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央行行长多次在公开场合说,要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合适的资金氛围,结合央行的动作和股市指数的位置,很能说明管理层对指数的呵护。

 57开始,股指一连4天下跌,跌破几条关键的均线并跌破2400点整数关口,,收报2395点,走势极其难看,市场一片喊空,514央行宣布降低准备金率25个基点,但股市高开低走,丝毫不为所动。以后几个交易日股指做宽幅震荡。但国际版利空突然来袭,尽管事后被证明是空穴来风,但股指还是下探,跌破2300点,由于前一次降准对股市救赎的失败,央行不得不采取更为激烈的方式,67央行在没有任何迹象的情况下降息25个基点。事情真的有呢吗凑巧吗?结合央行行长的讲话,实际上是国家高层对股市的一种呵护态度。

那为什么证监会就是不愿意承认救市政策呢?这与证监会一直强调的市场化有关,一旦承认救市政策的存在,就说明其市场化政策的失败,就等与承认股市低迷是跟扩容紧密相关的,而不是其所谓的自身运行规律,因为除了扩容外,没有任何理由导致中国股市如此低迷,证监会无奈只能硬挺,一旦有任何口风泄漏,就不能再在市场化的幌子下进行大扩容了。那岂不是自没趣,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吗?何况已经国会的公司怎么办,那可都是花了大血本的,总不能叫人家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吧!

其实我们反观证监会每次强调蓝筹股的投资价值时,股市指数都是处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在25日提出蓝筹股的投资价值时,指数结束上扬一连几天盘整,最近一次就是在跌破2300以后的表态。证监会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引导,让长线资金介入蓝筹股,也就是大盘股,一旦大盘股稳住,指数也就稳住,而指数一旦稳住,游资就会闲不住,赚钱效应就会出现,市场就会改观,证监会的目的就达到了,但市场就是不买债,蓝筹股在各种利空效应下跌跌不休,而且跌幅远远大过大盘的跌幅。而游资仍旧在炒作题材股,这令监管者是大动肝火,就一次又一次警示打压中小盘股,导致游资的热情越来越低,“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资金就不断的流出,才有整个市场都是散户在支撑的局面。

证监会心中非常明白,市场存量资金有限,一旦资金都集中在中小盘股上,大盘股将更受冷落,指数将更加低迷,盘面看起来就非常难看,十年股指一归零纷纷扬扬闹腾了好几个月,搞得人心惶惶,证监会颜面尽失,就千方百计的打压新股小盘股,把资金往大盘股上赶,让指数涨起来,但人算不如天算,资金不仅没有赶到大盘股上,反而被赶出股票市场,市场日趋转弱,这是证监会始料不及的。

证监会首先就是要公平,你大力推荐夕阳行业的大盘股,而大肆打压国家鼓励的新兴行业股票,有违公平原则,也有违国家宏观调控原则,不利于经济转型。证监会不是媒婆,屡次推荐股票,有悖证监会的职责和公正性,有精力推荐股票,不如把精力用在打击内幕交易和加强审核防止骗子公司过关更为恰当。证监会说在资本市场没有自己任何利益,那为什么要屡次推荐大盘蓝筹股,从25日证监会第一次提倡大盘蓝筹算起,即使从中长线投资角度看,投资者也是亏损的,从单纯的研究来讲,证监会对个股的研判也是失败的,面对失败,何必要坚持呢?证监会不是股票价值研究者,把精力用在研究股票价值上,是不务正业的,把精力放到别的地方不好吗?去研究在目前的经济总量下和入市增量资金下中国股市能容纳多少流通市值才算科学合理,这不是大功一件吗?这才是郭主席说的科学发展观。

证监会很多措施是本末倒置,俗语说“要引金凤凰,先种好梧桐树”,证监会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那就是把好公司进入门,惩处违规者,制定一个合理的融资节奏,营造一个良好的赚钱氛围,逐利的资本你要挡都挡不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