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能停发新股是悲剧——答“不停发新股”将给中国股市带来深刻变革

(2012-06-02 20:03:57)
标签:

新股

停发

股票

 “不停发新股”将给中国股市带来啥,作者徐绍峰在《不停发新股”将给中国股市带来深刻变革》一文中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妙的“乌托邦”式美好的前景,但这只是他美好的想象而已,事实则是很残酷。
    不久前,针对网友有关“股市低迷,新股发行、增资扩容的脚步并未停缓,为什么不能暂停新股发行,提振股市信心”的提问,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有关负责人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市场指数高低不是行政监管的范畴,停发新股则是典型的行政管制,监管部门不能根据指数高低来调整发行节奏,否则就是走“回头路”,不符合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中国市场除了发行节奏和发行价格是市场化以外,实际上都是计划经济的,虽然笔者竭力反对注册制,那将使中国资本市场走向崩溃,核准制就是典型的计划经济,发行的速度牢牢的掌控在证监会手里,以多快的节奏发行,完全处决于监管者对市场指数的认可程度,对融资与回报的平衡,发行人根本没有能力也不可能按照自己规划的时间来决定上市与否。股市指数稍有起色,上市的节奏就明显加快,这不是发行人申请的结果,而是监管者加快放行的结果。如果任凭发行人完全以市场化的方式来发行,就不可能有近700家公司在排队,等待证监会放行了,证监会决定是否放行上市,就决定了这是伪市场化,市场化只不过是为大扩容寻找的一只替死羊,证监会强调股市指数不是监管者监管的目的,无非是为指数的低迷寻找一个借口,寻找一块遮羞布,以掩盖自己错误的股市政策而已。
      在市场化的名义下,新股供应可以不顾市场的供求关系,源源不断的涌向市场,地方政府年年可以制定远大的上市计划,拿纳税人的钱推出各种鼓励措施奖励成功上市的公司,甚至像重庆还要严惩不能按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地方政府可以动用自己的一切影响推动所辖公司上市,政府的手时时刻刻在操纵着中国资本市场。地方政府甚至把新增上市公司的数目作为政绩来衡量,上市与政绩挂钩,这还能是市场化吗?未按时上市,就要受到行政处罚,这还能算是市场化吗?地方政府为了企业成功上市,往往包庇和隐瞒发行人某些违规行为。有了地方政府的背后撑腰,发行人胆子就更大了,更加有恃无恐了,为了上市就更有动力与中介机构同流合污了,保荐人等中介机构出于获取更多好处费的考虑,会对发行人的造假行为睁一眼闭一眼,甚至利用自己的财务知识的优势,帮助发行人调整财务数据,虚构某些项目,让不符合上市的公司达到满足上市的条件,或把一个仅仅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打造成一个高增长的虚像,以便取得一个更好的发行价,达到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双赢的局面,中介机构再利用自己的分析师,整出一些溢美之词,反复在媒体和网络上吹嘘,以诱骗一些不明就里的投资者,再利用自己在资本市场的人脉,通过回扣等手段鼓捣一些询价机构参与询价,询出一个高价。在一个缺乏有效惩治手段的市场,中介机构那里会花费大量时间去寻找业绩好的公司呢?随便找一家公司,包装包装,再利用公关公司公关公关,发审委员既不是火眼金睛,又不是精力特旺,一天那里看的过来那么多的说明书,一过会,钱就滚滚而来,管他上市后股价涨跌,业绩变脸,市场化吗就有市场的风险。
     市场化一切要以市场为准则,以法规为依据,但某些国有企业,就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势,向证监会施压,向市场化的规则挑战,明明不符合上市条件,但偏偏要上市融资圈钱,居然是一路绿灯,证监会此时怎么不说市场化了呢?市场化还是不是市场化还不都是证监会说了算?有利于融资,就是市场化,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市场稳定就是非市场化,就是行政干预。
    “ 新股的“不停发”  由于新股海量供应,大量新股入市”,作者说的很对,中国是一连两年融资世界第一,但可惜股指却不是涨幅第一,而是跌幅差点第一,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市场化下,股市应该是经济的晴雨表,这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怎么到中国就是失效呢?是中国却缺乏市场经济基础,还是到中国就不适用了呢?孤陋德沃请徐先生给以解答。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在未来“过得了发审委的会,却过不了市场的关”,以至最终不得不宣布发行失败。也只有新股发行失败常态化,才能倒逼市场参与各方矫正自己的行为: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者在选择企业上不敢掉以轻心”,在中国,没有发行失败的企业,发行失败都是由于公关不到位的原因,两家公司首发失败,马上启动重发,不都轻松过关吗?公募基金尽管申购屡屡败北,但亏的不是基金经理的钱,照样给高价大幅申购。“券商等中介机构不再热衷对企业实施包装。”次新股近30%业绩变脸,这是不是包装的结果,也许作者会说这是市场化的结果吧,市场变化难料啊。
      不能停发新股,笔者认为,只能是股指越来越低,投资者越亏越多,越来越多投资者离开市场,只能是让劫贫济富越演愈烈,股市越来越被边缘化,最终被国人所抛弃。
       接轨成熟市场,不能仅仅依靠投资者,更要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的诚信,管理层要制定一个合乎市场承受力的扩容速度,合乎经济总量的股票流通市值为前提,任由资本权贵不知羞耻的圈钱行为,中国市场难言成熟,难言价值投资。
      不能停发新股不是市场化的结果,是权力强硬干涉市场化的结果,是一种权力欲望的集中体现。不能停发新股不是市场化的结果,是不顾客观规律拔苗助长式的愚蠢行为,是不得民心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